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撤县设区最新消息(茌平撤县设区山东再无)

茌平撤县设区最新消息(茌平撤县设区山东再无)(1)

近年来,茌平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图为航拍茌平金牛湖景区。(资料片)

近日,国务院、省政府先后下发文件,批复同意撤销茌平县,设立聊城市茌平区。以原茌平县行政区域为茌平区行政区域,茌平区人民政府驻振兴街道中心街5226号。

撤县(市)设区,是地方行政区划调整中的大事,变的不仅是“面子”,更是发展的“里子”。行政区划调整的背后是一连串的硬指标,更是一个地区经济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聊城市下辖的城区将由原来的一个区增至两个,同时,山东将正式告别“单区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许建立 整理

2012年后

撤县(市)设区加速

记者梳理发现,自2001年以来,山东共有12个地方撤县(市)设区,涉及济南、青岛、济宁、威海、滨州、德州、菏泽、东营、聊城等地。

2001年6月,撤销长清县,设立济南市长清区。

2012年后,我省撤县(市)设区加速。201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以原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

2013年11月,撤销兖州市,设立济宁市兖州区。

2014年1月,撤销文登市,设立威海市文登区。

2014年9月,撤销沾化县,设立滨州市沾化区。

2014年12月,撤销陵县,设立德州市陵城区。

2016年4月,撤销定陶县,设立菏泽市定陶区,成为菏泽的第二个区。此后,省内设区市仅聊城还只有一个区。

2016年6月,撤销垦利县,设立东营市垦利区。

2016年12月,撤销县级章丘市,设立济南市章丘区。这是济南第七个区。

2017年9月,撤销即墨市,设立青岛市即墨区。

2018年6月,撤销济阳县,设立济南市济阳区。这是济南第八个区。

2019年8月,撤销茌平县,设立聊城市茌平区。这也意味着,山东正式告别“单区市”。

从时间节点,我们可以看出,2002年至2010年间,撤县(市)设区基本上没有大动作。2012年之后,山东撤县(市)设区进入“快车道”。

好多地方还在争取

下一个会是谁

其实,对于撤县(市)设区,很多地方也一直在关注,有的已进入规划,有的正在积极争取。

2018年7月24日,山东省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并公布《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规划(2018-2035年)》。为适应沿海城镇带空间布局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需要,《规划》提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支持撤销蓬莱市、长岛县,合并设立蓬莱区;适时推进青岛胶州市、东营利津县、潍坊昌邑市以及威海荣成市等县(市)撤县(市)设区,推动广饶县撤县设市。

2018年5月11日,聊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发布《关于转发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支持聊城茌平、东阿撤县设区,构建“聊茌东”都市区;支持菏泽市东明县、巨野县撤县设区,促进主城区与定陶一体化发展。

2018年,有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提问,询问能否透露一下莒南撤县设区最新消息。对此“山东留言办理”回复:经查,临沂市从2016年6月开始启动莒南县撤县设区工作。其间市、县领导多次到省民政厅汇报工作,目前还未接到关于莒南县撤县设区的相关回复信息,请网友耐心等待。

重塑发展方向和动力

对城镇化影响明显

近些年来,多地也纷纷加快了撤县设区步伐。比如,此前的县域经济大省浙江已将发展的战略平台从县域转向大城市,培育杭州、宁波、温州三大省域中心城市。有专家指出,设区的背后,相当一部分中小城市和县城出现了人口与经济的收缩,县域经济正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结构性问题,亟须重塑新的发展方向与动力。

同时,撤县设区在数量上呈上升之势,在地域分布上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大,发达地区的东部、东南沿海地区增加最多;直辖市、省会城市比一般地级市撤县设区意愿更为强烈;撤县设区对城镇化影响明显。

有专家指出,近年来县改区一直“高温不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地级市希望通过撤县设区来扩权,吸收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是一些县市希望成为大城市的市辖区后,获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为啥撤县设区:

“配角”走向“主角”,城区扩大一倍

对于聊城来说,茌平撤县设区后,城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同时这将有力推动“聊茌东”一体化建设,也将加快实现聊城市融入国家、省多个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聊城主城区与茌平一体化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郭庆文 吴浩

实习生 曹嘉琪

功能角色

由“配角”走向“主角”

数据显示,2018年,茌平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86.8亿元,增长2.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14亿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21%,其中税收收入22.85亿元,增长5.11%,税收占比78.42%,创近十年来最高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371元和13881元,增长7.3%、8.3%;科学发展百强县、工业百强县分别进位提升至第67位和第81位。

从县到区,一字之差的背后是一番复杂持久的筹备工作。以茌平来说,“县改区”前后用时九年多。从2011年就开始了相关工作。

根据规划,“聊茌东”都市区的目标定位为“江北水韵城,国际健康城,区域中心城”。东阿和茌平作为东昌府区的外围空间,其功能角色正在由“配角”走向“主角”。同时规划延续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聊茌东”都市区空间结构:“一心、一带,两轴三组团”。

“一心”,指聊茌东都市区主核,包括聊城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主中心、东部副中心和西部高铁站前副中心,承担起“聊茌东”都市区最核心的公共服务职能。“两轴”,指济聊邯城镇产业发展轴和济聊郑城镇产业发展轴。“三组团”即都市区三个最主要的功能组团:聊城中心城区;茌平中心城区;东阿中心城区。

融入“大聊城”

打开未来发展空间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陈华教授表示,茌平撤县设区,对于其主动融入聊城将大有裨益,可以预料的是,茌平的未来发展空间也会进一步打开。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教授也表示,茌平撤县设区之后,城区人口比重将会增加,“农民可能就会转为市民,而且将来在布局产业上,农民可能就会转化为产业工人,或者是城市第三产业的一些从业者。”同时,茌平撤县设区将使聊城市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增加,农业农产值在中间占的比重会变小,农民的比例可能相对也会小。

“茌平成为城市化区域后,土地指标、建设指标等方面可能更会按照一个城区来规划。”陈华教授表示,其实无论是茌平还是聊城,有着同样的发展逻辑,“县改区”有益于聊城未来的顶层设计,有助于聊城更加开放,逐步发展成“大聊城”。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的程道平教授介绍,撤县设区已经成为重要的趋势。“撤县设区后能壮大城市的市辖区,也有助于区域中心城市做大,增强增长它的发展空间,增强区域的凝聚力、吸引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