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卿日常老六当父亲了吗 卿卿日常你猜不到
文丨卿心君悦
《卿卿日常》临近尾声。
老六的升职加薪之路,似乎并没有随着老二的出局而一路平坦。
先是由于对老二手下留情,得了贤德之名被老爹新川主忌惮,然后是隐忍藏拙多年的老四,开始蹦跶起来,不仅与老三形成了同盟,一起共事户政司,还笼络了一大批要臣。
虽说目前老四还没对老六动手,但以老四阴险狡诈的性格与野心来看,给老六挖坑下套,应该是迟早的事。
对此,押宝老六的戴先生都忍不住提醒老六,一定要有所防范,切莫失了先机,毕竟在朝堂之上,阿谀逢迎者往往比敦本务实者更得人心。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老六想要夺嫡上位,那么他最大的对手应该就是老四了。
说到这里,我们先粗略盘点一下老六战队的实力:
亲妈和夫人。
和夫人的地位虽不如川夫人,但在后宫也是有一定话语权的,老六要是夺嫡,她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而从她能够在生下老六失宠多年之后,又复宠生下小十一,足以证明和夫人不是个简单的角色。
夫人李薇。
李薇与老六相亲相爱的感情确实没得挑,可一旦老六真的走上夺嫡的路,李薇的短板就显现出来了,娘家实力太弱,无法在老六的仕途上提供任何帮助。虽然老六从没打算靠妻族上位,但客观事实摆在这里。
老大。
如果让手握重兵的老大,在老六与老四之间做抉择,老大势必会选择老六。毕竟他的女儿平安郡主之所以能够避免嫁到墨川那个苦寒之地,全靠老六的提议与周旋。
至于老三和老五,暂时不用考虑。
老五已被贬为庶民,即便有心帮老六,也失了话语权与机会,而老三虽与老六关系不错,但自从接管了户政司,与老四的关系似乎更加火热,所以也不算是老六阵营里的人。
而从纵横之道的角度来看,丹川主算一个。她对老六的认可程度不低,毕竟曾经还想嫁给老六,当然最主要的是老六曾答应丹川主,一旦他有了能力,一定会改变女子和亲以固同盟的不合理规矩。
元英自然也要算一个。如今元英掌管着金川的户政司,在必要时只要不损害金川的利益,她应该也愿意助老六一臂之力。
此外,就是戴先生了。作为老六的老师加幕僚,戴先生给了老六很多帮助,尤其是老六开府上朝时的关键期。不过戴先生的能使上劲的地方有限,他只是少主们的老师,并不上朝参与议政,也不执掌新川某司要职。
盘点到这里,不得不说老六团队的综合实力还是不错的。
相对于老六,老四的生母剧中没提,就先不作数,但夫人安曦元出身兵强马壮的墨川,娘家势力是强于李薇的。同时,老四这人擅长笼络人心,精于人情世故,老二的旧臣以及曾经被老二打压的大臣,如今都是老四的支持者。
从减税一事中,还能看出老四的外交能力不俗,轻松搞定了让老三头疼的与外川沟通的事宜。
综合来看,两人是各有优势,各有短板。
不过,也是这次盘点,加上停更期间又撸了一遍剧情,我突然发现老六还有一个隐藏极深的支持者——内务总管梁公公。
之所以这么说,是细品了老六入仕以来的三个关键时刻,发现看似不闻世事,偶尔还给老六“上眼药”的梁公公,才是老六的最强辅助。
开府
老六入仕的第一步,是开府上朝。
而他之所以能够越过哥哥老五提前开府,源于两件事:一是丹川水患;一是金川欠款。
由于在这两件事上立下大功,老六才得到恩赏提前开府。
丹川水患的建议被新川主所知,是戴先生出的力。他以丹川水患为题,要求各位少主回答,并特意将老六等人的论策,呈报给了新川主,这才有了后续新川主采纳老六建议的事。
至于金川欠款一事,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老六虽有想法,但是碍于还没有上朝议政,根本没有机会将想法告知新川主。直接上报不合规矩,也难免暴露野心,而再靠戴先生故伎重施,未免过于刻意,容易引起新川主对两人关系的猜忌。
也因此,在得知老六想要以收回前朝旧债来抵外债的想法后,戴先生表示,一定要想个万全之策,将老六的想法呈报给新川主。
之后不久,恰逢新川主亲临学堂,听到了老六的建议,于是老六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戴先生是如何笃定那天新川主一定会去学堂,又如何保证新川主来学堂的时候,正巧赶上他提问各位少主关于欠款一事的想法?
这就需要我们回顾一下当天的剧情。
那天,新川主在朝堂上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还因为老二要以赵芳如娘家的钱来抵账,带着满肚子的气下了朝,
坐在轿撵上往回走的新川主,路过少主学堂时,梁公公不经意的说了一句:
“主上,少主们还未下学。”
不觉得这句话来的有些突兀吗?梁公公明明知道新川主正为欠款一事闹心,哪有心思关心儿子们放没放学。
果然,听到这句话后,新川主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敷衍的应了一声“嗯。”
紧接着,梁公公又说话了:
“主上心烦的时候,便爱与和夫人说说话,眼下要不要?”
这次还没等他说完,新川主再次打断:“罢了。”
按理说,在第一次没得到回应的时候,梁公公就应该识趣的闭嘴了。作为在新川主眼皮下讨生活的老人,察言观色是最基本的技能,主子心态不佳的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当自己不存在,以免说多错多。
而梁公公却反其道而行,前后两次主动开口,虽没惹怒新川主,但也着实有些多余。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梁公公说的话有目的,否则他大可以一声不吭的跟着新川主回宫就可以了,没必要如此。
至于有什么目的,我们跟着剧情往下看。
新川主拒绝了去和夫人处的建议之后,沉默了片刻问道:“今日戴笛讲的是什么课?”
梁公公迅速回复道:“小人不知,主上可要进去看看?”
当然得说不知道了,说知道那不是摆明了在算计主上嘛
事情到这一步就已经很明显了:梁公公的目的就是引导新川主去学堂看一看。
先说“少主们还未下学”,看似是无意间的陈述事实,其实是在为接下来去学堂做铺。没下学,就意味着可以随时去看看戴先生在学堂讲什么。
再说“主上心烦的时候,便爱与和夫人说说话,眼下要不要?”这句话就比较有意思了,看似是在询问新川主要不要去和夫人处“谈情说爱”放松下心情,实则是在提醒。
提醒什么?
和夫人是老六的生母,提到和夫人,新川主会很自然的联想到老六。而想到老六,就很容易想到前不久老六关于丹川水患的佳策。
到这里,新川主的脑子里会被这几个词占据:学堂、戴先生、老六、没下学、丹川水患建议。而这些词组合到一起,便勾起了新川主想要去看看戴先生与老六的欲望,万一有意外收获呢。
就这样,新川主踏进了学堂,好巧不巧的正好听见了老六关于金川欠款的建议。
细品整件事,看似是巧合,实则是配合。
戴先生与老六提前准备好当天的课题,而梁公公则负责在那天引导新川主去学堂,双管齐下,才能保证老六的想法顺利被新川主发现,并得到认可,且整个过程既不突兀,也不刻意。
相对于戴先生与老六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这种猜测显然更符合实际。
话里有话的“偏爱”
二刷全剧,发现梁公公对老六的“偏爱”,都藏在细节里。
老六被准开府上朝,他在一旁笑的跟花似的。老六被打压闭府,他去宣读完旨意后,一脸愁容的安慰老六,说委屈老六了。
除此之外,每次涉及老六的事,梁公公的态度与言语都充满深意。
老六被恩赏提前开府,老二的气愤与梁公公的喜悦形成鲜明对比
细节一:闭府
新川主为平息老臣们对坊市改革的不满,让老六闭府思过。传达完旨意的梁公公回宫复命时,新川主说道:
“也是委屈老六了,其实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革新不易,想要继续打破坊市,还须得稳住那些老臣,日后才有可能继续推行下去。”
对此,梁公公回复说:
“主上不是一个人的父亲,是九川的总主,平衡牵制,您是最不容易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局,我想六少主会体谅的。”
细品这段话,梁公公说的很有水平。
用“九川的总主”、“大局为重”、“您最不容易”,给新川主牺牲老六找了借口与台阶,让新川主感觉到自己是被理解的,被认可的,从而降低了新川主的心理防线。
而特意提到“主上不是一个人的父亲”,看似也是在为新川主开脱,实际上是在提醒主上,老六是他的儿子,他虽是为了大局考虑,但牺牲自己的儿子也是事实,这么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新川主对老六的愧疚。
最后用“我想六少主会体谅的”结尾,表面是在安慰新川主,实际上是在告诉新川主,老六这孩子心大且顾大局,不会有怨气的。
面对多疑的上位者,要夸要踩都不能直接说,一定要让对方感觉你是为他着想,且说的话都是无意识的真心话,这样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千万不要小看梁公公说话的分量与作用,他是陪伴新川主时间最长的人,也是新川主信任的人,他有意无意的一句话,有时即便扭住不了局势,但让局势变的更糟却是轻而易举。
细节二:抗旨
老五与老六因黛川炭脉一事,掉进了老二提前下好的圈套里。
为了平息众议,给上书弹劾的大臣们一个交代,新川主将两人关进了牢房,准备牺牲老五,保全老六。
在老六先从牢房被提出来的时候,前去提人的梁公公对老六说:
“六少主,主上本就不想把您关起来的,眼下把您放出来了,只要您一会就服个软,这事就过去了。”
细品这段话,他在向老六传达两个信息:
一是,从一开始新川主就选择了放弃老五,所以才有“主上本就不想把您关起来的”这句话,这就等于告诉老六,继续据理力争是无用的。
二是,新川主并没有真的生老六的气,只要老六服个软,各自有个台阶下,就可以免受皮肉之苦。
担心老六意气用事,梁公公随后还补充道:“五少主应该是难逃责罚了,六少主您可要顾全自身。”
这句话的意思与后来戴先生安慰老六的话,是异曲同工,意在提醒老六,老五已经为了他牺牲了自己,他万不可辜负了老五用少主之位来维护他的苦心。
注意,戴先生是老六的人,所以关心老六的安危,梁公公与戴先生的关注点一样,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在随后老六雨中跪求新川主对老五从轻发落,并说出那句:“玉琢成器,但以子为器,不以为人,貌合神离,终弃去之”时,一旁的梁公公急的差点要堵住老六的嘴。
可职责所在,他又不能不将话带给新川主,只不过,为了帮老六开脱,他还是在新川主面前尽量为老六找补:
“主上,六少主实在不该说这样的话。主上想用他激一激嫡长主,这也是为兄弟者份内的。他呀,就是担心五少主,有点昏了头。”
起初看到这句话时,我还以为梁公公在给老六上眼药,可细品之下却发现,他其实是在给老六开脱。
说“六少主实在不该说这样的话”,是先站在新川主的角度批评老六,这样说的好处,是会让新川主认为梁公公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为后续的求情做铺垫。
划个重点:想要劝说一个人,最忌讳的是让对方感觉你是他的对立面,一旦如此,你接下来所有劝说的话,他的潜意识里都会抵触。
说用老六激嫡长主,是老六为人兄弟的份内之事。这看似是赞同新川主的做法,实则是在委婉的表明新川主“以子为器”,把老六当工具是事实。
最后说“他呀,就是担心五少主,有点昏了头。”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六少主并不是想忤逆您,他只不过是太重兄弟情了才会昏了头,失了分寸,如果说有错,那六少主只是错在了重情重义上。而这也正是梁公公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试想,如果他一上来就直接为老六求情,那新川主会怎么想?
估计会更生气,毕竟处罚老五这事,他本就理亏,这时越是求情,效果越适得其反,没有一个帝王,会承认自己有错。
细节三:老二流放
老二被流放这事,真是大快人心,不过老六的搬倒了老二,却让新川主既不痛快,又憋屈。毕竟他内心是想要保住老二的,可是老六逼得他无法徇私,只能秉公处理将老二流放。
在这种情况下,新川主对老六自然有怨。
看着生闷气又无处发泄的新川主,看透一切的梁公公,又一次假装不经意的为老六解释:
“主上,六少主这么做,不全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保全主上的儿子。”
这句话最妙的地方在于“不全是”三个字。
“不全是”,既承认了老六确实有报复的成分在,这一点符合新川主的心思,又表明了老六是为了正义与公平,同时间接提醒了新川主,老二犯错是事实,走到如今这步,也不能全怪老六。
话有千种说法,不同的说法、用词,以及前后顺序,传达的意思与达到的效果是千差万别的。
从表面上看,每一次梁公公都是在顺着新川主的心思说,可实际上,他每次都选择了对老六更有利的说法,且没有让新川主感到一丝突兀或刻意。
反观对老二,梁公公就没有这般“偏爱”了
在新川主忍痛决定流放老二时,梁公公说:“或许经此劫难,嫡长主终会能醒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嫡长主犯下大错,是事实,有此劫难,是咎由自取,是执迷不悟。
在老二前往苦寒之地前,梁公公奉命去送东西,却遭到了老二的拒绝。如果换作是老六,梁公公一定会劝说安慰一番,并转达新川主的惦念,就像老六入狱以及闭府时那样。可梁公公什么都没说,直接带着包袱回新川主跟前复命了。
之后,在新川主感叹“为子不孝,为兄不悌,终究是父之过,没能想出好的法子,督导训诫”时,梁公公是这样说的:
“主上其实也曾对二少主寄予厚望,是二少主让主上失望了。”
翻译过来就是:主上您也尽力了,该做的都做了,谁让二少主不争气,扶不上墙呢,您也不用自责。
这句话看似是在安慰新川主,实则意在提醒新川主,就是老二不行,德不配位,没什么值得可惜的。
你看,老六遭难时,梁公公是拐弯抹角的为老六开脱,而老二遭难时,梁公公是求情都懒得求,直接坐实老二的过错,此中差别一目了然。
写在最后:能够稳坐内务总管的位置,每天跟着宝座上的人混,没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根本活不了。
至于梁公公为何会暗中帮助老六,原因有二:
一来,如果新川主正当壮年,他自然只需要尽心伺候好新川主,秉承不站队,不得罪的原则就可以,但新川主明显已经开始培养挑选继承人了,而他也该为自己能够安心养老而找后路了。
二来,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几乎没有事,没有人能瞒过梁公公的眼睛。老二什么德行,他心知肚明,一看就不是良主,而老六的能力、才干、德行与品性都是兄弟里拔尖的,连戴先生都是老六的幕僚,他选择押宝老六,完全可以理解。
虽然《卿卿日常》算不上是正经的权谋剧,但有或多或少还是涉及了争权夺利的戏码,在这种情况下,梁公公为安心养老提前攒足筹码,有自己的小心思,实属正常。
权力的终点,是那个宝座,梁公公的终点,是保命,然后安心养老。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