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多渠道整合ppt(线上线下多渠道)

每年的“3·15”都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公众保障意识的提升,在消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坑”,需要消费者“擦亮眼”“首月1元”“免费领取”的诱导消费,夸大产品功能的不实宣传,“炒停售”的饥饿营销……不少人会遇到类似的消费陷阱时逢“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记者深入职能部门了解到,他们也会持续加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通过专项行动、定期风险提示等,增强社会公众风险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线上线下多渠道整合ppt?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线上线下多渠道整合ppt(线上线下多渠道)

线上线下多渠道整合ppt

每年的“3·15”都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公众保障意识的提升,在消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坑”,需要消费者“擦亮眼”。“首月1元”“免费领取”的诱导消费,夸大产品功能的不实宣传,“炒停售”的饥饿营销……不少人会遇到类似的消费陷阱。时逢“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记者深入职能部门了解到,他们也会持续加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通过专项行动、定期风险提示等,增强社会公众风险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又是一年“3·15”,今年的主题是“共促消费公平”。据商丘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曹大峰介绍,3月4日,商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商丘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召开了商丘市行业维权工作站站长宣传动员会,会上就开展“共促消费公平”主题活动进行了宣传动员,并对“共促消费公平”的意义、内涵、工作目标、具体要求进行了强调。对去年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单位”活动进行了工作总结,针对创建活动中企业好的做法给予了表扬和建议学习推广,但也对创建活动中的缺陷不足给予指正,以促进创建活动更加规范。

“去年我市成立了10个消费维权站,包括70多家放心维权示范单位及3家线下实体店。”曹大峰说,与行业商会携手建立的消费维权站,在今年“3·15”宣传发动启动会上,号召了1000多家企业参与进来,并相互之间就消费者维权进行了经验交流。

曹大峰介绍,因为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今年的“3·15”宣传等系列活动,采取线上进行。并在“3·15”到来之前,就进行了消费者与商家面对面直播,还与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易商网合作,推出了线上有奖知识问答活动。

记者了解到,为开展好“共促消费公平”主题活动,商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商丘市消费者协会提前部署,要求各行业维权工作站围绕“共促消费公平”主题制作“3·15”行业短视频、图文等方式,并以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发布宣传,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商丘人民的消费维权意识,促进消费公平,刺激消费经济增长,提振消费信心,改善我市营商环境。商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党支部书记张聚河介绍,根据去年消费者投诉问题进行了分类总结和行业投诉数据分析。其中可以明显看出投诉问题根源所在,社会诚信缺失、部分商家突破道德底线导致商品质量缺陷和服务质量滑坡。针对不同投诉问题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以促进消费公平,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据悉,除了线上多渠道的宣传方式,3月15日上午,我市还将在睢阳区万达广场举行“3·15”现场咨询与投诉活动。现场进行消费者维权宣传,接受市民的维权投诉,并有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曹大峰表示,今年继续围绕社会民生关注的问题,在原有维权工作站的基础上,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加大行业维权工作站的建设与推广,打通更多行业投诉维权新通道,让投诉更加便捷,调解更加高效。扩大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单位的宣传力度,筛选一批放心消费商品品牌推向市场,真正让消费者满意和放心。扩大维权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社会志愿者服务满意度。围绕今年“共促消费公平”的主题做好宣传引导,继续推广“放心创建 信用监管 媒体监督”模式,让消费者变成监管者,让商家服务主动转变为诚信自律服务,发挥媒体舆论的主导作用,提高全市市民的维权意识,打造真正的放心消费城市,切实改善我市营商环境。

去年,市消协共受理投诉案件913起

“去年,我市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案件913起,成功解决885件,受理率达到100%,解决率9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86952元,接受表扬信、锦旗15件,接待消费者来电、来访咨询及网上咨询投诉8195人次。”昨天,市消协秘书长曹大峰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我市始终把维护消费者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重要地位,多措并举畅通各类诉求渠道,及时化解消费矛盾和消费纠纷,主动适应新常态、新要求,提升了消费维权效能。就去年消费者投诉的热点,曹大峰进行了分析。

◆ 家用电子电器维修猫腻多

去年,市消协共受理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236件,居各类投诉的首位。消费者投诉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特别是手机、电视机、空调等电器的售后维修,很多消费者常常因为故障的产生原因、保修政策、收费标准等问题与经营者发生争议。

◆ 服装鞋帽质量问题较突出

全市服装鞋帽投诉量名列第二,投诉量总数达115件。服装鞋帽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类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二是标识错误引发纠纷;三是商家不严格按照“三包”规定履行责任。

◆ 通信行业收费及服务不透明

通信、互联网服务投诉73件。一是运营商利用上门推销或举办各类促销活动定制套餐业务,套餐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往往是产生消费纠纷的根源;二是上网流量计费存疑,智能手机消费者对手机流量费用说不清道不明的瞬间增加表示极大不满;三是垃圾短信扰民不止;四是“增值服务”存在陷阱。

◆ 预付费消费蕴藏风险

预付费消费投诉,主要表现在美容美发、洗浴游泳、减肥健身、婚纱摄影等消费领域。一些经营者在明示的预付费服务有效期限内,擅自提高服务价格或服务条件,更有一些经营者因突然停业、主体变更等,致使消费者手中的预付费消费卡无法继续消费等。

◆ 装饰材料、家具类产品环保问题突出,家具定制容易退货难

市消协受理了房屋装饰材料、家具类产品及物业服务的投诉18件。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装饰和家具用料不环保、异味重、制作偷工减料、品质低劣等。商品房及物业服务方面反映较多的是:涉及商家延迟交房、拒付违约金、房屋墙面开裂、水管爆裂等质量问题;物业纠纷居服务类问题投诉首位,涉及物业只收费不管理,业主对小区停车、公共区域维护使用、物业不积极回应业主诉求质疑较多。

◆ 汽车消费投诉增多维权难

市消协去年受理18件涉及汽车类的消费纠纷。消费者维权难的原因是:一些经营者把有问题或使用过的汽车当新车卖,当车辆出现质量问题时,由于消费者同经营企业在技术信息、专业知识方面的不对称,这样经营者便占有了明显优势。在出现汽车质量纠纷和查不清原因的质量问题时,履行汽车“三包”条款难,经营者大多是以各种理由推脱。

消费者如何维权

提到消费者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够讲出来,有投诉、协商、诉讼等,当然这些内容是不够全面的。3月14日,记者联系了河南京港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东升,他就消费者维权方式进行了详细解读。

李东升说,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纠纷后,可以先协商和解。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

再就是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解,以促成双方解决纠纷。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如果调解不成,可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消费者决定申诉时,一般用书面形式,并载明要求、理由及相关事实根据。如与经营者达成和解,可撤回申诉,请求有关行政部门作出调解。

另外,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判断或裁决。仲裁具有当事人程序简便、一裁终局、专家仲裁、费用较低、保守机密、影响小等特征。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当事人部分胜诉,由仲裁庭根据各方责任大小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仲裁费用。

最后就是提起诉讼,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李东升补充,消费者要注意及时投诉有利于正确判断商品损坏程度与正常磨损的区别,能够比较准确地说明情况,特别是有关服务质量等问题尤其重要。

投诉时向受理部门写出文字材料,提供购货时发票或售货凭证。提供有关产品造成人身伤害的诊断证明,为治疗伤痛、疾病所支付的医疗费、误工费、生活补助费等费用的单据,只有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损害事实发生,才能获得赔偿。“大家的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一定不要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一定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李东升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