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的可利用部分(从污染物到调理剂)

肥美硕大的蚝肉被炭烤出汁水后,撒上蒜蓉、葱花,入口鲜甜爽滑,让人唇齿留香……牡蛎产业是诏安县重要的特色产业日前,记者走进诏安县四都镇西梧村,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收牡蛎,许多外地食客不远千里赶来尝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蚝的可利用部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蚝的可利用部分(从污染物到调理剂)

蚝的可利用部分

肥美硕大的蚝肉被炭烤出汁水后,撒上蒜蓉、葱花,入口鲜甜爽滑,让人唇齿留香……牡蛎产业是诏安县重要的特色产业。日前,记者走进诏安县四都镇西梧村,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收牡蛎,许多外地食客不远千里赶来尝鲜。

但8年前,这里出产的生蚝并不被外界认可,一度滞销。“主要是因为脏。”西梧村党委书记吴志雄告诉记者,生蚝对水质要求非常严苛,污浊的环境不仅会减缓蚝体生长,还会导致蚝肉发苦。

西梧村每年可采收牡蛎50吨,其中85%左右是无法食用的牡蛎壳。这些牡蛎壳平铺开来,相当于120个足球场那么大。“早些年,村里人会把它们烧制成白壳灰,用来粉刷墙壁,但烧制过程易造成空气污染。后来也尝试过把蚝壳烘干、粉碎成饲料添加剂等初级产品,但由于利润低、销路差,这些加工厂最后都相继关停。”村民吴解平告诉记者,挖坑掩埋、倾倒入海、随地堆积成为大部分蚝壳的归宿,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亦让人头疼不已。

如今,随处可见的牡蛎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这些巨变来源于诏安县政府开启了牡蛎壳生态化利用模式。诏安县政府统一部署,打造牡蛎集中加工、牡蛎壳集中清运、牡蛎壳无害化处理的产业链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牡蛎壳被送往福建玛塔诏安生产基地,经过保护性焙烧、分段火化、粉碎等工艺,达到去除牡蛎壳内多余水分,活化牡蛎盖的结构和营养的效果,最终被打造成新型生物源土壤调理剂,可应用于改善土壤、处理水环境、养殖水域水体改良等多个领域。

“1.5吨蚝壳可产1吨土壤调理剂,年产成品近8万吨,这意味着不只西梧村,全县的蚝壳都有了出路。产品呈碱性,对酸性土壤的修复、钝化重金属都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玛塔诏安生产基地副总经理韩志杰表示。自此,一个新的生态闭环出炉,渔民从大自然中获得养料,养殖牡蛎,牡蛎捕捞后,废弃的牡蛎壳由政府转运,送往处理中心,被加工为新型生物源土壤调理剂,又重新回到大自然中。

目前,诏安县积极吸纳本县及周边地区的废弃牡蛎壳转运处理,年处理牡蛎壳能力15万吨,为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截至2021年底,诏安县内牡蛎壳制作的新型生物源土壤调理剂,已在全国累计修复酸性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150万亩。牡蛎壳从“蚝多余”变成了能够改善土壤质量的“蚝给力”,诏安县还获评“中国生态牡蛎之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