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二十七章讲解及感悟(以经解经不是以我注经)
我研究老子的方法很容易被人们归结为以经解经,记得我刚刚写完《道德经之哲学原理》,先拿给一位老师读,他告诉我说,你这叫以经解经。
老子像
由于性格的原因,我长时期独立思考,手头上的参考书也不是很多,而且限于直译或注释的类的作品,我以读原文为主,选择释译作品是为了克服个别难解字的障碍。所以,我并不了解当前主流学者释译老子的方式方法。
所以,以经解经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新鲜的提法。同时也促使我进一步考虑解经方法的问题。
一、注释、直译的解经方法存在局限性我认为翻译、注释的方法是有局限的,因为限于作者的知识储备与个性化的理解,同一段经文往往会有不同的翻译,而且有的时候分歧还很大。我举一个例子,是我百家号文章下面的一段评论,我在文章里试着翻译了经文第十一章的文字,经文这样讲: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车轮
我给出的理解如下:三十根车辐围绕着车毂,这讲的是车轮,由于有辐与辐之间的空无,所以才有了车轮或车的使用。
制作陶器,由于陶器中有了空之处,所以有了容器或器皿的使用。
建设居室,由于有了房间、门窗的空无之处,所以有了房屋的使用。
老子通过车轮有车辐与车辐之间的空无、容器中有空无之处,房屋中有房间、门窗的空无三项具体事例,概括出一个普遍的结论:有和无相互为用。
如果没有无,也就没有车轮、容器、房屋的使用。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认为,不能将“无”这一概念理解为空洞无物,或者没有意义。于是我们也就了解了老子写作这一章文字的主旨和用意,就是论证“无”的概念不等同于空洞无物或无意义。
制陶
而网友在文章下给出的评论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原来同一段文字,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翻译,他写道: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圆盘中间没有空洞,无法做车轮。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烧制壶罐,中间不空,不是壶罐。
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造房屋,必须开门窗。
这就叫“无”?
“无数”是“有”?是“无”?
“心中无数”是“有”?是“无”?
假如您是读者,同一段经文,不同的译者将给出不同的翻译,您会不会感到迷惑:究竟谁的解读最接近经文本义?我该信从哪一家的言论呢?
是译注者先入为主的理解决定了经文释译的结论,所以,翻译注释不可能摆脱译注者的主观意见的干扰,根本就不存在完全客观地从经文中引申出客观的翻译结论的可能。
这就是注释、直译等方法的根本缺陷所在,所以我很怀疑读者能通过阅读某家或某几家的注释类作品而实现理解经文的目标。
房屋
二、怎样的解经方法更有优势我认为最理想的解读是,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经文阐述的根本意见,或者叫核心观点。然后再根据这一核心观点阐述和论证过程中的需要来安排不同章节内容的意义和作用。
这样,在译释某章的经文之前,在我们的心目中已经大概了解了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及表达这个意思的原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不仅要知道经文说了什么,还要知道经文为什么这样说。
比如,通过粗读经文,我提炼全部经文的核心观点是:无为是治理天下最根本的方法。老子若要将这一观点传递给我们,并说服我们信从他,法则他。他就需要在经文直接陈述他的观点,并证明他的观点。
他需要告诉我们什么是无为,为什么无为是治理天下的最佳方案。无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有为为什么不好,不好的依据又是哪些。如果老子是一部说理的作品,那么这些说理要素就不能少。
王蒙讲老子
有了这样的一个总体的把握与认知,当我们细读经文时,我们就能大概了解哪些经文是直陈核心观点,哪些经文在解释无为概念,哪些经文是说明无为的益处,哪些经文罗列了有为的坏处。
陈述观点,解释作者独有的概念,证明观点,这些说理要素在任何一部旨在说理的作品中都必须具备。否则就无法实现说服读者,传播思想的目标。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是几十万、上百万字的大部头哲学著作,还是小到几千、几百字的论文、议论文,这些说理要素都必不可少。老子经文八十一章,短短五千文字。而且章次混乱,很难一眼看出不同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但并等于老子经文中缺少这些说理要素。
头脑中先有说理要素的逻辑框架,并将它贯彻到读经、释经的过程中,就容易把握看似毫无逻辑次序的文字,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字中所寄寓的思想。
《道德经》
三、以经解经贯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接下来继续讨论以经解经的方法。可能会有人感觉以经解经是对经文最肤浅的解读,可是,如果我问,我们要研究某个人的思想,不通过他所写的文字,难道还有更好的途径吗?
- 老子庄子旨意不同,一为公一为私,难证源流关系
举个例子,老子讲道,庄子讲道,韩非子讲道,道家也讲道,可是这些道的意义根本不同,它们的相同点仅在于使用了同一个“道”字来标志。学者们认为,庄子的思想源于老子,道家所信奉的道也源于老子,但是我们从老子经文的中却找不到这些意义的论述,那么我们依据什么来说明老子是庄子思想与道家的创始者呢?
老子胸怀天下,为治平天下而殚精竭虑,却从不关心个人的利益得失。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是老子的最根本的主张。老子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顺应自然之势,而是指功而不居、利而不争。但求奉献,不求索取,绝不是遁世避世。
庄子
所以,老子并没有庄子或隐士的那个遁世的思想。在他们看来,世道如此混浊不堪,我可不与你们同流合污。他们自命清高,佯装高士。实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求利万物,只求保全性命,游戏人生。为公为私,旨意不同。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存在着如此根本差异,如何能推论说庄子的思想是从老子那里继承来的呢?
- 老子论道虽不可知但能理解,道家论道则完全是个神秘的东西
老子所讲的道,有不可知的一面。道生养万物,支持万物,所以我们说道是有、是客观存在。但是老子同时又讲道永远不能成为我们经验的对象,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感知它、经验它。那么我们又依据什么来论断它是有、是实在呢?
老子认为道既是有,也是无,既是实,也是虚的复合体,所以他讲大象无形。我们只能通过万物的存在来反推其必然存在,却不能通过直接经验而确认其为有。这就是道不可知的一面。
所以老子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有若亡;下士闻道,大笑讥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有不足信的证据,必然会有不信任的发生。你告诉我说,道是有、是实在,但又说它不具备任何可经验的属性。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不就是无有、无物么?
太极图
所以中士听闻道的学说,半信半疑,下士听之,就只有大笑而讥讽它了。没有的东西偏要说成有,你说可笑不可笑?老子认为只有上士闻道而信道,还勤勉地实践它。
而道教将老子道概念的不可知的一面无限放大,搞成了神秘的东西,从此得道不再是明理,而是获得某个特殊的心理体验。这其实也违反老子关于道不能经验的规定。另外,道教也强调个人修行,也丟掉了老子济世利人的胸怀。教教尊老子为尊,只是为了借老子之名,抬高自身的地位。道教的信条也不是从老子那里直接继承来的,更不是老子思想发展的合理产物。所以,老子思想与道教教义也不是源流的关系。
所以,我们要探索思想的源流,必须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是谁的概念就是谁的概念,是谁的思想就是谁的思想,一定要明确,不容混淆。否则的话,仅仅为了炫耀自己博学多识,随意置换概念或观点,却不加必要的辨析与说明。这样做出的解读虽然表面看很深奥,实则不得要领。
道教
四、以经解经是解读经典文献的一个好方法自老子经文诞生以来,注释者、研究者代不乏人,其作品也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可奇怪的是,老子究竟在讲什么,在学界仍旧没有统一的意见。
网友在文章下评论我自创逻辑解经法,其实我只是将老子的经文看作具有说理功能的哲学著作。老子是古代的思想家,他著述《道德经》的目的无非是向人们传达自己的思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说理。所以,直陈观点、解释独有概念的意义、证明观点,这些说理要素就必然存在。
所以我解老子,很多情况下是将原有的经文次序打乱,再按照一定的逻辑次序重新排列组合,仍旧以老子的本人的话说理和论证。任何一部旨在说理的作品都应当是自圆其说,老子的学说也不应当例外。
所以,以经解经符合说理作品的内在属性。比如,我要写文章向别人宣讲某个道理,那么陈述观点和证明观点的工作只能由我自己去做。还必须要做到能自圆其说,否则的话,讲的道理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更甭说要说服别人了。
继承老子
如果大家按照经文固有次序去读经文,可能读若干遍、若干年都难以获得经文要领。而如果按照说理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组合后的次序读,就有可能会有豁然开朗、或恍然大悟的感觉了。
我读老子有些心得,不敢说已得要领,但也不敢私藏,所以不揣冒,写成文字与大家分享,供大家研读老子时的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