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的差距(你的可以不用不能没有)

我是骠骑府,欢迎关注!

前言:

5月14号,写了篇文章,题目是《我也有两句话想说,就从RC401摔车说起》。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粉丝在评论区留言,有叫好的,有喷的乃至骂娘的,有怒而取关的,还有粉丝后台留言劝我删稿的,我倒是没想到,一篇表达自己真实观点的文章会引起分化如此严重的现象。

关于这件事儿,这里还要再补充两点看法。

第一,RC401磨排气管就一点问题没有吗?厂家一点责任没有?当然不是,我从头到尾都没表达过这个观点,这点要澄清。

国产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的差距(你的可以不用不能没有)(1)

一位粉丝的留言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说得在理,精选了该留言,我认为只要是站在理性的角度,就事论事不搞扩大化和人身攻击的评论,我都会上墙。

希望这则留言也能被厂家看到。

我想表达的观点是——磨排气管很常见,不是大不了的事情,厂家有一定责任,但是没必要谩骂攻击,上纲上线。

这是站在一个老手的角度来解读,但对于新手来说,很容易就把问题扩大化了,进而引发口水战和选边站队,再进而上升到爱国与否,智商高低,这就超出了这个问题本身的探讨范围。

第二,摩托车劈弯是技术难度很高的动作,大直道上谁不知道加油跑?38号摔车的具体原因其实很难断定,不一定就是磨了排气管导致后轮失去抓地造成的。除了他自己本身过于教条主义以外(凭探针磨地判断倾角),事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也难以提供铁证,所以后面会花很大篇幅劝告新手,跑山劈弯且等技术熟练条件成熟以后再考虑。

好了,该进入正文了。

现如今,一款新车上市以后,不论厂商如何宣称赛道科技,欧洲调校,欧式风格设计外观等等,总能挑出不少所谓的“槽点”,问有无必要,答曰——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

总结了下,国内车迷如今的普遍审美趣味总结下来就是如下几点。

宽胎

甭管排量多大,也甭管什么类别的车,轮胎宽度得大,要有视觉冲击力,因为这样看起来比较帅。什么140mm?好意思么?起码160mm起步,180mm优秀,200mm才是YYDS。

而全然不理会过宽的轮胎会造成无谓的油耗加大和弯道中拙劣的表现。

国产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的差距(你的可以不用不能没有)(2)

零百加速

是车就必测零百加速,甭管什么类别的车,复古,巡航,买菜小踏板概莫能外,以至于某些国产品牌为了迎合这种趣味,将一辆典型的传统复古车的打上零百加速3.7秒作为最大的卖点。

国产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的差距(你的可以不用不能没有)(3)

别问有没有必要,问就是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

大油箱和长续航:

尽管很多人都难以做到一年跑一次长途,但是大油箱和长续航也是必须的,似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征服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梦想,别管什么类别的车,油箱16升刚及格,18升才比较理想,20升以上才是人性化设计,续航没个500KM以上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全然不顾过大的油箱导致设计时的整车重心配重不合理而影响到了操控性。

国产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的差距(你的可以不用不能没有)(4)

后座必须平直:

甭管你什么运动风格街车仿赛复古巡航,即便一年使用里程不到三千公里,且大多数时间是孤家寡人一个人在骑,没个大而又平直的后座,你这车设计就是反人类,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问就是看人家本田CB400是怎么设计的。

国产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的差距(你的可以不用不能没有)(5)

低座高

别管你什么硬派ADV拉力,你这座高要上了800mm以上就是不打算卖了,完全不管坐姿像蹲坑长途驾驶时双腿不能舒展,非铺装道路时的离地间隙受影响,还反问小短腿儿就不能骑ADV?

国产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的差距(你的可以不用不能没有)(6)

低整备质量

这个严格来说不算是什么恶趣味,轻盈地整备质量确实对操控和性能的提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国产车以前对于这一块儿确实也不够重视,灌铅的传统由来已久,对于国产车有这样的要求,并没错。

不过,凡事物极必反,过了就不正常了,在抱怨国产车车重超标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与价格联系起来,没有使用好的材料的前提下,即想做到车重与进口大贸同级别车型相当的水平,又要保证强度上满足使用要求,还想价格只是进口大贸车的几分之一,我只能说,这要求真的难为厂家了。在国产车价格普遍认可程度低的情况下,一味地追求轻量化,只能迫使厂家冒险,最终在结构强度上妥协,最终受损的会是谁?

国产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的差距(你的可以不用不能没有)(7)

销量为王,重压之下为了尽可能多的满足潜在用户,厂家拼了老命也要倾听所谓的“市场的呼声”,明知一味的迁就可能带来种种弊端,也顾不了那么许多,最终导致产品设计变形,荒腔走板。

城市用的踏板车拼起了续航能力,ADV玩起了市区通勤,仿赛与街车拼起了载人舒适度,复古和巡航玩起了零百加速,这对于国产车来说是好事儿吗?反观进口大贸车就不惯着你,人怎么设计的你就怎么用,也没见国内用户有什么抱怨(抱怨也没用),那怎么就会整成这个局面的呢?

国产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的差距(你的可以不用不能没有)(8)

一句话——没钱闹的!

国产摩托车进入娱乐休闲时代,真正开始的时间也就几年而已,我认为应该是从春风400NK和贝纳利502X幼狮500的上市为标志性事件开始,从这个时候起,国内摩托车市场才真正进入到玩乐化时代,再加上智能手机的兴起和短视频平台的推波助澜,骑摩托车就成了很多人休闲娱乐时的选项。

然而,普通老百姓只是刚刚从温饱向小康生活迈进,一只脚才刚刚踏入追求精神财富的门槛,大多数人的资产都被房子,车子,孩子所捆绑,没有多少余钱去追寻自己的乌托邦梦想,省吃俭用挤出一点钱来买一辆摩托车,自然希望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国产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的差距(你的可以不用不能没有)(9)

所以一辆摩托车,被赋予了太多的重任。

要有范儿——帅;

要能长途摩旅——追寻诗和远方,探寻生命真谛;

要载人舒服——带老婆孩子领略大好河山,平时还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要能两脚落地——摩托车驾照大部分都是刚拿;

要有性能——感受扮猪吃老虎的快感;

要有大载物空间——买菜代步的交通工具初级属性不能丢。

如此之多的需求,集中在一辆摩托车上面,也因此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要求。

而国内进口品牌的摩托车,都来自于发达国家,对于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这些国家的摩友来说,干什么活儿就骑什么摩托车。

所以,这就是特定时代所造成的特有的需求,随着国内摩托车文化逐渐地成熟,这些现象也理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逝,只不过,那一天会有多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