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芳在家上班(爱生如子育心田)

红网时刻通讯员 张贵付 郴州报道

今年51岁的蔡芳是郴州市苏仙区栖凤渡学校一名普通教师,也是当地师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从事教学工作22年来如一日,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殚精竭虑。只要一提到她,师生及家长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那是一位爱生如子的好教师。”因为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她都从未放弃过自己心爱的学生,坚守在教学这个神圣而光荣的岗位上。

蔡芳在家上班(爱生如子育心田)(1)

学!书到用时方恨少

1991年,刚高中毕业的蔡芳学习成绩还算优秀,却在当年7月7日面临着艰难抉择:是去参加全国高考?还是参加湖南省白沙矿务局的技校招生?因家庭比较贫困,当时仅靠父亲一人微薄工资艰难地维持全家七口人的生计,父母希望她早点参加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在父母坚持下,她最终放弃了高考,踏上了去白沙矿务局技校求学之路。

两年后,她悄悄地擦干不能就读大学的泪水,分到白沙矿务局街洞煤矿当了一名车工。

至今,她仍然清晰地记得,矿里的职工男多女少,整个机电车间只有5名女工,经常碰到众多男工人的追求。但每到夜晚躺在床上,听到山后蛙声一片,仰望窗外满天繁星,她就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这就是我要的生活吗?我的梦到底在何方……白天,她阅读过数不尽的零件图纸,安装过说不完的风管水管,加工过记不清的机电零件,却始终抱着干一行、爱一行、并力求精通这一行的态度,从没有一句怨言,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谁也不曾想到,蔡芳命运竟出现转折。当了7年车工的她,2000年迎来了矿子校面向全矿职工公招教师的良机。蔡芳认为这是一次改变自己身份和重新求知的良机,报名参加了考试。在30多名参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矿子弟学校的教师。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为弥补知识的不足,搞好教学工作,她一头扎进书堆,将省吃俭用的工资购买湖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开始了艰难的专、本科自考之路。多少个夜晚,在宁静的书桌前,她贪婪地自学,认真做笔记;多少个凌晨,在寂寞的书籍中,她独守孤灯,苦思冥想……2001年至2006年,她终于通过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本科全部学科的自学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大专、本科文凭。

当教师前六年,她没有外出旅游过一次,总是如饥似渴地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参加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一边参加自学考试。每天早上7点起床赶到学校准备上课,晚上自学到12点才休息,中午不是批改作业就是备课。每天忙得像一只不停运转的陀螺,当教师第一年就足足瘦了6公斤。

在矿部的丈夫心疼妻子,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让她专心致致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蔡芳终于考取了小学教师资格证,成为国家认可的人民教师。

强!丧夫之痛不露悲

2020年12月25日,蔡芳遭到了无情的变故:丈夫在验收矿里工程时,不幸从20多米高的煤仓摔下来离世。丈夫的离世犹如晴天霹雳。

晚上,她以泪洗面,回想起与丈夫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白天,她强带笑脸,深藏眼泪走进学校,打足精神像平时一样照常上课。

丈夫下葬的当夜,蔡芳带着撕心裂肺的悲痛独自来到郴州,通宵坐在北湖公园,无力再迈开一步,真想了却自己的一生。当她打开手机想给家人发一条短信时,手机却响个不停,翻开一看,都是学校师生的信息。“蔡老师,你要保重身体啊!儿子刚参加工作,需要你操心为他成家立业,这可是你丈夫的遗愿呀!”“蔡老师,您可要保重身体啊,我们班的同学可不能没有您。我知道您对我们要求很严,却是为了我们多学知识,长大后做社会有用的人。今后我保证再也不惹您生气了……”这些饱含亲朋和学生关爱的信息伴随她度过了一个难熬而永远难忘的夜晚。

是啊,人生在世,难免会遭遇不幸。她时常教育学生:苦难也是一种财富。我们许多学生经不起挫折,一旦遇到点不开心的事,不是又哭又闹,就是动辄离家出走。她想自己不能在学生面前言行不一,更不能成为学生的耻辱啊。第二天清晨,她就坐公交车返回栖凤渡,像平时那样开始工作,把所有疼痛深藏在心灵深处。

一年多来,生活的打击,不幸的折磨,蔡芳已身心疲惫,她却没有落下一节课。2021年7月,她所带的1707班在苏仙区教学质量监测中,各科人平成绩均为学校全年级第一,所教的数学成绩在全区乡镇学校名列榜首,综合指数比其他班高出了五六十个百分点。

严!以身作则育花朵

蔡芳知道教书育人的核心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让学生从小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她时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以身作则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决不涉足,用模范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

有一次,其母生病住院,蔡芳上课迟到了两分钟。为此,她当场向学生作了检讨,并以此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和作息时间。

2012年,有个叫廖妍慧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广东打工,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四年级从外地转入学校时,语、数成绩仅有四十多分,平时感到很自卑,不善与人交流。蔡芳安排她与学习委员坐在一起,组成多对优秀生帮扶潜能生,自己则每天花10分钟单独辅导她。一旦她在班上有进步表现,便经常当着同学们的面表扬;即使是陋习有时出现,也从不在同学们面前批评她,而是在背后提醒她要努力改变。

廖妍慧果然不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一年一小变,两年一大变,三年变优秀。她爷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六年级毕业时被苏仙中学择优录取。

接到入学通知书那天,廖爷爷拿着通知书来到学校报喜,高兴地对她说:“蔡老师,没有您的精心培养,我妍慧就不可能考上城区中学!”临走时还偷偷地塞给蔡芳2000元红包,随后便飞快地跑出蔡老师的家。

蔡芳怕追出去使廖爷爷摔跤。开学时,她来到苏仙中学,将2000元红包交给廖妍慧的班主任,叮嘱班主任这是她住校的生活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