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漫画改编(韩国文学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将改编电影)

等待韩剧《Yonder/那边》后3集更新期间,偶然发现了这本同为科幻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其中一个短篇故事《馆内遗失》也有类似《Yonder》的“思维\记忆上传”设定引起了我的兴趣。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虽然是科幻类型,但金草叶用细腻、温柔带点忧郁的笔触聚焦女性议题,本质上和韩江《素食者》、赵南柱《82年生的金智英》关怀的主题有相通之处。另外还有为社会弱势群体消除偏见的心愿,也让我联想到《禹英禑》。

这么说也许比较好理解,《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不是《三体》那一类的硬科幻,而是以情感、哲思和人文关怀为基调的软科幻。其实《Yonder》也是走这个路线的。

先来讲讲这本书7篇故事中我最爱的3篇,按喜欢的顺序是《情绪实体》、《馆内遗失》、《朝圣者们为什么不再回来》

《情绪实体》的设定很有趣,有一家公司把情绪做成了实体的产品贩售,不仅销售幸福、镇静、专注、舒适等正面情绪实体,连负面情绪实体也十分畅销,比如“恐惧体”、“忧郁体”、“憎恶体”

外形看上去,就是不同颜色的方形鹅卵石罢了,但只要握在手里,就能体会到相应的情绪。

男主郑河并不相信这种东西真的有效,以为只是营销出来的网红商品,对别人的幸福本就无关心的他也很费解,为什么会有人会购买负面情绪实体呢?

但是,他发现女友宝炫购买了“忧郁体”,他们本就因为要不要结婚的话题缺乏沟通,在他看来,女友已经有很多负面情绪了,却还买这种东西······

“情绪实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避免剧透,请到书中寻找答案吧~

这篇小说谈论了情绪对于人的意义,主要人物中,男主郑河代表的是一个游离于情绪之外的旁观者,优点是理智、敏锐、不会盲目跟风受影响,但他不关心别人的情绪,甚至不了解自己女友的内心,表现出冷漠、缺乏共情的一面。

而女友宝炫是心思细腻敏感、深受情绪影响,因为原生家庭的矛盾和结婚话题而陷入了低潮的人物,她购买“忧郁体”的原因是想要触摸自己的忧郁

文中宝炫有一段话:

“有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比起固体,它们更像是一种气体。每当我呼入无形的空气时,肺部都会受到挤压。我是受情绪支配的存在,还是支配情绪的存在呢?我感觉自己似乎存在于虚空中,又似乎并非如此。

抽象的、看不见的情绪对于人来说的意义和影响究竟有多么大?是值得思考的部分。情绪实体可能是因为人们越发受到情绪的困扰而想出的方法,却不是解答。

另一方面,小说也提到了“不为追求意义,只消费情绪”的社会现象。这很贴近现实,试想,即使没有情绪实体,我们也正在做这件事了不是吗?

《馆内遗失》的“上传思维/记忆”设定虽然和《Yonder》有重叠的部分,但讨论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主题。

小说设定在一个储存逝者思维的图书馆,女主智敏某天接到管理员通知,说逝去的妈妈的思维在馆内遗失了,但没有迁出,肯定还在图书馆里,只是没有索引,找不到了······

可能是怀孕的缘故,妈妈遗失的事让智敏陷入了空虚和苦恼的情绪。管理员说不是没有办法,若是找到承载妈妈记忆或重大意义的物品,也可以重新将思维数据化。于是智敏开始在遗物中寻找妈妈的踪迹······

在生下智敏之后,妈妈患上了产后抑郁症,在智敏长大后妈妈也没能恢复,母女关系愈发恶化,直到最后。在翻阅遗物的过程中,智敏发现了自己未曾了解过的事。

原来在成为智敏妈妈之前,金银河女士也有过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是因为怀孕,一切都变了,甚至可以说,金银河的人生被摧毁了。

早在“馆内遗失”事件之前,金银河女士的人生就在这个世界上“遗失”、断联了。她是某个人的妻子、某个人的妈妈,却不再是她自己。

没错,这篇小说讨论女性生育的议题。怀孕的女主智敏,因为意外的馆内遗失事件而理解了多年来无法原谅的妈妈,不是因为相同的孕育而“和解”那种路线,而是更多地谈论了生育对女性的摧毁,足以强大到让一个人遗失自我。

小说中有一些有意思的细节,比如故事设定的未来,生育的痛苦已经大大减轻,有几乎可以达到无痛分娩的技术,不想生育的话也可以在丈夫身体中植入避孕芯片。但即使这样,智敏还是在丈夫俊浩的“执意说服”下,取下了芯片后怀孕了,作者这个“执意说服”用得很妙。

事实是,无论多么便利的科技也无法解决女性的现实困境。

韩国电影漫画改编(韩国文学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将改编电影)(1)

《朝圣者们为什么不再回来》讲的是在一个和平幸福的村庄,每个孩子长大时就要去“发源地”朝圣,然而朝圣者大多都没有再回到村庄······

其实村庄里的人们去朝圣的“发源地”就是地球,那里有很多痛苦、纷扰,和村庄的氛围完全不同,但是为何人们都不愿回来呢?

故事的设定并不算太新鲜,但我非常喜欢的一点是,在这篇小说中我看到了《禹英禑》所表达的内核——

“她想要找到这样一个世界,哪怕一个人脸上带着丑陋的疤痕诞生,身患疾病,四肢残缺,也不会不幸。她想把这个世界送给我,也就是她自己的分身。她想创造的不是拥有出众美貌和卓越智慧的新人类,而是不会践踏彼此尊严的新人类。她想创造一个只有这种孩子的世界。”

村庄就是乌托邦一般的存在,这里的人们不会彼此排斥,没有歧视,只有平等和友好,但问题是,在这个大同的世界中,他们都是诞生于同一个机械子宫的新人类,因此他们之间不会相爱。

朝圣者们去往的那个地球,应该有某个人的存在,让他们想要忍受并对抗那些纷扰和痛苦。

只有幸福的乌托邦最终还是不完美的,虽然人们不是为了追求痛苦而痛苦地生活,但是为了幸福而必须承担痛苦,也许就是生命的一体两面吧。

剩下的4篇小说也各有各的趣味和思考,小说《光谱》正在被电影《蜂鸟》金宝拉导演改编成电影(韩国网友好像希望朴宝剑来演外星人角色。)

讲述人类与外星人的接触,在那个行星上的外星人用色彩代替语言来记录一些事情······它讨论了灵魂的延续,跟无法相互理解的生物之间的奇妙经历,是个很有趣的故事。

《共生假说》则是关于我们早已遗忘的婴幼时期记忆,或许有人记得自己3岁以前的事情吗?据说大部分孩子会在7岁时忘记婴幼年时期的事情,那可能是因为柳德米拉行星······然而有一个女孩,即使长大了也一直记得那个行星的一切······

如果读完这几个故事就会发现,这些几乎都是女性主角或以女性议题为主的故事。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中的女性科学家成为了“宇宙幽灵”,等待一艘永远不会来的飞船;《我的太空英雄》中受到歧视和偏见的女性航天员,最终选择跳进了大海。

很多的科幻作品都在表达科技让人类生活变得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大的灾难。然而这本小说稍有不同,它没有强调更大的灾难和冲突。

虽然故事都发生在遥远的未来,但是这些女性人物的处境却没有随着科技、宇宙的探索而变得更好,也没有更多的弊端,就只是,和现实一样。

它展现、关怀和批判的都是现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真实世界的困境。

看完这部小说后,我看了《Yonder》的后3集,和上篇文章我所推测得差不多,Yonder确实是利用逝者的记忆和生者的弱点,借机贩卖假的天堂,让无数人为了去Yonder而自愿安乐死,幕后主使正是Seiren。

韩国电影漫画改编(韩国文学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将改编电影)(2)

不过并不是什么邪恶动机,只是一种执念罢了,这里有提到韩国高自杀率的现象,但未深入探讨,作为动机之一似乎有点牵强,我认为主要还是她对死去的女儿和丈夫的执念,创造出了Yonder这个虚幻的天堂。

《Yonder》该是一部电影才对,切成6集还分成2周播出的编成,造成了叙事节奏的断裂感,使本就平淡的故事变得更加无味,有点可惜了这个阵容。

近几年科幻类型的电影和剧不少,《胜利号》、《寂静之海》、《外星 人》,到《Yonder》,但好像没有高口碑之作,要走的路果然还有很远吧,只能说还在尝试和探索中,而《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似乎为韩国科幻找到了一个不错的落脚点。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申河均、韩志旼新剧《Yonder/那边》:镜像构图与永生想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