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在地图上哪(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
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贰)
虎鹿镇夏程里村景色
“匠师勾勒弥天地,移山缩海感君怀”
(A)东阳竹编
是产自东阳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与东阳木雕并称为东阳地方传统工艺美术的两朵奇葩。问世于殷商时代的竹编,距今已有一千两百余年历史。宋代时,以编织元宵节的龙灯、花灯、走马灯而闻名的东阳竹编,至明清时期,已有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清朝以前就已被选为贡品。到清末民初,东阳竹编进入全盛时期。由于浙江的竹编工艺品生产集中在东阳、嵊州一带,尤其是东阳,素有“工艺美术之乡”、“百工之乡”的美誉。东阳竹编以立体编织为主,与平面编织技艺相结合,做工精细,造型生动,色彩典雅,具有浓郁的民间美术特征,充分体现出东阳竹文化的风貌。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实用功能为主的生活器具,常见于篮、筐、箱、箩、箕、篓、笠等生活用品,它们与烫金、印花、刻镂等装饰技艺相结合,完美地展示出竹的韵致和文化品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民间工艺研究价值。尤其擅长编织立体人物、动物及传统竹篮等器皿类的工艺品,手工剖篾细如发线,柔如蚕丝,精编细作,逼真传神。另一类是以艺术欣赏功能为主的立体陈设与建筑装饰,巧妙地与园林建筑、室内装饰有机结合起来。
东阳竹编精品
何福礼先生作品《渔家乐》
东阳竹编著名艺人以马富进、何福礼、卢光华为代表。1944年出生于义乌东河村、学艺于东阳的何福礼先生,作为知名的“东阳竹编”艺术大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竹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曾六次应邀到北京紫禁城宁寿宫花园,完美修缮了当年清乾隆帝最喜欢的“养老居所”倦勤斋装饰。这里格调高雅,被誉为“嵌竹丝挂檐,镶玉透绣扇”,极富江南情调,且用竹簧工艺,让房间很多陈设,都变成了竹子的世界。何福礼大师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展览与比赛中获得特等奖、金奖以及精品奖,并被国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权威展馆收藏,其作品《渔家乐》、《香炉鼎》、《九龙壁》、《大象》等精品,引起全国工艺美术界的轰动。
故宫宁寿宫花园倦勤斋内景
(B)东阳卢宅建筑技艺
位于今城东街道卢宅村的卢宅,是明清大型民居建筑群,占地面积2.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其中著名的肃雍堂建于明初永乐年间。“肃雍堂”轴线是卢宅的主体建筑,前后九进,纵深320米。东侧与肃雍堂轴线平行的前有世德堂轴线前后四进、树德堂轴线前后三进、大夫第东吟堂轴线,中有大雅堂轴线(善庆堂、惇叙堂)后有爱日堂三进。西侧与肃雍堂轴线平行的有存义堂前后二进及忠孝堂、铁门里、慎修堂。南面临街的有东西荷亭书院、茂槐堂、方伯第冰玉堂。卢宅堪称东阳厅堂建筑的博物馆,其古建筑风格多样,别具特色。肃雍堂宏敞肃穆,树德堂高大巍峨,东吟堂小巧精致,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建筑理念和文化思想。建筑形式也异常丰富,仅屋顶就有多种悬山和硬山式,既代表了不同的等级,也增加了建筑形式的变化。卢宅的府第厅堂院落重重,雕饰华丽,融东阳木雕、石雕、砖雕及彩绘艺术于一体,其中尤以木雕艺术最为突出,各处的梁枋、斗拱、雀替、门窗格扇等均雕刻精美,显示了高超精湛的手工技艺。作为“传统技艺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卢宅肃雍堂
东阳市著名人物(三)
严济慈(1901年—1996年)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曾任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国物理学泰斗级人物,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研究水晶压电效应第一人。出身贫苦农家,靠“叔祖父卖掉祖产,同窗好友解囊相助”,得以迈进大学校门。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物理系。1935年,被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曾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兼镭学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52年后,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二任校长(首任为郭沫若先生)、中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等职。
严济慈先生与物理学大师们在中科院高能所合影
严济慈先生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和应用光学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精确测定了居里压电效应“反现象”,发现了光双折射效应;系统研究了水晶圆柱体施加扭力起电现象,发现水晶扭电定律;深入研究了碱金属蒸气等光谱,发现轴向对称的分子有效截面数值和费米━莱因斯伯格方程不符,并为原子物理学中的斯塔克效应等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证明;在大气物理学的臭氧层测试研究中,精确测定了臭氧紫外吸收系数,被世界各国气象学家使用达三十年之久;还研究了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压力能减弱乳胶感光性能。
严先生夫人张宗英教授是曾任两江师范学堂教习的近代著名教育家、文字改革学家张鹤龄(今江苏省常州籍)先生之女。张宗英教授1920年考入南京高师,是国内最早一级男女同校的八位女大学生之一、“五四运动”时期南京的学生运动领袖之一,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中国文学系。
严济慈院士和张宗英教授伉俪
严济慈夫妇的五个子媳在科学文化界皆有一定的建树。其中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长子严又光,是国内第一台数字式计算机的主要设计者。长媳是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采矿系的杜竟中教授;次子严双光,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次媳胡立生,毕业于俄罗斯乌拉尔工学院冶金系,曾任职欧美同学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三子严四光,毕业于燕京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资深研究员。2008年逝世。其妻龚景嘉,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曾为北京财贸学院副教授;四子严武光,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为中国科学高能物理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其妻高文绣,中国科学院高能所副教授;五子严陆光,著名电工学家。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大学院电工系,与其父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名誉校长。其妻吕锡恩,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现为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教授。
严陆光院士
冯涓,唐末官吏。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登进士第,又登宏词科,授京兆府参军。以时危世乱,隐居商山十年,后为祠部郎中。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授眉州刺史,适为兵阻,未至任,遂于成都墨池灌园自给。昭宗景福时,王建辟为西川节度判官,后拜前蜀御史大夫。冯涓尤工章奏,《鉴诫录》称其颇能“清苦直谏,比讽箴规,章奏合于教化。所荐文章,迥超群品,诸儒称之为大手笔”。《全唐诗》存诗三首、断句两联。
郭莽西(1910年—1949年)革命烈士。毕业于厦门大学。后在处州(今丽水)、上海君毅中学任教。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返乡开办战时文化补习学校。1939年在丽水担任《战时中学生》月刊主编,主持《抗战建国》和《抗战歌曲集》编务,并在联高兼教世界历史,以王国维学习“三境界”相勉学子。抗战胜利后,曾在上海大夏大学任教, 后在上海参加革命活动,以文化人身份掩护、输送进步青年到解放区。上海解放前夕,起草《告上海同胞书》,因同乡出卖被捕,就义于龙华。著有《三十年来落花梦》、《西厢五剧》等。
黄正,生于1979年。当代著名化学家。200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9年8月,毕业于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化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9年8月至2012年初就读于美国伊利诺伊斯大学香槟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2018年8月3日,黄正博士研究领域的《金属有机催化的饱和烃类物质转化》项目在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内。
厉仲方,南宋著名抗金武将。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庚戌科武举第一人。其祖先厉文才居于婺州东州,为唐朝的都督刺史。厉文才的四世孙厉玄为殿中侍御史,厉玄所居地名曰“御史里”。厉仲方父厉邦俊因子在朝为官而被追赠为“武义郎”。厉仲方年轻时习文练武,学业上进步极快。武举夺魁后被命其为侍卫步军司计议官,武学谕,詃(音减)门舍人。不久,出知和州(今安徽省和县)。曾以副使的身份出使过金国。回朝后,又出知安丰(今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安丰镇)军,旋被召回就任左领卫中郎将,防守建康(今南京)。金国屯兵定山十万余人,厉仲方招募良将,两次击败敌人,迫使金军退走。运筹帷幄,多谋善断,常能料敌之所必至,攻敌之所必救,以逸待劳,抢占先机,赢得战场上的主动权。宋朝自太宗起,日益重视守城之战,安丰是军事要地,为使其在战争中固若金汤,厉仲方除组织民工加固城墙外,还施展平生所学,教授士兵、百姓制造战车,设计出九牛,射程可达四、五百米,威力极大。后来在与金朝军队的战斗中,其武器、设备均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守城部队利用九牛射杀了不少金国的将领,又用战车在清水镇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朱沛霖(1901年—1978年)民国时期军事将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随部参加北伐。抗战爆发后,历任浙江杭州师管区司令部征募处处长、团管区司令部司令官、福州师管区司令部副司令官等职。1946年7月退役后又奉命归役。1948年7月派任浙江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任保安司令部司令官,率部驻防丽水地区。后去台。
吴明红,女,生于1968年。入选“2020上海大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副校长。曾任上海大学环化学院副院长、射线所所长、研究生部主任、环化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副校长。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2008年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015年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自然基金委专家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国际合作学部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特邀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协会副会长、“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有机污染物削减控制相关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在碳基复合材料应用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及有机高盐废水的综合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相关技术应用于中船、中石化、煤化工等重要工业行业的有机污染物治理工程。中国工程师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吴明红教授名列其中。
吴明红校长
张大轮,明代中期贤吏。早年读书,日记万言,为文挥毫立就。正德五年(1510年)乡试第七名举人。次年会试不第,师从兰溪章懋(音贸)。登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唐皋榜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继补刑部。后升广西司员外郎、贵州司郎中。雪理冤滞,参错讯鞠,务得其情,活者数百人。尚书林见素(福建省莆田籍)嘉其才识,将诸司疑难案件皆与。嘉靖三年(1524年)秋,擢福建建宁知府,秉公执法,拒贿办案。福建巡按荐闽属贤能第一。调任常州知府时,平寇有功,获朝廷白银文币赏赐。值江上寇起,延及郡邑,拒杀官兵,舟楫为梗者累月。张大轮督兵战于江中,尽擒其党。后升福建按察司副使,清理军户。再升江西参政,督理粮储,解纷靖乱,历有政绩。又调四川布政使左参政,以靖吐蕃有功而归。著有《枫山道录》、《训儿编》、《处家诒训》、《夏山杂稿》。
包忠文,生于1932年。当代著名作家。笔名倪斌、麦芒。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南京大学系主任、教授,图书馆馆长、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会长,南京市文联名誉主席、南京市作协主席等职。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鲁迅的思想和艺术新论》、《艺术与人学》,主编《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马列文论一百题》、《现代文学观念发展史》、《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世界学术名著导引》丛书等,论文《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论文学的人性、人道主义和阶级性》、《论文学理论的现代化和民族化》、《鲁迅关于建设新文艺的科学构想》和《鲁迅思想艺术的现实可能性》等三百余篇。作品曾获江苏省优秀著作奖、计划单列市优秀图书一等奖、江苏高等院校社会科学一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等。
邵逸轩(1885年—1954年)近代著名国画家、记者。名锡濂,号亦仙。工山水、花卉。民初即活跃于京城画坛的邵玉轩先生,1920年前曾在北平师范大学和国立北平艺专任教国画课。1923年在堂族叔邵飘萍创办的《京报》任美术编辑,继为“艺术副刊”编辑。任职期间常向京都文化界人士、散文家孙伏园(绍兴籍)、鲁迅等人约稿。1926年后,曾在京与美术大师齐白石、王梦白(生于今衢州市柯城区,祖籍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县)、张大千合作国画。1932年,在京独办“邵逸轩国画研究所”,以举办个人画展或卖画为生,成为当时京津著名国画家之一。“七七事变”后回故乡,任民教馆馆长。晚年移居台湾,弟子众多。前国民党主席连战曾颁给邵逸轩艺坛成就华夏一等奖章。邵逸轩之子邵小逸曾从齐白石先生习画,深得白石翁笔墨精髓。女邵幼轩自幼受父启迪,又得齐白石、王梦白、王雪涛(河北省邯郸市成安籍)诸前辈亲炙,后拜张大千先生为师并私淑浦江张书旂(音齐)先生,专攻花鸟虫鱼。所绘作品,清逸脱俗,简约而有韵致。尤擅牡丹。先后任教于台北师专和新竹师范学院,是当代台湾画坛中的著名女画家。其牡丹画作自然高雅,在海内外有“邵牡丹”之美誉。
邵逸轩先生画作
乔乃迁(1899年—1964年)民国时期军事将领。中学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后历任浙江陆军第一师见习官、排长、连长、副营长。1926年到广州,任黄埔军校第四期少校战术教官。1927年任第一军第二十一师中校参谋处处长。北伐经杭州时,任中校团附、杭州地方自治学校总队长。1928年起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警卫师上校参谋长。1930年任首都警察厅督察长。其后历任南京警察局长、武昌行辕上校点验员、汉口卫戍司令部少将稽查处长。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任第三战区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总务处长。1939年任第六战区湖南芷江兵站总监部参谋长、军法分监、司令长官部高参室高级参谋。其后又历任巴东县长、重庆中央训练团将官班区队长。1942年任湘鄂川黔四省清乡总指挥部办公室少将主任。后任军政部少将高参。1947年6 月授陆军少将军衔,同年底退役。后曾在东阳执教于商业专校。其后筹款办青光中学于后岑山,自任校长。
葛洪,南宋重臣。师事理学家吕祖谦(金华籍)。淳熙十一年(1184年)中进士。初授昆山尉,后任江淮督府僚佐。嘉定年间授枢密院兼国史院编修。后历任工部尚书兼侍读、国子监酒、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绍定元年(1228年)十二月任参知政事,封东阳郡公,守正尽公,不为苟合。平生清正廉洁,常以“职业无愧禄养”自勉,不攀附权戚。返归故里后,创设义塾,延师育人。然忧国之念,无时或忘,临终尚问北边消息。逝后赠太师,封信国公,谥“端献”。著有《奏议杂著文》二十四卷、《蟠室老人文集》、《涉史随笔》等,《文献通考》有著录,收入《四库全书》。《宋史》有传。
金培松(1906年—1969年)著名微生物与酿酒专家。先后在东阳中学、劳动大学化学系毕业,进黄海工业研究所工作。1931年后,历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中央工业实验所酿造试验室主任兼四川教育学院、重庆大学教授。抗战期间,为使几百瓶菌种不落入日本侵略军之手,只身隐蔽战区设法抢救成功,获国民政府胜利勋章。1944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归国后从事发酵科学研究,对麻胶发酵菌、右旋糖酐(人造代血浆)、柠檬酸发酵研究及中间工厂试验,酵母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酱油、黄酒的发酵工艺,均获突出成就。同时,选育金霉素、链霉素,成效显著。1954年,研制发酵法制造葡萄糖酸钙成功,在山东新华制药厂投产。1958年起从事教学工作。1963年,应山西省轻工化学研究所聘请,任汾酒专题指导老师。国家轻工业部于1964年聘其为高等工业专业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66年,任发酵工业科技图书编审委员会委员,又被轻工业部聘到上海指导啤酒、味精、酿造、酵母、罐头等食品饮料生产,成效甚佳。多次应邀参加国庆观礼,参加全国科学规划会议。著作有《酿造工业》、《食品工业》、《微生物学》、《做饴糖和酱色》,以及大学讲义《应用微生物学》、《酿造工艺学》、《发酵工艺学》等。
金培松先生
马伯英,生于1932年。著名中医史学家。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曾受邀为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的合作者,剑桥大学和英国学术院访问院士。在英国工作近二十年,创办英国杏林中医研究生院。临床擅长治疗疑难杂症,提出“生态医学规律适应理论”体系,是迄今为止对中医学最深刻而完美的阐释。2002年,出任英国中医药联合总会主席。出版《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等著作。并参与《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书籍编撰。
许都,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幼读书,曾中秀才,志存匡时济世。家道殷富,善抑强扶弱,结义社,制兵器,暗中以兵法组织约束宾客子弟。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母逝下葬,远近赶来送殡者上万人。有人向监司王雄告其造反,王雄即派兵捆捕,激起众怒,格毙捕都官兵,在葬地撕裂白布裹头起义,号“白头军”(亦称“白头兵”)。连克东阳、义乌、浦江三县县城,继而向金华府城进军。在金华县孝顺击溃官军后,进逼金华城郊。游击将军蒋龙江统率厢军拒战义军。次年正月,两军对阵,官兵突然进袭,义军退守紫薇山。监军陈子龙与许都有旧谊,受命单身赴营招抚,誓以全家百口担保其安全,许都乃告诉义军就抚意向,遭众人反对。监司王雄令陈子龙挟许都入山,遣散起义军,随许都归降者八十人,皆以叛逆论处,被杀于杭州。部下许嘉应、丁汝璋等,因许都就抚遇害,复聚众起兵,连破金华、汤溪、武义、永康县城,一再破义乌县城。弘光元年(1645年)八月,丁汝璋等为官兵所败。其后数年,许都旧部仍有聚众起事反抗官府者,浙闽一带农民起义军亦尝以“白头军”相号召。
邵一萍 (1910年—1965年) 著名女国画家。原名慧卿,号浙东女史,别号萍庐主人、紫溪馆主。自学绘画,擅长中国画。早年师从堂兄邵逸轩习画,又得浦江籍画家张书旂(音齐)、岭南画派名家赵少昂(原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生于广州)及黄君璧(温州籍)指点,专攻花鸟,形成了空灵隽秀、质朴旷达的画风,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曾任湖南省湘绣一厂一级技工、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技工、湖南省美协主席、中国美协会员等。 作品有《萱花》、《 高粱》、《木棉》、《牡丹》、《梅竹》等。
邵一萍先生画作
韦希武,生于1891年。民国初期军事将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工兵科一连。曾任职黄埔军校教官。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部附、教官等职。1945年9月,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46年退役。
卢光华,生于1948年。著名竹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在竹编艺术领域孜孜以求,从事开发、创作、研究三十余年,现为中国竹子博物馆技术顾问、金华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东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东阳市竹艺精品有限公司总设计师等。其竹编书画艺术被权威部门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和“中国竹编书画第一家”。卢光华先生被授予“华夏英杰”、“中国世纪专家”等荣誉称号。
卢光华先生作品《毛主席诗词》
“木竹匠手琢江山,科坛泰斗贯家风,画界耆勋描禽卉,再创商奇常胜翁”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下期咱们接着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