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骏眉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就可以了解什么是金骏眉)

今天看到一条视频,一位我关注的博主发表了一个视频,阐述了百元金骏眉是否一定就是假冒金骏眉的看法。

看完之后,我觉得自己可以尝试利用手头上的资料,详细阐述一下关于金骏眉的行业标准的定义。如果以下内容哪里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首先来看一条旧闻,“2013年12月12日上午,北京市高院针对由“金骏眉”商标引发的商标异议复审案做出二审判决,最终认定“金骏眉”是一种红茶约定俗成的通用名称,不应作为商标注册,并据此判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做出裁定。” 这件由正山茶叶公司在2007年提起的关于将金骏眉作为茶叶商标的注册申请,最终被驳回,从此,“金骏眉”这三个字正式被法律认定为茶叶商品的通用名称。

也就是说,仅从商标而论,从法律角度来说,一款红茶把自己称为金骏眉并不会出现侵权风险。

既然法律不支持金骏眉仅作为某一种特定红茶品类的专有名称,那么茶叶行业是怎么看待金骏眉的呢?

查到在2015版关于武夷红茶的福建省地方标准中,《DB35/T 1228-2015》把产自武夷山的红茶作了以下分类:

金骏眉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就可以了解什么是金骏眉)(1)

奇红金骏眉

关于奇红的定义如下: “奇红是指采用适宜的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独特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金骏眉等系列红茶”。

金骏眉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就可以了解什么是金骏眉)(2)

奇红的定义

也就是说,在武夷红茶的福建省地方标准中,只要是在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下,采用合适的芽叶制成的红茶,都可以被称为金骏眉。这个定义一出,跟我们长久以来直觉上的金骏眉只用茶芽制成的概念是不是冲突了?不急,继续往下看。

同样在2015年,由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提出并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GH/T 1118-2015》中首次规定了金骏眉的术语及其准确定义。

"金骏眉茶,是以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为中心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5平方千米内的高山茶树单芽为原料,采用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独特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汤色金黄,汤中带甘,甘里透香品质特征的红茶"。除此之外,该标准明确指出“产品不设等级”,也就是说金骏眉不像其他花色,还分特级一级二级等等,更突出其作为芽茶的特征。

金骏眉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就可以了解什么是金骏眉)(3)

金骏眉的行业标准定义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两个标准:

福建省地方标准:“奇红是指采用适宜的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独特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金骏眉等系列红茶”

国家供销总社的行业标准:"金骏眉茶,是以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为中心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5平方千米内的高山茶树单芽为原料,采用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独特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汤色金黄,汤中带甘,甘里透香品质特征的红茶"

注意看黑色加粗的词汇,两个标准的定义似乎无法统一,那么该采用哪个标准呢?

为此我特地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其第一章总则第二条规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

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配套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章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同时,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了“地方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

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得出结论,因为“金骏眉”并没有国家标准,所以行业标准应当成为其最高指导标准,那么我们应当采用《GH/T 1118-2015》中对金骏眉所下的定义。由于《 DB35/T 1228-2015》是武夷红茶的地方标准,而不是金骏眉的地方标准,所以即便《GH/T 1118-2015》发布后,《 DB35/T 1228-2015》也不必作废,而可以作为武夷红茶的地方指导标准继续存在直至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实施后作废。但其中有关金骏眉的部分,应当遵从行业标准的定义。

最后的最后,再重复一遍行业应当遵循的金骏眉的定义:金骏眉茶,是以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为中心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5平方千米内的高山茶树单芽为原料,采用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独特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汤色金黄,汤中带甘,甘里透香品质特征的红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