传统村落建房(传统村落顺口溜)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说房屋
观念
祖先所造皆是宝,何况越来越稀少。
旧房能留尽量保,莫分贵贱与大小。
文物依法严守护,老屋百计留人住。
拆毁容易复得难,可别明天悔当初。
遗产百劫方幸存,莫贪一时功与禄。
三十年就轮流转,风物长宜放眼量。
图1 凝聚祖上心血汗水的劳动成果,就算没有“高等级”的保护价值,也没有现世的使用功能,也不要轻易抛弃。没有大笔资金修缮,也可以做做补漏、简易支护、拔草等维护工作,让它就算带病,也尽量延年。
保护
调查记录第一步,村里村外多访古。
手机拍照也能行,房毁后代看照片。
抢救濒危最优先,没有资金也要干。
防漏可用塑料布,屋架要倒撑竹竿。
瓦砖残落先清除,断垣拉上警戒线。
木料尤重不受潮,防火防盗常巡检。
空屋废堂莫放弃,集体收储先保管。
已塌房屋集旧料,翻修老房用得着。
祠宇庙观勿撂荒,诚心礼敬勤照拂。
不可任意毁或租,侮祖辱神易遭殃。
拆危之前多调查,有点历史就先缓。
旧房绝非是累赘,乡情乡韵好点缀。
最好保护是人住,屋能养人人养屋。
观念措施要扭转,村民不可尽迁出。
图2在没有充足的资金开展正式的保护修缮工程之前,不要等靠要,采取积极的、有效的、费效比高的办法尽量让老屋能够支撑下去。
图3 防患于未然永远是保护的重要方向。瓦片刚裂的时候一点钱就能解决,如果拖个三年五载,这点裂缝就会继续扩大导致椽子、檩子、大梁、柱子糟朽房屋倒塌,需要巨大的成本才能修回来。
图4 与其耗费巨资拆旧房后去建设这样的人气寥落的“仿古街区”,为什么不把传统建筑改造利用起来呢?新村镇建设和古迹的留存并不矛盾,矛盾的是短视的目光和愚蠢的头脑。
改善
村落珍贵只因人,人去屋空枉费神。
土地指标多紧张,引导村民住旧房。
生活条件须改善,但别全向城里看。
村屋啥好琢磨透,不要买椟却还珠。
改善切莫去爆改,维持外貌与高度。
结构加固是第一,防漏防朽防火烛。
人畜分开改厕所,垃圾污水莫见光。
厅堂杂物码整齐,天地君亲得供起。
清理阁楼可住居,不花钱能增面积。
卧房敞亮通风好,平整地面做防潮。
老灶能用就保留,家庭温暖旧厨房。
木墙脚要防雨溅,周遭排水须通畅。
屋顶尽量翻旧瓦,彩钢莫用红和蓝。
墙若不危就由它,莫刷白来莫贴假。
庭院找坡别积水,除草清淤少蚊蝇。
金窝银窝非我家,做好自己逢人夸。
图5“爆改”出来的民宿不是农房改造的方向:“民宿”只是外人来猎奇暂居的场所,没有生产与生活和对家的感情寄托。
图6 传统民居中的厨房与现代城市住宅厨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只是个做饭吃的功能性空间。
整治
整治现房少折腾,风貌哪有民生紧。
最好不要搞突击,渐进更新是正理。
穿衣带帽要谨慎,轻易不要说降层。
刷白画墙表面光,其实民劳又财伤。
外来样式要不得,马头墙也百种样。
白瓷砖房暂无妨,楼高底层挑外廊。
旧墙不危就别碰,苔印水痕记沧桑。
材料质感别做假,样式颜色莫齐整。
一绿能够遮百丑,多栽竹木与青藤。
整治整治整什么?安居乐业多尽心。
图7 乡村整治其实最忌讳短时间突击完成、整齐划一,这是乡村风貌和文化多样性、历史积淀的严重损失。可惜,现在几乎没有“渐进更新”的可能性。
图8 现代房屋整治出“传统风貌”的必杀技:马头墙。没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等级标志、主人意趣,整齐干净但不知所云的“马头墙”,整遍了大江南北。
图9 房屋的“美丑”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干净、卫生、有细节、有追求。与其整房,不如多用点资金整环境。
新建
新建房屋重管控,但求安全又实用。
有钱也须俭持家,最俗奢靡大洋高。
首先选点重安全,细察滑坡与水患。
新村旧村隔分明,依山溜边少占田。
二须布局循自然,就形顺势少削山。
街巷莫直求多变,整齐对称就似监。
三要功能不单调,街门短墙土地庙。
廊亭穿插私宅间,村民聚多增情感。
四把文化找回来,风俗禁忌要讲究。
老匠手艺多发挥,祖宗规矩与法度。
五来建材选乡土,至少要用三分一。
最忌红蓝彩钢顶,黄琉璃瓦罗马柱。
六是美观有追求,细节丰富有看头。
材料颜色变三变,裸砖也要砌漂亮。
七应发挥好传统,适当采用新技术。
旧貌新颜相辉映,世间最美是家乡。
图10 笔直而毫无趣味的街巷是村落环境不宜人的通病。
图11 只要拓宽眼界、有匠心追求,裸砖也能砌漂亮。
图12 祖先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从传统民居的小小细节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13 冰冷统一的建材、毫无细节的新农房,其审美质量和精神追求与传统民居判若云泥。
图14 没有规矩不讲法度的新建筑,是对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和景观风貌的巨大伤害。
图15 适当的材料种类、颜色和质感的变化,就能改善农房粗陋的形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