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载垕:相比那些自我标榜的皇帝

明朝始于1368年,是汉族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皇朝,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了将近三百年,前后共有16位君主执政。在这16个皇帝中,想必大家都会这么认为,只有太祖朱元璋和永乐大帝朱棣,能称之为明君,因为剩下的皇帝名气都不大。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载垕:相比那些自我标榜的皇帝(1)

实际上名气不大,不代表就对历史没贡献,比如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虽然在历史中名气不显,却有着“惊人”的壮举,就是赚取了当时世界近一半的白银。

至朱元璋为明朝奠定基础后,又有胸怀韬略的明成祖朱棣,创造永乐盛世、维护国家版图,使得明朝繁荣昌盛达到顶峰,但由于明英宗朱祁镇讨伐瓦剌失败,土木堡失陷,也就是史称的土木之变,让明朝由盛转衰,在这样的背景下,朱载垕却能力挽狂澜。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载垕:相比那些自我标榜的皇帝(2)

1566年,原本朱载垕因为母亲失宠,从小不受父亲喜爱,早就不奢望继承皇位的,但在嘉靖帝去世时,排在朱载垕前面的哥哥都一一去世,加上某些缘由,他才得以幸运继位。

也许正因为年少时的经历,反而是让他的性格,与明朝历来的皇帝都不同,不仅为人谦和善良,还对百姓、官员十分宽厚,哪怕仅执政六年,却也做出了一番大作为。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载垕:相比那些自我标榜的皇帝(3)

朱载垕有识人之能,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清官海瑞从牢狱中放出来。海瑞此人对明朝忠心耿耿,为人铁面无私敢于觐言,作风正派,正是整治朝廷不良风气的最好人选。

在肃清了朝廷的各种小毛病后,紧接着就对各种制度进行改革,比如史称的“隆庆新政”,这项政策不仅对各种赋税进行减免,还要求官员在工作中必须节约,不得铺张浪费。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载垕:相比那些自我标榜的皇帝(4)

不过这个政策,最主要的还是改革对外贸易的规定。当时朱载垕在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下,有了与蒙古议和的心思,之后双方达成共识,才得以结束了长达二百年的战争。

明朝没了后顾之忧,才放心与蒙古人通贡和互市,并开放了11个边境贸易口岸,使得蒙古与明朝有了稳定的贸易往来。隆庆议和意义重大,不仅平息了战争,还节省了大笔军费。

史记:“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载垕:相比那些自我标榜的皇帝(5)

除了这项重大改革,朱载垕还开放了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跟洋人交易,这项政策史称“隆庆开关”。如果前一个政策是让明朝得以休养生息,那么这个政策就是打开了明朝积累财富的捷径。同时,也是这个改革使得明朝的经济达到了顶峰。

根据史料记载,在政策的促进下,通商口岸大量开放,让明朝的外贸发展得极为迅速,在朱载垕执政的短短六年间,就使得海外3亿多两白银流入中国,这些白银占当时世界白银总数的三分之一,让中国所占白银,差不多有世界总数的一半。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载垕:相比那些自我标榜的皇帝(6)

要知道中国生产的白银较少,如果不是海外流入大量白银,奠定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基础,清朝初期未必能够如此富裕。只不过清朝不会承认,得利之后再抹黑明朝皇帝这个事实。

就比如,清朝是这么评价明穆宗的:“未能振肃乾纲,矫除积习,盖亦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者欤。”——意思就是朱载垕宽厚有余,却手段不足、威严不够。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载垕:相比那些自我标榜的皇帝(7)

此话细想一下,清朝是不是只说了别人的缺点,却不说别人的优点。

此举完全是故意引导人的思想,到底什么心思,明白人心里应当清楚。也许因为如此,朱载垕的名声才不响亮。

朱载垕在位时,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条例,比如隆庆开关、倭寇杜绝、俺答封贡等,促使明朝政治与经济都得到了极大发展。然而朱载垕做出这么的贡献后,却从不标榜自己,可以说是明朝最低调的皇帝了。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载垕:相比那些自我标榜的皇帝(8)

相比乾隆帝号称自己“十全武功”,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最后连祖业都败掉。相比清朝闭关锁国,自断后路,最后败于八国联军,欠下十几亿外债,还得民国的百姓偿还。

朱载垕不是更应该称为明君吗?不知你们是怎么认为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