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戏曲文化的历史变革(山西推动26个戏曲濒危剧种恢复发展)

山西戏曲文化的历史变革(山西推动26个戏曲濒危剧种恢复发展)(1)

资料图:山西某地方戏曲剧团演出后台。近十年来,山西推动26个戏曲濒危剧种恢复发展。 高瑞峰 摄

中新网太原8月25日电 (高瑞峰)25日,记者从“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发布会获悉,近十年来,该省推动26个戏曲濒危剧种恢复发展。

山西是地方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其戏曲剧种多达50余个。作为山西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戏曲在展示山西人文历史、民风民俗及讲好山西故事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然而,观众的流失、人才的缺乏等因素,戏曲传承发展遭遇困境。

“努力保护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资源,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刘永生介绍,山西编制实施系列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产业,推动全省26个戏曲濒危剧种恢复发展。

十来年,山西戏曲剧种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晋剧《于成龙》等获全国性大奖、入选国家级项目,获得中国戏曲“梅花奖”49朵,“小梅花”241朵。

“连年超额完成‘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任务。”刘永生介绍,山西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左权县及泽州县大阳镇等42个县、镇先后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长治、朔州、晋中、晋城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此外,山西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围绕文艺创作、文化服务等发力,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截至目前,全省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25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61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8万余个,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山西省委宣传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宋伟表示,深入挖掘山西文化资源“富矿”,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让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更坚定、精神生活更富裕。(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