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电视剧哪个版本的最经典(保证有收获深度分析)
原创文章,创作不易,请求大家给个关注,欢迎留言讨论
古装电视剧《雍正王朝》自打播出之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各大央视频道上也是反复重播,引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狂潮。此剧剧情高潮迭起,跌宕起伏,剧中人物生动形象,性格饱满,该剧看点多多,层出不穷的政治权谋、职场经验,处世之道,无不使人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一 神反应与猪反应
1.有人上折子参奏四爷与十三爷在江南办差时,纵容灾民闹事,逼迫有钱人捐款。康熙向太子询问对此事的态度,太子先是为老四说了几句好话,可接着又表示不认可老四他们的做法,理由竟然是违反了康熙平日教导他们的"以德为本,以仁导行"的原则,康熙听了太子的答话,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把目光从太子身上移走,紧接着话锋一转,将此话题终结,显然康熙不满意太子的回答。个人认为,这是康熙有意挖坑试探太子,内心是希望太子能为老四他们请功,等于说是刻意给太子一个笼络人心的机会,可太子由于担心老四和老十三抢了功压了自己,完全辜负了康熙的一番苦心,还给他父皇留下了遇事推诿,心胸狭隘的印象。随后,康熙轻描淡写地提醒太子要多关爱出门办事的老四、老十三的家里,其实,就是表达了对太子平日里不太关爱手足兄弟的不满。值得注意的是在康熙向太子问话之后一连串的微反应期间,还穿插了上书房大臣张廷玉的一个镜头,这个看似只有几秒钟的情节,却充分展示出了张廷玉的机敏与老练,他的神经一刻都没有松懈,一直密切观察着康熙对太子答话的脸色变化,小心揣摩着皇上的心思,脸上显示出了满满的从容与自信,也就是说他内心始终做好了随时应答皇上的准备,这也就告诉我们职场上的一大规则:要善于察言观色,揣摩领导的意图。
2.在获悉追讨国库欠款的事遇到了重重阻力和太子为了还清国库欠款而卖官鬻爵后,康熙此时心眼里已经认定,国库之所以出现了这么大的亏空,追讨国库欠款的事之所以这么难办,其中太子在里面都没起什么好作用,召见太子其实是希望太子能主动认错。上次和康熙"聊天死"的事并没有引起太子的警觉,他丝毫没有察觉到上次因为没有给老四他们请功的事已经使康熙对他有所不满,这次智商仍不在线且毫无担当的太子还在康熙面前将问题甩锅给老四,后来康熙同意将几个肥缺让出来帮太子还债,其实,就是考验太子,给他最后的机会,可太子立刻喜形于色,批准了这次官员的任命。
太子这两次猪一般的反应,直接使康熙产生了更换储君的念头。
3.康熙有意安排老四负责追缴国库的欠款,却故意不下明旨,言外之意就是希望老四主动接下这个差事。由于追讨国库欠款的差事几乎是所有人公认的受累不讨好的事,原也打出了明哲保身的小算盘的四爷,在听到康熙说道:"朕这么多儿子,就没有一个愿意承担追款的差事",又看到康熙说完这话后,忧心忡忡又心怀期望的眼神看着自己时,马上领会了父皇的心思,立即表示愿意接下这个差事。四爷的这个表态让康熙倍感欣慰。
4.太子被废之后,康熙担心皇子中会有人会觊觎储位,祸起萧墙,于是下了个套,宣布要重立储君。康熙此举的真实意图是搞一次请君入瓮,以太子之位为诱饵,试探出诸位皇子的态度,看看谁有夺嫡之心,也就是说谁在这个时候妄图谋夺储位谁就是作死。八爷不明其中玄机,暗中指使佟国维等官员拉选票,上了一个联名折子举荐自己成为新太子。此举看似高明,实则犯了康熙的大忌。四爷、十三爷在邬思道的指点下,看穿了康熙的心思,不但没有趁机钻营,还保举废太子复位,巧妙迎合了康熙的心意,为自己加分不少。
对比太子、八爷的猪反应,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四爷的表现,真可称得上是神操作。
历史上康熙皇帝画像
二 神队友vs猪队友
整部剧中,以四爷为核心的四爷党和以八爷为首脑的八爷党,两个集团明争暗斗的故事情节一直贯穿于全剧始末,为整部作品增添了不少亮点。最终四爷党胜出,从团队作战的角度来看,八爷党的落败不无道理。
1.先看看四爷党的核心成员。开出了上帝视角的邬思道:此人足智多谋,算无遗策,就连深不可测的康熙皇帝都在他的机算之中,四爷就是在从此人的提点下,悟出了"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斗争策略,不露锋芒而又每击必中。侠肝义胆的十三爷:十三爷性情豪爽,嫉恶如仇,早年曾带兵打仗,在军中威望颇高,有一大批嫡系近派,关键是十三爷是不存私心,从到江南筹款买粮、带兵为四爷登基护驾,到最后八旗议政夺回兵权,十三爷一次又一次的为四爷提供神助攻,和邬思道一文一武成为了四爷的左膀右臂。勇武过人的年羹尧:年羹尧作为从四爷府里走出去的最大的官,可以说是四爷一手提拔栽培起来的,在四爷团队中年羹尧一直扮演着施工队长的角色,四爷的很多决策,他都是直接坚定的实施者,这个人杀伐决断,气场压人:在江南辅助四爷、十三爷胁迫盐商捐款;在江夏镇杀人越货,夺取《百官行述》,最终扳倒太子;当陕甘总督掌握十四爷大军粮草供应,使其不能起兵夺位等等,这些都为四爷的最终获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说后来掌了大权的年羹尧专横跋扈,给继位后的雍正制造了不少的麻烦,但因其过人的胆识和气魄都给四爷的竞争对手带来了绝佳的杀伤效果。此外,就连那个没人看好,出身于灾民的"小混混"李卫,都在四爷的精心调教下,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为四爷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不少光彩。由此可见,四爷在团队管理和建设方面真算得上是技能点全开。
2.与组团开挂似的四爷团队相比,八爷团队的整体实力真是相形见绌。八爷党外表看似阵容豪华,好家伙了,光皇子就有四位之多,朝廷上掌权的官员更是不计其数。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大多都是些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各怀鬼胎的势力小人,关键时刻能排上用场的大将之才,寥寥无几。唯一还算有些才略的十四爷还因为西北带兵的事和八爷党其他成员有了嫌隙。需要说明的是,一直认为十四爷对八爷的态度并不是像十三爷对四爷那样,起初十四爷加入八爷阵营,一是因为八爷的拉拢利诱,二是因为康熙有那么多儿子,十四爷排名靠后,因此,十四爷一直认为自己无缘于皇位,投靠八爷无非也就是攀个高枝,找个靠山。可到后来,康熙安排他执掌兵部,在获得了父皇的重用又积累了足够经验和人脉之后,十四爷的野心也逐渐膨胀,也有了问鼎皇权的心思,八爷党内部也就出现了分裂。由此可见,八爷带了一批猪队友上阵冲刺皇位,焉有不败之理?
三 套路vs套路
1.太子第二次被废之后,朝野上下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的险恶局势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就在此时,西北前线传来了战局失利的消息。各方势力都敏锐地嗅到了这是一个争夺兵权的天赐良机。八爷党诸人更是闻风而动,明里暗里、不惜血本的要争这个带兵之权。就连不通兵略的八爷本人也想通过带兵来为以后的夺位捞取政治资本。为此,他自导自演了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戏,假意提出希望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弄巧成拙之后,反倒促成了十四爷拿到了兵权,弄出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没拿到兵权又得罪了老十四)的结果。
2.与八爷采取以退为进的套路不同,四爷处理此事的手段真可算是老谋深算。他在邬思道的指点下,摸清了康熙的真实意图。他先是和四福晋联手唱了出"双簧",成功忽悠了一心想当上大将军王的十四爷。掉进了四爷早就挖好坑的老十四竟然还希望让这位四哥的心腹年羹尧负责西北大军的后援补给,真是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呢。而后四爷又在康熙面前主动保举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这步棋走的不可谓不妙,达到了一石三鸟之效。其一,赢得了康熙的赞许,坚定了立其为储君的决心;其二,直接将老十四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调离了京城,成功实现了调虎离山的计策;其三,直接离间了老八与老十四的关系,分化瓦解了八爷党集团,最终将其各个击破。最后,利用联姻之策彻底收服了年羹尧这颗能够制约老十四的棋子。四爷的这一番运作,将"预先取之,必先予之"的中国古典政治智慧运用的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四 细品出的细节
《雍正王朝》这部戏,之所以被誉为一部神剧,是因为片中大量运用了侧面暗示、潜移默化的表现手法,一些看似平淡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的情节,信息量都很大。
1.影片以康熙紧转手串与太子偷情这两张风格迥异的画面为开局,一开场就营造了一种阴沉、紧张的氛围。其实就想通过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传达给观众现在整个国家已危机四伏,而现任太子绝难承担社稷之重这样一个重磅信息,拉开了九王夺嫡的序幕。
2.片中第十集,康熙宣布要上书房大臣佟国维拟旨选立新太子后,一向深沉稳重的佟国维竟然一时僵住而后又马上磕头的情节看似无奇,实则暗示了以佟国维为代表的朝中大臣早已对皇子们储位之争的结果急不可耐了,康熙这边刚一松口,立即就兴奋得连臣子之礼都忘了,更凸显了九子夺嫡的复杂与多变。
3.与佟国维的表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一个关于八爷的情节。四爷登基之后,不再容忍旗人的游手好闲,有意要整顿旗务,。听完雍正的指示后,八爷率先做出了应答,细心观剧的人就会发现这与之前八爷对雍正登基后的各项举措都持有的沉默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个应答就是在说明八爷打心里早就想利用天下旗人对新政的不满来打击雍正,这次抢先应答一举暴露出了八爷的野心和策略,等于是给最后的摊牌——八旗议政,埋下了伏笔。
4.四爷找康熙汇报工作,恰巧看到了自己的儿子骑在了父皇的脖子上,惊恐之余后,照镜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与帽冠,而后画面转向了太和殿上的龙椅,这个情节没有一句台词,却形象地暗示出了以后剧情的走向,即四爷的步步为营逐渐拉近了与皇位的距离,最终荣登九五。
五 职场中的小人物
作为一部宫斗大戏,天子、皇子们在面对权力时所表现出的明争暗斗、骨肉相残固然令人叹息不已,然而周旋于大佬间尔虞我诈之中的一些小人物的表现也照样精彩纷呈。
小人物与大人物不同,往往不能左右自身命运,因此小人物就必须懂得在夹缝中生存的求生之道。
1.李德全:察言观色,见风使舵
雍正给三个儿子的待遇可不尽相同,弘历:默许的继位人,器重 疼爱;弘昼:算是个儿子;弘时:看不上、不待见。
作为皇帝身边的老牌总管太监,李德全自然能看出雍正对这几个儿子的态度,因此,对待这几个少主子,李德全也是见风使舵。见到弘历,他马上行大礼,磕头请安,因为他知道那是将来的皇上;见到弘昼,也算行了个礼,因为这至少也是个亲王;而遇到弘时也就是敷衍了事。
这种见人下菜碟的处事方式,充分体现出了职场的冷酷和世态炎凉,增添了本剧的观赏效果。
2.图里琛:装傻充楞,找准靠山
康熙在视察鹿园时,意外发现了太子和自己妃子的奸情,而正在当值的图里琛马上躲到一旁撒尿,装作对此事毫不知情。这种难得糊涂,撇清关系的做法,恰恰是职场小人物的生存之道。
雍正在处死弘时以后,图里琛完全看准了此时皇位继承人已无悬念,便见机给弘历传递了一个眼色,就等于把真相告诉弘历了,也就是说图里琛已经暗中投靠了未来的皇上,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3.李卫:机巧圆滑,居功不自傲
李卫自打出道以来,在雍正的提携关照下,可谓炙手可热,官运亨通。可自古以来,得富贵易,守富贵难。李卫之所以最终得了善终,在我看来,无疑就是两点原因。其一,虽说李卫为了推行新政也查办一些官员,但总的来说,手段比较温柔,应该还没开过杀戒,跟田文镜色厉刻薄和年羹尧杀人如麻相比,已经内敛圆滑很多了;其二,李卫懂得守本分,始终抱紧四爷这颗大树,从没有越权之心,贪暴滋事,这点极受雍正赏识。还有,我一直觉得雍正让李卫亲自去赐死年羹尧就是告诫他不要居功自傲,否则,年羹尧就是榜样。
4.张五哥:功成就要身退
张五哥这个人物在剧中出场画面并不多,其中最出彩就是十三爷死后,主动要求替十三爷守灵。也许,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张五哥放着好好的宫中侍卫不干,非要主动下放。我个人认为,这恰恰是张五哥的高明之处。首先,张五哥当年就是因为老实诚恳,重情重义而被康熙选中而进宫做了侍卫,主动承担为十三爷守灵的职责,可以体现自己的忠贞,保住一直以来给雍正留下的好印象,将来守灵期满,就算再回到皇宫,雍正或新皇帝也不会亏待自己。其次,宫中险象环生,稍不留意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十三爷在世时,张五哥还算有这个靠山,即便出现危机,也还能化险为夷,而十三爷去世,靠山倒了,再呆在皇宫恐怕也是害多益少。及早出局,是明智之举。
总结
《雍正王朝》这部剧是不可多得的国产良心剧,其中,蕴含的谋略和智慧可谓数不胜数,文中也不能完全列举,能读懂其中的些许皮毛,也照样使人受益良多。
求大家给个关注,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