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买学区房还是读私立小学(没买学区房女儿只能读)

又到升学季,升学焦虑似四月的飞絮般纷至沓来,叫人无处躲藏。

家住杭州城北的悠妈,最近和老公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反反复复只为——要不要舍弃各种便利,放弃一百多方的三室两厅,举家搬到城西那套一室一厅?因为,城西那套房子对口的学校“更好”。

住郊区的轩妈,儿子刚读小班,就在满城找学区房。两口子为买房吵到差点离婚,最后举两代人之力购置了市中心的一套学区房,家里才安生。那套房面积才六十多平方米,却花了轩妈一家五百万元。……

随着高中分配生(原保送生)比例提高——《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优质高中70%以上的招生名额要按学生比例分配到初中,家长在为孩子规划升学路径这个问题上变得更加纠结。

到底什么样的“小学 初中”才是最佳选择?是“民办小学 民办初中”,还是“热门公办小学 普通公办初中”,或是“热门公办小学 热门公办初中”,或许再考虑看看“普通公办小学 热门公办初中”?

太难了!不管哪一种组合,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助力孩子的成长?育儿之路,是否可以少些焦虑和阴霾,更多一些四月天的温暖和希望?

今天,钱报君很想和焦虑的老父亲老母亲们,分享一个故事——一位曾就读名不见经传、家门口普通小学的杭州姑娘,如何被耶鲁大学录取的成长经历。

杭州买学区房还是读私立小学(没买学区房女儿只能读)(1)

这是王之晨收到耶鲁大学的offer

重大决定,读家门口的公办

2005年9月,王之晨迈进了家门口的A小学,开始上一年级。

与祖辈“驻家”的家庭不同,她是双职工爸妈直接带的。爸妈工作很忙,每天,妈妈都是一下班就骑半小时自行车紧赶回家,爸爸则经常没办法按时下班。

一二年级的大多数时候,下午放学来接她的是钟点工阿姨。她会领着小之晨步行回家。十分钟的放学路,有时候走各色零食店铺一家挨一家的大马路,更多的时候是沿着运河走,听来往的货船发出沉闷的轰鸣声。

当年,杭城已经有很多如雷贯耳的名校,而王之晨就读的A小学,从未在鸡娃圈露过面,是很多当地人眼中的“菜小”。用邻居的话来说,“有办法的人都去其他地方读了”,每年的本地生都招不满。A小学位于市中心,但记者查了一下它最近学区房的挂牌价,每平方米3.8万元,连热门学区房的一半都不到。

之晨大班时,晨爸被幼儿园老师问起小学的安排。他至今还记得幼儿园老师一次次的语重心长:“这孩子是读书的料,不能在‘菜小’被埋没了。”

杭州买学区房还是读私立小学(没买学区房女儿只能读)(2)

晨爸和晨妈也纠结过。要不要换学区房?或者去民办小学?去找找关系?

晨爸一个人跑到文教区,跟着中介看了好几户价值不菲的学区房,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外墙早已斑驳,下不了手。

朋友给他出主意,去附近的民办小学。那时候,B学校是热门的民办小学,离家两公里,之晨得到了入学面谈的机会。

学校不远,但也不近。步行近三十分钟,自行车15分钟,家门口有公交车,但三站路后,还要步行四百多米。早上可以送,但下午,让钟点工阿姨带着挤公交车,太折腾了。

比起全方位为孩子付出的“孟母”,晨爸和晨妈更倾向于平衡全家人的诉求,做更为淡定的家长。

“读家门口的A小学,起码能多睡半个小时!小学最主要是身体健康,养成好习惯!”在这样的心理建设下,晨爸晨妈作了“重大决定”。

奥数学了一年,不想学了

在“菜小”的六年,对王之晨来说,轻松而快乐。

有爱的老师,友善的小伙伴,凡事有商有量的爸妈。之晨和爸妈几乎从未因学业起冲突。放假了,她就跟着爸妈满中国跑,看外面的世界。

直到很多年以后,和同学聊起小学时光,王之晨才发现,和她一样有快乐童年的小伙伴并不多。很多小伙伴,小学时的周末都奔波于各培训班,有些为了争一块“敲门砖”,一周就要辗转三四个奥数培训班,每年参加各项奥数比赛,刷题、考证,在小升初时感受硝烟四起。

杭州买学区房还是读私立小学(没买学区房女儿只能读)(3)

王之晨也学过奥数。那是三年级时,因为成绩好,她在老师的推荐下去了奥数培训班。

“学了一年,觉得不喜欢,就和爸妈说不想学了。”一向很尊重女儿想法的晨爸和妻子很快答应了。在他看来,兴趣才是学习的第一驱动力,尝试过,没必要硬来。

“我和数学竞赛几乎无缘。”虽然不擅长也不喜欢奥数,对于数学,王之晨一直满怀兴趣和热情。到后来高中进入实验班,直至大学,她一直是班里的数学小能手。“可能是不喜欢那些解题套路和提前学。”但数学的逻辑美感在王之晨心里生根发芽。

回望16年的求学路,在很多重要节点,引导她做选择的,都源自内心的热爱。

喜欢,就有用不完的劲儿。

比如英语。“我很喜欢英语,从幼儿园一直学到初中,教材是辅导班自己编的,图文并茂,很好玩。”她记得每次去英语班时欢呼雀跃的心情,从不觉得累。

还有绘画。她从小就喜欢绘画,高中时一度想当美术生。高三时,她报考上海纽约大学,就是看中了学校的互动媒体艺术专业。

杭州买学区房还是读私立小学(没买学区房女儿只能读)(4)

新高考改革,作为学生代表接受央视采访

大学两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后,大二下选专业方向时,她在一次选修课上偶遇Python ,从此迷上编程,一发不可收拾,笃定要读计算机。“编程和数学一样,有着逻辑独到的美感。琢磨出一道数学题,完成一段代码,经常给我柳暗花明的感觉。”

杭州买学区房还是读私立小学(没买学区房女儿只能读)(5)

大三时在纽约大学(纽约校区)学习

大四申请研究生,王之晨选择了计算机图形方向,收到了耶鲁大学、纽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等校的offer。

在申请文书中,她写下了对计算机技术的热爱,对编程的热情,写下了她的成长经历。她说,自己喜欢画画,但现在,更想做炫酷图文效果背后的那个人,开发建模软件,为电影、动画、视频等图文视觉传播助力。

试着站在孩子这一边

王之晨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来自“身份”的偏见,是小升初时。

彼时,她心仪家附近的一所民办初中,报名自主招生。听说王之晨毕业于“菜小”,家长们的眼神复杂。而“偏见”甚至来自于学校老师。她一度很苦恼。

晨爸告诉女儿:“读哪个小学,和你的能力没有关系。小学不是你自己选择的,是我们父母选择的,之后的路,是你自己凭能力上的。”

在“高手如云”的竞争中,王之晨靠实力为自己赢得了自信。

小学六年,王之晨专注、阳光,对学习充满兴趣,有很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家的学习氛围很浓。爸爸很喜欢阅读,经常看历史、地理书,我就坐他旁边看我喜欢的书。爸妈不禁止我看电视,但会约法三章,定好规矩,严格执行。爸妈工作很忙,但一有空了就会带我一起运动,去户外,也会陪我一起看动画片。”

另一点,极为重要,是拥有强大的内心,稳定的情绪。

这些,在王之晨看来,是真正给她不断进步的力量,比超前掌握知识重要得多。

学会控制情绪,她坦言,很大的影响来自于爸爸。

晨爸原本是个急性子,但和孩子相处时,越发觉得自己需要“修炼”。他买了很多教育图书细细阅读,每每觉得自己“要爆发”了,就先问问自己两大问题:值不值得发脾气?有没有比发脾气更好的方法?两大灵魂叩问后,也就心平气和了。

“读名校有很多好处,但读家门口的普通学校也有自身优势在,没必要妄自菲薄。”在晨爸看来,孩子的潜力无限,不要过早下定论,也要尽量避免被“剧场效应”裹挟,试着站在孩子这一边,做一些更重要的父母可以努力的事。

看完晨爸一家的故事,

你还会不会买学区房?

来源:升学宝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金丹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