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保山施甸田间小产业)

保山市施甸县是农业县,同时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年轻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家里的田地谁来种?施甸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鼓励县内外种植大户种植了适宜当地气候的农产品。这不仅让田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同时田间地头的这些小产业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花卉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保山施甸田间小产业)(1)

进入保山市施甸县坝区,几万亩良田里春意盎然。在仁和镇张家社区连片的大蒜田里,村民们在忙着挖蒜、捡蒜、装车,一片繁忙的景象。

花卉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保山施甸田间小产业)(2)

“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用工2万多人次,一天要挖30多吨,运到我们河南郑州。”土地承包商王永刚5年前就来到施甸承包土地种植蔬菜,每年都流转3百多亩土地,他说施甸温润的气候种出来的大蒜、洋葱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

花卉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保山施甸田间小产业)(3)

记者在位于施甸坝区的仁和镇了解到,仁和坝区13个村(社区)共有土地28000亩,流转了16000多亩,流转率达59%,土地流转金近2000万元。

花卉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保山施甸田间小产业)(4)

王玉荣是当地的洋葱种植大户,他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82亩土地,全部种植了洋葱。今年他家的洋葱长势和产量都很好,个头大、颜色鲜亮,价格也不错。王玉荣乐呵呵地介绍说,由于种植时间早,在前期洋葱价格比较好的时候卖了一部分,现在价格下跌,平均下来每亩的收入也能达到3000多元。

花卉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保山施甸田间小产业)(5)

“一个月有25天在门口的菜地里务工,稳定的收入让我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李志美是菠萝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着土地租金和自己到蔬菜基地里务工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花卉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保山施甸田间小产业)(6)

仁和镇菠萝村支书张国良说,村里2912亩土地,流转了2100亩,大部分种植蔬菜,目前每天都有200多人在蔬菜基地里打工。村里没有大的产业带动,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务工。从2014年开始村里探索土地流转,先是外出考察尝试种植了200亩大蒜,后来陆续引进承德果蔬,蓝心公司、嵘煌药业,田野里一年四季果蔬长青。

(杨丽娟 瞿柯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