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春节是几月(古时哪天过年不一定)

哪天过年?如果别人这样问你,你会感觉到这个人是不是有毛病。

不过,史料告诉您,以前过年的日子还真不一定是哪天。

从1914年,我国才把阴历正月初一定位春节。猴年的正月初一,我国刚刚迎来第103个春节。

“年”原来是一种动物

过年,意味着团员。不管离家多远,外地的游子都要赶回家中,和父母坐在一起守岁,一起过年。

其实,古时,“年”是一种吓人的恶兽。

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古代过年哪天日子都不一样

起初,过年的日期并不固定。

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

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

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从殷商至清朝,“春节”有“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在先秦时,春节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古时候的春节是几月(古时哪天过年不一定)(1)

民国开始后春节差点没挪到元旦

民国初期的20多年里,政府一直试图将贺年、祭祖、贴春联等活动移到阳历元旦,是汉族民间强烈的传统意识保住了春节。

为什要把春节挪到元旦呢?

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成为临时大总统。他在1912年1月1日的就职仪式后,发布的第一道政令,竟然是《改用阳历令》。这批革命者,大约感觉既然推翻帝制,就应当将那时的历法一并修改。因为废除了阴历,那么过年自然而然,就挪到了阳历的一月一日,也就不是现在的元旦。

国民政府还曾专门下令要求, 商民一律不许沿用旧历、过旧历年,而必须遵行国历、过国历新年。

但是,这种做法遭到了民间的抵抗,推行遇阻,百姓仍以阴历正月初一为“过年”。

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经袁世凯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延续这种做法。

算到2016年正月初一,猴年正月初一刚刚是103个春节!

轻轻点击,更多精彩!

长春净月潭水域像龙的形状,难道是日本人故意挖成这样的?

216年前的长春就是一片大草原,这里曾生活着哪些国家和民族?

强盛200多年的渤海王国,难道是长白山火山爆发加速了它的灭亡

吉林省省会为啥从吉林市搬到了长春市?其中缘由,您知道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