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征服一座高峰(如何快速激怒一个440102)
每回写到有关东山口的文章
总有读者在下方留言提醒
东山口的范围比东山小很多
不能用地铁站名指代东山地区
回归东山的称谓才更加准确
但东山口的说法显然有更多人使用
前段时间火出圈的综艺《大湾仔的夜》,大湾区哥哥们来到东山口开了一个多月的大排档。
东山口第一次以完整、清晰且温暖的面貌在全国观众面前亮了相,更多的人知道了广州仍保留着这么一个别致的民国洋楼住宅区。
那段时间里,无论微博、微信,还是小红书,网友们都在分享着和东山口有关的话题。不少人专程来到东山口,只为了能够偶遇大湾仔们。
但不少本地人都对「东山口」这个称谓提出了质疑。
在他们看来,东山口只是地铁口附近的署前路一带,不能用一个地铁站名来指代整个东山地区。
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东山口是他们对这一带的习惯称谓。朋友们之间来一句「去东山口喝咖啡?」,大家就会齐聚在东山口街头。
到底该管这里叫做东山还是东山口,永远能让广州人辩论上几个回合。
我们常说的东山,指的是以东山口地铁站为圆心,即署前路、中山一路、中山二路、农林下路、东华北路相交的交通路口及附近地区。
2005年以前在这一带出生的人,440102是他们共同的秘密暗号。东山区的历史持续了45年,这里的居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被划到越秀区。
2005年9月28日,在国务院的批准下,东山区被撤销,并入越秀区。原东山区身份证编码开头的这串数字——440102,也跟随着东山区一同走入了历史。
东山区虽然消失了,但是在当地人心目中,自己仍是老东山的一员。
在外办事时,要是遇到同为440102的广州人,即便素不相识,也能依着缘分聊上几句。
根据《广州市东山区志》记载,东山的地名来源有两种。
一个与风俗有关。民国便有「城东三里曰东山」之说,原来本是广州城大东门外的一片郊野地带,距城约三公里。
二是因东山寺得名。明朝时,东山一带的原住民极少,掌管着广州的经济贸易和港口船舶的太监韦眷,在署前路修建寺庙。
东山寺建好后,这里逐渐成为乡民香客的聚集之地,开始有人在周围的荒野活动。大家约定俗成地把这块地方称为「东山」。
附近一带的工厂、公园、教堂、学校,也都相继沿用「东山」二字。这是东山地名的第一次因俗成规。
后来广州市政府拆除了寺庙,在这里建起了原东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也就是如今越秀区图书馆的所在地。
虽然寺庙已经了无痕迹,但仍能从街道的名字,例如寺贝通津、庙前西街等路名,摸索到一些过去的踪影。
「贝」与「背」同音,「寺背」就是寺庙背后,「津」在从前,特指珠江旁的码头,「通津」则是通途、道路,「寺贝通津」就是指东山寺背后通往海边码头的那条路。
东山的正式命名还要等到1931年,广州市推行保甲制,开始设东山区公所,这是市属行政区首次以「东山」命名。
东山口只是东山通往中山路和农林下路的其中一个出口。东山口位于东华南路上,过去曾是一条铁路,六七十年代更是广九铁路的闸口位置。
火车经过时,无论是汽车、自行车,还是行人都要在闸口的栏杆前等候,少则十来分钟,多的时候要等上半小时。久而久之,大家都管这里叫做「东山口」。
1999年在这里开通的地铁站,「东山口」正式作为地铁站名出现。
东山口只是东山的一个区域,许多原东山区的居民认为,「在部分人讲错的同时,更应该呼吁回归『东山』的正确概念,才是对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文化的尊重」。
广州作为一个外来人口居多的城市,许多新广州人都对这段历史不甚了解。
大家习惯用地铁站名来代指所在的区域,比如珠江新城就代表了珠江新城那一大片区域,而大区域之下又细分为很多小街道。
因为地铁站就叫东山口,「东山口」这一称谓也就自然而然地喊开了。
媒体的宣传也加深了「东山口」这一表达。几乎所有关于东山口的游玩帖子和文章,都是以东山口作为地点的代称。
在地名的命名学上也有惯用名一说,专门指代与地名标准化规则不一致,但已广泛使用的地名,往往作为历史的产物。
就像东山一词,也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从无到有演变而成。
沿用历史也好,照顾更多人的习惯也罢,何不放轻松一些,想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毕竟地名最开始产生的意义,原就是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
无论是东山还是东山口,最重要的是彼此都明白,我们说的,本就是同一个地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