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张桂梅事迹学习研讨(榜样给人力量)
贾菊兰,国家一级演员,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副院长。
她从艺三十年来,内练基本功,外树新形象,创新表演程式,传承优秀文化,为蒲剧艺术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她2013年荣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4年被授予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她先后荣获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山西青年五四奖章”,共青团中央第八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新人“提名奖”等称号。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为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得主,贾菊兰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一路行来的热爱和坚持。
贾菊兰自小喜爱唱戏,12岁独自离家考戏校,在校期间严格自觉的长期训练,让她收获了扎实的基本功。到了运城市蒲剧团后,她凭着对蒲剧表演艺术的热爱,见好就学,博采众长,转益多师,虚心求教,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辛劳,练就了流畅美观的水袖功、精彩绝伦的边唱边书(正书、反书、双笔写字)等技巧。她坚持技为戏用,技不离戏,通过恰到好处地合理运用,大大增强了舞台表现力。
贾菊兰对蒲剧的热爱和痴迷来源于她对表演艺术境界“真”的坚持和追求。不管演什么角色,她都认真研读剧本,全面了解人物性格,进入人物时空和内心,自然地展现出人物的动作语言。梅花奖获奖剧目《青丝恨》是她“唯真”表演艺术的典型代表,在该剧排演过程中,她曾遭受左膝盖半月板破碎的重伤,面对众人的劝阻,她强忍病痛,坐着轮椅到现场参加排练,几无缺席,动作做不成就背戏练唱说词,无法站立就用手比划。手术康复后更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仅仅用了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便完成了节目的高质量磨合。在决赛舞台上她凭借如痴如狂、如泣如诉的表演和唱腔,带领观众走进女主人公敫桂英的内心,带给观众极大地震撼,并如愿摘得了“梅花奖”。
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8年,她担任运城市蒲剧团团长后,面对当时剧团剧目老化、行当不全、人才流失等问题,深感传承发展蒲剧事业任重道远。她坚持以剧目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用一年多的时间新创、重排、移植改编了《哑姑泉》《白沟河》《窦娥冤》等剧目,使全团上下潜心艺术创造、苦练基本功蔚然成风,剧团演出剧目发生了结构性好转,年轻演员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为了加速人才成长,贾菊兰勇做领路人,甘当铺路石,对青年演员压担子,搭台子,指路子。下乡期间,她每天清晨带领大家苦练基本功,一招一式,精益求精,晚上演出结束后她不顾疲惫,给青年演员排戏,仔仔细细地为年轻演员“抠戏”,排到凌晨是家常便饭。在市第四届文化“菊花奖”大赛上,为了给年轻演员难得的锻炼机会,她主动做“绿叶”,出演不起眼的配角,被大家赞誉为“团长跑龙套”。在她的带动下,市蒲剧团扶携后学的清风渐成,蒲剧新生力量日渐壮大,后备人才梯队已颇具规模。青年演员褚晓丹获红梅金奖,杜丽娜获山西省最佳戏曲青年演员奖和第三届中国戏曲(黄河流域)红梅奖山西选拔赛金奖,段丛姗、张婷婷等也在市青年演员大赛中拔得头筹,特别是优秀花旦演员杜丽娜曾携《挂画》亮相央视戏曲春晚,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精彩的蒲剧“跷功”特技,大大提高了蒲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花乘东风开更红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优秀文化产品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强,以及媒体传播方式的迅速变化,都为传统戏曲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作为文化人,贾菊兰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传承蒲剧艺术优秀内核,为时代发声,为地域文化代言,赋予蒲剧新的活力内涵。为颂扬伟大抗疫精神,她第一时间创作编排蒲剧戏歌《长江奔涌志凌云》《众志成城写春秋》等十余首作品;为弘扬关公忠义精神,助力打好“关公”文化旅游牌,新编创了历史剧《忠义千秋》;2021年根据河东真人真事新创红色题材剧目《党旗飘飘》,被列入山西省重点扶持剧目和向党的100周年华诞献礼剧目。这些剧目深受广大群众的赞誉,充分体现了剧目创新发展的无穷活力,很好地发挥了文艺工作的引领力和向心力。
面对疫情,她大胆创新,提出“互联网蒲剧”的概念,推出了大型网络直播戏曲节目《空中蒲苑》,疫情期间共直播十二期,观看人数超过500万人次,在广大市民和省内外戏迷中引起热烈反响,观众数量规模之大、身份类别之全、分布地域之广,远超传统演出方式,为新形势下蒲剧的传播发展开启了“极速流量”模式。
(图片视频由贾菊兰提供)
记者:杨晓君
责编:李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