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

在疫情影响下,如今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开学,很多人也由于公司破产或者行业不景气从而被失业,只能乖乖窝在家里,每天和手机为伴,毕竟刷剧一时爽,一直刷剧一直爽,躺在床上一边刷剧吃零食还一边感慨2022年实在是太难了!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1)

要说疫情在家,你最先想出要刷的剧是什么呢?《余生请多指教》、《猎罪图鉴》还是《与君初相识》?虽然今年出的新剧很多,但很多网剧剧情雷的外酥里嫩,八角恋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看得人心惊肉跳呀!

纵观你的观看记录,肯定有一部少不了的剧,那就是《甄嬛传》,这部堪称清宫戏的典范,更有人称此剧过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除了甄嬛再没有宫斗可言,这样一部制作精良、台词考究、演技炸裂、古风古韵的经典电视剧,怕是每个小仙女都有三刷四刷的经历了吧!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2)

甄嬛传的火并不是一时的,基本每次过段时间,微博热搜上你都会发现有它!而且每次带的话题思维都是网友们极其想不到的,这不得不说当代网友们真是把这部剧深扒得一丝不挂,这部剧被盘的都要包浆了。

而关于甄嬛传的梗也几乎是每年都层出不穷,新颖逗趣,像什么“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粉色娇嫩,如今你几岁了”,“清朝巨人三阿哥”.......可谓每次说到,都是能让人回味不尽,笑得合不拢嘴。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3)

这一次,《甄嬛传》又再一次登上微博的文娱榜。而标题就是今年这部剧至今播出三百周年。许多网友笑呵呵地发表:你没事吧!你没事吧!没事就看甄嬛传!更有网友神评论:300年快乐,好好纳税!真的是会被这届笑疯啊!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4)

前面那一通夸赞仅仅是片面之词,并没有把甄嬛传的精髓表达出来,其实看过剧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这跌宕起伏又不失情节相扣的剧情,扮演者颦笑之间细腻有风情的演技,古风十足的诗词古赋和历史典故,每一个我们单独拿出来,都是够我们复习好一阵子了。

而最为吸引人的就是剧中体现的细节部分,从安陵容放置调香的盒子,到每个身份妃嫔的穿着配饰,书房之中各处的摆设,舞蹈时的背景音乐和乐器,无一巨细都是经典,一看就是导演费尽心思结合朝代背景思虑万分才呈现出来的。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5)

首先导演在选演员的时候,就是看演员是不是这个角色的感觉,而不是外表漂亮不漂亮。导演寻找的每一个嫔妃,都希望妃嫔的人物性格、外形与演员的内在有关系。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6)

再者,整部剧的服饰布景都很讲究,服装大气沉着,颜色搭配丰富,雍容华贵,最重要的是还让人感觉很真实。每一件袍服上的花色配色在服装设计上都很优秀,发饰和服装的搭配也让人感觉很大方得体,且对应了主人不同时期的性格。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7)

剧组一共为主角孙俪准备了近70套衣服,试装的时间从上午10点一直到半夜,导演累的吃了速效救心丸,孙俪当晚也累吐了,剧中的一百多套首饰价值高达上百万元。饰品的用料选材也很考究,每件金饰都是24K镏金,镀银也全部使用真银。

而且,如此多的知名演员,所有人都在用心努力演绎着自己的角色,孙俪的演技大家有目共睹,她在剧中的细节,微表情都抓得很好。比如第75集,甄嬛站在圆明园寝宫门口,抬头看院子里的景色。注意此时甄嬛的侧面,嘴唇嘟起来,嘴角带有笑意。这是她刚入宫时常有的表情,带着小女儿的天真娇憨。回宫后则极少出现。小编看了这么多遍,第一次注意到这个细节:

然而这个表情只持续了两秒。当槿汐和她说起皇上病情的时候,甄嬛立刻恢复到了她平时冷静威严的表情: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8)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9)

然后就是不露感情地指使槿汐:把奏折送到皇上面前,勤于政事的皇上哪怕在病中也会看奏折,以此进一步消耗皇上的体力,让他早点死。

小编一直以为我一直以为到了这个阶段,甄嬛的内心已如大理石一样,冷峻,坚硬,沉重。可是那个仰头嘟嘴微笑的表情暴露了她藏起来的另一面。虽然经历无数大风大浪,她心底深处仍然住着一个少女,会为了一朵花一片云而微笑的少女。不禁让人想到那句: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剧中孙俪种种优越演技的转化呈现,都使得甄嬛这个人物变得完整,真实。从这个角色使她成功跻身一线女星可见一斑。

华妃年世兰的盛气凌人,嚣张跋扈,也被蒋欣演得入木三分。剧外也有一个趣闻,陈建斌(皇上饰演者)对蒋欣说:没想到你扮上之后看上去这么老啊。蒋欣不甘示弱,也回怼道:因为要配你啊。惹得陈建斌哭着跑去向导演告状。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10)

安陵容,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心狠手辣,从胆子小到甄嬛被陷害对皇上说剜了静白的舌头,一路走来的变化也是真实极了,虽后期讨人厌但结局的悲凉也让人为之惋惜。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11)

还有气质非凡的眉姐姐沈眉庄,可以说这是小编在剧中最喜欢的人物了,面对后宫争宠,她早已看淡;面对所爱,她一往无前,倾心所付,在这深宫之中是为数不多的有棱角有原则的一位女子。

《甄嬛传》是2012年3月26日正式开播的,而且是东方卫视跟安徽卫视联播,一直到2012年5月2日才正式收官。这部剧讲述了秀女甄嬛从进宫时一个天真单纯的少女,在经历过宫廷中的尔虞我诈之后,变成了一个“腹黑女王”成功上位的故事。整部剧充斥着权谋斗争,互相陷害,否定了友情爱情,亲情等一切人类美好的情感。嫔妃宫女们之间彼此明争暗斗地为争宠上位,为了得到皇上的恩泽,使自己有更大的权力,称霸后宫!

《甄嬛传》虽然是宫斗剧里的“正剧”,经典之作。但该剧却曾遭到了人民日报的强烈批评:“以恶抗恶腐蚀社会道义。”意思也就是说《甄嬛传》传递大众的思想是不对的,在当今这个社会,“你捅我一刀,我杀你全家”这种思想的确不该存在。最后甄嬛跟皇后用“比坏”的方式来决胜负,这样的设定也就是在当年,如果是放在现在,你根本都过不了审核。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12)

《甄嬛传》当年收视率其实也有一段时间是呈低走势的。原因在于,该剧实在是太长,而且剧情需要非常仔细地前后连贯,如果一段时间不看,后面转到这里,你根本不知道她们的台词在暗示什么,她为什么要害她。

但如果将前后剧情全都连贯起来,你又会发现这部剧实在是“妙”,所以像《甄嬛传》这种字字珠玑的高智商宫斗剧,在电视台上播能够取得这种成绩已经非常不错。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13)

其中不仅剧情引人入胜,剧中背景BGM,插曲也都是配合的恰到好处。都说背景音乐的选择是对剧情推进和氛围营造的烘托,而甄嬛传对于配乐的选择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这部剧的每一个配乐都有对应的典故,听到就会感觉到高端上档次,正是因为配乐的文学底蕴深厚,所以细细品味之下,都会余音绕梁,满耳余香。

甄嬛在御花园中初次见到皇帝时,皇帝自称“果郡王”,并用萧吹奏一首古曲,意取姜夔的《杏花天影》。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14)

甄嬛盛宠之下,唯恐后宫妒忌奉劝皇上雨露均沾,但又对皇上恋恋不舍,所以弹奏一曲取自宋代曹勋的词作《湘妃怨》吸引皇上又来自己宫中。

甄嬛在家宴中被华妃和曹贵人估计设计计谋让她出丑,没想到嬛嬛才艺超群特献惊鸿一舞,令皇上大为赞叹,而安陵容配曲则是取自曹植的《洛神赋》。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15)

允礼给甄嬛庆贺生辰之时,特意引入宫中一汪温泉水,催开了满湖白莲,从远处走来时吹奏《凤凰于飞》,借祝贺之名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而片尾曲《凤凰于飞》,词曲正是传递甄嬛的一生情爱,"愿勿相忘,愿勿相负,又奈何恨与欺,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看命运嘲弄,造化游戏"……

其中主题曲,插曲的名气也都是家喻户晓,像刘欢的《凤凰于飞》,姚贝娜的《红颜劫》,《金缕衣》都至今耳熟能详。

甄嬛传是郑晓龙第一部清宫剧(今年是甄嬛传三百周年)(16)

当时的观众一见《甄嬛传》惊为天人,比同时代的后宫作品(小编印象中看的,不保证创作时期完全相同),比如大清后宫,鸾我的前半生,甄嬛传情节之曲折,描写之细腻(小编至今仍然记得开头那个鸿雁高飞的比喻),写作之诚意,实在是一言难尽。作为一本网络小说,甄嬛传不能说是伏线千里,草灰蛇线,但是伏笔做得很好,学红楼梦用到了好些谶语,大多数速成的快餐文学根本做不到。

在豆瓣影评和电视弹幕中,各路英雄豪杰都有不同见解,光是看弹幕就能看到一片新天地,不得不说,时代再怎么变迁,审美可能会有所改变,但经典确实会永留存。小编也相信在家防疫的你们,这部剧也是刷个不停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