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为什么只写了前80回 白衣秀士王伦文武全才
《水浒传》中的王伦,是梁山第二任寨主,他的绰号是白衣秀士。因为吴用说他“心胸狭窄”,林冲骂他“嫉贤妒能”,“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因而,王伦的形象便被锁定为心胸狭窄,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文人了。
文本故事中,王伦确实也是这样的人,为难林冲,拒绝晁盖等人入伙,害怕别人夺了他的寨主之位。王伦也没有显示出多少本事,从没有与他人较量过武艺。
但是,施耐庵笔下的王伦绝不是这样一个十分不堪之人,在他的身上隐藏着我们从来就没有解读出来的玄机。而这个玄机,其实就是他的绰号:白衣秀士。
“白衣秀士”究竟是什么意思,王伦为何得了这样一个绰号呢?这个绰号是不是施耐庵讥讽文人呢?
王伦到底有没有本事,林冲骂得有道理吗
从文本中细细解读,我觉得林冲骂王伦的那番话是别有用心,毫无道理。王伦虽然是个落第穷儒,但绝对是一个胸中有文学之人。
古代科举只考道德文章,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北宋开国时,赵匡胤沿袭唐代科举制度,要考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等科,学问涉及面相当渊博。同时,在王安石变法前,还要考诗词歌赋。
即便是宋神宗之后废除了诗词歌赋的考试,更注重儒家经典,但是,要考的科目依然十分繁复,难度不亚于现在的高考。而且,自欧阳修、苏轼等人主持了北宋文坛,文风为之一变,北宋时期的科考,远比后来的八股文章优越得多。
因而,林冲说王伦“胸中又没文学”,肯定是胡说的。反倒显得林冲嫉贤妒能,吴用心胸狭窄了。
那么,是不是王伦真的没有学问而“不第”呢?我们且来看看书中是怎么讲的。
王伦要考验林冲,以三天为限纳投名状。于是,就发生了《水浒传》中最精彩的朴刀之战。林冲、杨志打了五十个回合,战到分际,王伦忽然在高处喊了一声:两位好汉不要斗了。
林冲、杨志停止了搏杀,王伦与杜迁、宋万下来与二人见面。当王伦得知杨志的身世,尤其了解到杨制使曾经应过武举时,王伦便有点兴奋,夸耀起当年的经历来。王伦说:小可数年前到东京应举时,便闻制使大名。
杨志曾经到东京应过武举,王伦原来与杨志一样,到东京应过文举,都没有中榜。这就是王伦的“不第”,若说王伦不学无术,那么,杨志同样也是“不第”,能说杨志武功不行吗?
北宋的科举制度起先是两级考试,乡试考中,便去京城参加礼部考试。后来,则需要经过县、乡两级选拔后,才能进京“应举”。王伦连过县、乡两级考试,他心中难道没有“文学”?
王伦肯定是有学问的,绝对不是林冲说的那样没有“文学”。那么,王伦有没有武功呢?
白衣秀士肯定是有武功的,要林冲去取投名状之前,王伦就寻思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
王伦还是有武功的,只是没有“十分本事”,算不得一流高手,但要比杜迁、宋万强得多。遗憾的是,王伦被林冲杀掉了,假如活下来,恐怕也能做个小彪将吧。
由此看来,王伦是文武全才,而林冲、吴用呢?一个是高俅聘请的禁军教头,另一个则是乡间私塾先生,恐怕连个功名都没有吧。
这样两个人搞在一起,对王伦挖苦讽刺至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王伦不是天罡地煞,晁盖步王伦后尘
林冲上梁山时,施耐庵以很奇怪的写法,描绘了聚义厅的情况:中间交椅上坐着一个好汉,正是“白衣秀士”王伦,左边交椅上坐着摸着天杜迁,右边交椅坐着云里金刚宋万。
朱贵也是头领,为何就没有他的交椅呢?这是因为,王伦不是龙虎山伏魔之殿中逃出来的道家星煞,朱贵才是。因而,后来王伦忽然想起心事,便反悔让林冲入伙。晁盖等人来到山寨,王伦便吸取了前番的教训,虽然盛情款待,但却不议定座次,也就不接纳吴用等人入伙了。
假如晁盖一人前来投奔,说不定王伦就收留他了。因而,只有晁盖没有看出王伦有拒绝他们入伙的意图。
但是,王伦为何又让杜迁、宋万坐在了自己的上下首呢?这两人也是七十二地煞中的一员呢。
这其中的奥妙说来也十分简单,因为,杜迁是第一任寨主,在王伦先上山。而宋万则与杜迁是一对,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一对。可以这样讲,没有杜迁、宋万,就没有白衣秀士王伦。
这是为什么呢?
杜迁,其实说的是赵匡胤、赵光义的母亲杜太后,及其导致北宋皇位传承世系迁转的“金匮之盟”。因为“金匮之盟”,赵光义的子孙们便轮流做了皇帝,这就是“王轮”。
据说,杜太后之所以炮制“金匮之盟”,是吸取了后周幼子坐江山,然后被篡位的教训,那就是希望大宋王朝千秋万代了,这就是宋万。
然而,施耐庵却认为,杜太后的“金匮之盟”就是放出妖魔的祸根。霹雳大仙不满“王轮”,便化作洪太尉、张天师放出妖魔,“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他要给自己的子孙夺回皇位——这就是梁山的大火并。
杜迁上应地妖星,宋万上应地魔星,王伦就是被“妖魔”夹在中间的寨主。假如没有“妖魔”出世,能有“王轮”吗?
晁盖同样不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因而,王伦就有可能让晁盖入伙。除了这一层原因外,文本深处也隐藏着晁盖必定要做梁山寨主的深意:因为“杜迁”,原本只能做王的人轮流做了皇帝,这就等于改朝换代了,那不就是“朝改”吗?
王伦、晁盖原本有相同的隐喻寓意,因此,梁山的第二次大火并,那就是针对晁盖了。晁盖的结局,就不可避免地要步王伦的后尘了。
因而,王伦说自己是“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没有“杜迁”,哪里有王伦呢?
既然王伦就是“王轮”,是“王”做了皇帝,那么,王伦就肯定是皇帝了。但是,施耐庵把王伦写成皇帝了吗?
王伦绰号白衣秀士,原来是个皇帝
晁盖绰号托塔天王,是佛门的毗沙门天王。《水浒传》中的皇帝,都是上界神仙下界,比如霹雳大仙、赤脚大仙、玄武大帝,甚至是九天玄女。这些都是道家的皇帝,晁盖当然就代表佛门,下界来做皇帝了。
晁盖,谐音“朝改”,林冲杀王伦,原本就不是内部自相残杀、内部自相吞并,晁盖还没有入伙呢。但是,因为是“朝改”,晁盖便是皇帝了,梁山已经改朝换代了。这场文本上的假火并,因为晁盖也是皇帝,夺了王伦的“鸟位”,便是皇权内部的争夺,当然就是一场真火并了。
宋江是皇帝,这件事我已经解读过多次了。施耐庵把原本是家中老大的宋江写成宋三郎,其实隐藏的是宋太宗、宋真宗这两个在家中排行老三的皇帝,以及以第三顺位继承人做了皇帝的宋徽宗。同时,又以江州的故事,让宋江扮演了一回燕王朱棣。
晁盖、宋江是皇帝,这件事先搁在一边,我重点讲王伦为什么是皇帝。
除了“王轮”这个谐音隐喻而外,施耐庵以“白衣秀士”、王伦这两个代号,隐藏了一个“皇”字。白衣秀士的“白”,加上王伦的“王”,岂不就是个“皇”字吗?
因而,“白衣秀士”这个绰号,并不是施耐庵看不起文人,反倒是把文人抬举到了皇帝的位置。其中的寓意,便有北宋因为文人治国,自取灭亡之意。
在这层寓意的背后,其实还隐藏了一段明朝秘史,说的是姚广孝“遇林而起”这件事。
《水浒传》中的“林”,尤其是“木”,包括“枪棒”、“杨柳”、武松的“松”,等等,都隐写的是朱家“木字辈”的皇二代。姚广孝“遇林而起”,就是他遇到了朱棣,然后成就了一番辉煌的事业。
姚广孝(当时叫道衍)不被朱元璋所重视,便趁孝慈高皇后丧事,陪诸王念经祈福的机会,主动投奔燕王朱棣。道衍和尚也给燕王献过“投名状”,这道“投名状”很特别,是一顶白帽子。
朱棣是燕王,头上戴一顶白帽,姚广孝以此暗示朱家老四有做皇帝的命。曾头市的故事中,有一个好汉叫做郁保四,姚广孝就是一个“欲保四”的人。
施耐庵以王伦暗藏了这段历史,当然是在揭露朱棣所谓的“奉天靖难”早有预谋,朱家王朝的一场大火并并不是因为削藩而引发的,而是因为朱元璋违背皇位传承伦理,也就是“孙立”而误走了妖魔,导致了这场祸害天下百姓的战乱。
结语:梁山大火并,交代两个王朝的灭亡
林冲上梁山,王伦很爽快地收留了他,安排他坐了第四把交椅,这不就是“欲保四吗?难道,朱洪武原本也有意把皇位传给朱棣?
但是,王伦却反悔了。因为朱贵的反对,王伦退了一步,要林冲纳一个人头做投名状。这其中的寓意,便是朱元璋要追回燕王头上的那顶白帽。林冲没有缴纳王伦需要的投名状,但却坐了第四把交椅,燕王最终还是做了皇帝。
林冲反叛,杀了王伦,于是,梁山“朝改”,林冲依旧稳居第四把交椅。随后,林冲又参与谋杀晁盖,制造梁山第二次大火并。
晁盖死后,就是宋江做寨主,这就意味着梁山要“断送江山”了。
宋江做了寨主,梁山聚齐一百单八将,林冲位居第六。那么,是不是说林冲“退位”了呢?林冲的这个座次,说的是“王定六”,经过六次大的战役,燕王朱棣夺位成功。
林冲在大排名时,大宝已定,但却暗藏着王朝灭亡的危机。除了寨主是“断送江山”这层隐喻外,杜迁、宋万颠倒了位置,那就是说,因为杜迁,大宋王朝就不能一万年了。
大金盘预言明朝灭亡
宋万绰号“云里金刚”,丈二金刚摸不着头,大宋王朝便没有了“头”。“头”到哪里去了呢?做了投名状了。
投名状是王伦想要的,没了头,头顶那顶白帽也就随风飘落了——皇冠落地,王朝统统灭亡。
《水浒传》以梁山故事为线索暗喻历史,第一层埋的是大宋王朝灭亡的根源。更深一层,则是隐藏着大明王朝的秘史,尤其是高度精确地预言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这就是梁山第二任寨主绰号“白衣秀士”的深刻寓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