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冻虾处理结果(广东排查厄瓜多尔冻虾均为阴性)

羊城晚报2020年7月16日讯 继大连、厦门后,重庆近日又在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的外包装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那么广东自厄瓜多尔进口的冻南美白虾排查工作进展如何?市民在日常购物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厄瓜多尔冻虾处理结果?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厄瓜多尔冻虾处理结果(广东排查厄瓜多尔冻虾均为阴性)

厄瓜多尔冻虾处理结果

羊城晚报2020年7月16日讯 继大连、厦门后,重庆近日又在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的外包装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那么广东自厄瓜多尔进口的冻南美白虾排查工作进展如何?市民在日常购物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1041批次均为阴性

广东紧急排查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

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消息,在7月10日晚收到海关总署、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有关通知后,广东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控组农贸市场工作专班迅速组织各地做好涉事产品排查处置工作,对所有农贸市场以及冷库、商场、超市等区域场所进行排查,针对性排查3家厄瓜多尔企业于2020年3月12日以后生产的冻南美白虾。

截至7月14日中午12时,广州、深圳、惠州、汕尾、湛江等5个市排查发现厄瓜多尔进口的涉事产品,停售、封存冻虾约82.3吨,针对性开展人员、产品、环境核酸检测共1041批次,结果均为阴性。

具体到广州方面,据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10日至12日,该局共出动171人次,对辖区22个冷库、32家农贸市场、30家超市进行全面排查,封存相关批次产品576箱,对抽检的100个样品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商超方面,永旺超市回复称并没有销售此前海关总署公告中提到的企业注册编号为24887、681、654的南美进口的厄瓜多尔白虾,永旺全部门店正积极配合当地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检测合格后才上架销售,并且公示该商品的企业注册号。

华润万家方面则表示,目前门店内已没有厄瓜多尔南美白虾销售,上周已全部下架完毕。

厄瓜多尔白虾电商平台依然有售

核酸检测报告成“标配”

在农贸市场、超市等实体商家停售和封存的同时,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事件也让国内的各大电商平台以及生鲜零售企业再度绷紧神经,并开展了紧急排查。

7月15日下午,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京东、天猫等平台搜索“厄瓜多尔白虾”时,发现不少商家显示有货售卖,并多伴有促销活动。

在京东平台上,不少商家都推出“拍下减10元”优惠活动。同时记者注意到,不少商家在产品页面上打出“该商品已通过核酸检测”字样,并在商品介绍中提供核酸检测报告。

为何平台上仍有厄瓜多尔白虾出售?对此,京东方面回复称,京东已第一时间针对全平台厄瓜多尔白虾,启动新一轮核酸检测,包括内容物、外包装,为消费者安全保驾护航。

同时自6月中旬开始,京东就已针对肉类、海产品类商品在全国生鲜仓进行分批次的核酸检测,全面做到应检尽检,至今已完成数百批次的产品检测,覆盖厄瓜多尔白虾,相关检测结果为100%阴性。

记者登录生鲜主流电商本来生活网发现,官网上目前仍有几款标有“原装进口”的冷冻厄瓜多尔白虾出售,记者对比发现,这几款虾涉及企业为同一家,且并非海关总署此前公告中提到的三家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不少自称产自厄瓜多尔的白虾,实际上都是国内养殖。记者15日下午以消费者身份致电每日优鲜客服,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平台上售卖的虾也叫厄瓜多尔白虾,但实际产地是在中国。

据了解,南美白虾作为一个品种,无论来自南美的厄瓜多尔,还是国内,在种群分类上并无区别。而且,目前南美白虾确实不仅只有南美国家在养殖,全球主要养殖产区包括中国、厄瓜多尔、印度、越南等地。

买蔬果肉类等生鲜食品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凤琴此前表示,包括海鲜在内的所有食物,它不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可能存在着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可能,目前还不能排除低温冷藏的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作为病毒的载体造成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环境并引起人类传播的可能。

那么广大市民在日常购物尤其是购买生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根据此前北京疾控部门的提醒,市民在疫情期间应注意防范接触性传播,具体包括:

购买食品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市场和超市;外出采购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带上消毒纸巾和干净的购物袋;

使用超市的推车、购物篮前,可以用消毒纸巾或消毒液对把手和扶手进行消毒;购物时,要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选购蔬菜、水果、肉类等生鲜食品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或使用一次性购物袋套在手上进行挑选,不要直接用手碰触食物;

肉类和海鲜等生冷食物要与果蔬、熟食等其他食物分开包装;购买有包装的食品,请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内容;

采购完成后,应进行手清洁;回家后,必须先洗手,避免双手污染家庭环境;

特别提醒广大市民,避免采购来源不明的食物和原材料,对野生动物要做到“不碰、不买、不吃”,做野生动物的保护者。(记者 丁玲 林曦 许悦)来源:羊城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