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离职的会计如何提前找工作(刚拿到会计中级)

估计是受疫情影响,最近好多公司都裁员了,有好几个刚拿到会计中级职称的,也不能幸免,有些会计专业毕业的,结婚后在家带娃,考了会计中级,刚重返职场,没想到就被裁员了。问我是否可以提一些建议,以后该如何发展?

很多会计拿了中级证书,可是还是被公司嫌弃经验不够。其实积累到会计实操经验,我用过3条途径。

1,最便宜的方式,是通过看书积累工作经验。关键是选对实用的书籍,很多人喜欢看专家,教授写的书。而我自己是喜欢选接地气的小作家写的实操会计书,看书,首先要明白的是,自己所选的书本知识,是想解决什么工作问题。而专家教授写的书,很理论化,这就像没有游过水的,教别人如何游水。

2,通过整合工作经验。想要整合工作经验,首先得自己积累一项会计技能,像我自己先是积累了成本会计工作技能,然后通过QQ群组建财务组织架构,把税务会计、总账会计、出纳等会计拉入群模拟成财务部,大家互换工作技能,制定内训计划,彼此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写成教程,互相培养,就像工作交接一样,这样彼此都得到成长。

但这个前提是自己先要分享,这样才能建立信任关系,不然别人凭什么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你交换,所以说一个人的视野要放长远,自己舍不得就得不到别人的工作经验,像我自己一直在微信公众号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会计,但大家还是愿意关注,这是因为我分享了自己经历过的心得体会。

3,如果以上二种方法无法积累到工作经验,可以简单粗暴,付费购买老会计的工作笔记来学习,为什么有时看书,很难积累到实用的工作技能,这是因为写书的人,没有经历过公司的会计岗位,所以老会计的工作笔记,是从自己的公司中整理出来的工作资料。

打算离职的会计如何提前找工作(刚拿到会计中级)(1)

那普通会计如何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其实普通会计比不上那些优秀的会计人才,人与人其实真是有差异的,有些人很聪慧,考试学习一点就通,逢考必过,在职场情场高,悟性好,很快就混到管理层了。而普通会计是没有好的学历背景,读书考证考了几次还不过,在职场老实低调,埋头苦干,像黄老牛一样,工作了几年还是会计。

读书读不进,不善于与人沟通,反应比别人慢半拍。所以不是在思考如何改变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会计。而是在思考,这样普通的我,到底是否有价值所在?我目前能够做好什么?

虽然我自己学历不高,证书也没有,情商也不高。但我换过很多工作,做过成本会计,税务会计,总账会计和预算工作,这些基础的会计核算经验,已经很扎实了。当然,这些工作技能,也谈不上高大尚。

在会计职场,同事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老会计不愿意无偿分享给会计新人,而很多会计新人,不得不从会计助理,出纳,应收应付会计做起,做很多打杂似的工作,而为了积累到一项会计技能,如成本计算,需要花费1-2年的时间去公司积累,这样把税务,总账经验积累下来,要花费5-6年的时间。

其实如果有老会计指点一下你,3个月就可以积累到一项会计技能,成本计算,税务申报,做账,和预算都不难,难的是没有工作岗位给你去积累。

于是,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整理成160页的工作笔记。这样会计新人通过学习我的工作笔记,相当于入职到我工作过的公司,接触到真实的工作资料,不需要花费5-6年的时间去会计职场积累,不需要求助于老会计,或是为公司打杂似的工作。

所以,眼里看到了自己普通会计的工作经验价值所在,就是时间价值。如何让会计新人更短时间积累到工作经验的价值,通过公众号传播出去,而我十几年在会计职场走过的路,遇到的问题,将重新的利用起来,为会计新人服务,他们就不再需要学我一样花费这么多时间去经历了。

会计新人在我的经验之上,去努力,你们还年轻,而我已经花费太多时间在基础核算岗位了,我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现在已经35岁了。

所以,在的职业规划里:

1、用了十年时间去积累成本会计、税务会计、总账会计、预算等工作技能。

2、喜欢在公众号写文章,通过这个平台将十几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输送出去给会计新人,让他们不再需要从会计助理,出纳,应收应付岗做起,不需要求老会计,不需要为公司打杂,在我的工作经验基础上,争取更多的时间去晋升管理层。

3、打造自己的差异化,去积累那些随着时间,而变得更重要的技能。

4、公众号卖农产品。

虽然在读书考证方面很懒,一天都看不进2页书。但在公众号写文章坚持了4年。最近每天写2篇文章,以前写一篇文章增加1-2个粉丝,昨天写一篇文章增加168个粉丝。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想的事,每天微信上都接收个会计新人的问题。

打算离职的会计如何提前找工作(刚拿到会计中级)(2)

打造自己的差异化,去积累那些随着时间,而变得更重要的技能。这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要去做成本会计,为什么要写公众号?不是因为成本计算工作技能多牛逼,而是成本计算这个技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我可以将它利用的更多。

所以,做普通会计,要去积累成本计算,财务分析,多了解公司的表单流程方面的。这些随着时间的积累,你会越来越精通,而且不会过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