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教育强国的百年求索)

“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终身从教,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如何着眼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培养基础教育领域的未来卓越教师和行业领军人才?”……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师生代表们围绕制约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腊子口”“娄山关”,纷纷为变革图强献计献策,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教育强国的百年求索)

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终身从教,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如何着眼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培养基础教育领域的未来卓越教师和行业领军人才?”……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师生代表们围绕制约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腊子口”“娄山关”,纷纷为变革图强献计献策。

历风雨,经坎坷,滋雨露,惠桑梓。从上世纪初一穷二白中艰难起步,到如今踏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与民族风雨同舟,和祖国沧桑与共,与人民同甘共苦,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强国的求索路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

在列强环伺、国弱民穷的清末民初,中华民族的先进知识分子苦苦思索国家前途该走向何方,以革命烈士恽代英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华师人胸怀大志、前赴后继,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走上教育救国、教育报国之路。

百年时光流转,教育初心不改。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华中师范大学传承薪火、砥砺前行,找准教师教育振兴的时代定位,奋力开启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求索教育兴国、教育强国之道。

风雨飘摇 艰难创业

一座山,一山桂子。一所学府,华中师范大学。东枕伏虎山,西望黄鹤楼,南接南湖,北邻东湖,华中师范大学坐落在环境优美、茂林摇曳的桂子山上。此山因满山的桂花树而闻名遐迩,金桂、银桂、丹桂、月桂更是样样俱全。此外,山上的两万多株桂花树,绝大多数有30年以上树龄,其规模和数量在全国高校独一无二。

“小小一株桂花树,静静迎接风和雨,在那芬芳的花枝下,多少人啊来又去……”春去秋来,年复一年,淳朴淡雅的桂花总是默默生长,既不与百花争艳,也不与名树斗奇。每当金秋九月,一簇簇一团团桂花陆续开放,竞相把浓郁清新的香气撒向人间。华中师范大学的初创者以及数十万名投身中国教育事业的校友,正像这宁静淡泊而又低调无私的桂花——

1937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到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演讲,“我和陈校长相比,自愧不如。办南开,我只是出点儿力。陈校长办中华,既出力,又出钱。我在北方……想到中华,就想到陈校长,中华大学有恽代英,南开大学有周恩来,这都是杰出的人才,是我们两校的光荣!”这位让张伯苓如此盛赞的校长,就是在风雨飘摇、国将不国的年代里毁家兴学,创立中国首所民办大学的陈时。

陈时生长的年代,正是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华侵略,清王朝日益走向腐朽没落的年代。许多有志之士,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感到“无游学无以与革命党人谋”,纷纷前往日本求学以寻找救国之道。1911年,陈时学成归国,他坚信“人才是国家的财富,教育是治国的根本”,便反复说服父亲变卖家产,于次年正式创立中华大学。

在当时的武昌城里,还有一所成立于1903年的综合性大学——文华书院大学部(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1924年,华中大学在文华大学的校址上成立,随后陆续合并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长沙雅礼大学、岳阳湖滨大学,迎来了在几十年风雨飘摇中始终撑杆掌舵的老校长韦卓民。

为了把华中大学办成中国有影响力的大学,韦卓民把办学特色定位为“小规模”“重质不重量”。他认为,在中国现代化已经起步且又受到严重阻抑的情况下,华中大学应“一意讲求高等学术”,为中国培养“立德立言立功,发奋天下为雄”的高水平人才。依靠独特的教学管理制度,楚辞学家游国恩、文论学家包鹭宾等一大批权威专家来校任教,李约瑟博士、费正清教授、哲学家冯友兰等多次来校讲学,学校教学质量自此蜚声海内外。

在教育救国的漫漫征途上,文华大学师生胡兰亭、刘静庵等秘密参加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中华大学《光华学报》与北京大学《新青年》遥相呼应,成为武汉地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中华大学学子恽代英、黄负生、林育南等人创立互助社、利群书社,为武汉五四运动的开展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中华大学校运动会成了武汉学生爱国运动的起点,中华大学也成了五四运动在武汉的指挥部……

百年之前的中国积贫积弱,中华民族在无穷的黑暗中挣扎呼号。不同于西方中世纪教会大学,中国近代大学在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紧紧地同家国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正是中华大学以及华中大学风雨飘摇、艰难创业的办学精神,正是陈时、韦卓民等呕心沥血的创业者,正是恽代英、陈潭秋、黄负生、林育南等革命者,正是那些建校之初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的校友,奠定了一代代华师人教育报国的初心。

烽火连天 弦歌不辍

百年沧桑,育成百年名校;世纪风雨,铸就世纪辉煌。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我们的国家曾经是那样积贫积弱,我们的民族曾经是那样多灾多难,我们的大学也经历了一样多的苦难和坎坷。随着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偌大的中国已经逐渐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此时的大学应该何去何从?

在选择留守抑或搬迁的关键时刻,中华大学校长陈时在日求学期间的旧相识——岗村宁次、佐藤荣作等日本军政要员纷纷发来密信,希望他留下来继续办学,日方将会为他和学校作妥善安排。陈时对此一笑掷之,“哪怕中华大学办不下去,我也不做奴才、汉奸。”更何况,陈时办大学的初衷正是为了教育救国,培养出栋梁之材,将侵略者逐出国境。

而华中大学当时可以受到国际法律保护,本不太需要担心安全问题。不过,韦卓民坚决认为,“中国现代化的伟业始于抗战前不久,须于战争结束后完成,所需的长期训练绝对不可中止或遭到严重阻碍”“由于战争的扩大,政府需要更多有学识的人担任不同工作。我们的愿望是在自力更生、薪火相传中供给政府所需的人才”。

1938年夏季,华中大学与中华大学开始西迁。后人从当时《教育通讯》的一则短消息上,仍然能追寻到两所大学西迁的决心与艰辛:“武昌私立中华大学和华中大学顷决定迁移校址。中华大学,已在宜昌上游后坪地方,觅定校址,该校校长陈时,日来正筹备一切迁移手续。华中大学决定移往桂林,刻亦派员前往寻觅校址……”

更为巧合的是,两所大学皆为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皆为躲避日寇的侵略以武昌昙华林为起点向西进行两次迁徙,皆在有识之士的帮助下把庙宇进行整修作为临时大学,皆于战火连天的岁月中弦歌不辍,皆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教育遗产和精神财富——

由于敌寇频频轰炸,华中大学从武昌迁至桂林,经越南至云南,最终寻觅到犹如世外桃源的大理喜洲古镇作为办学基地。在从武昌到桂林再到喜洲的西迁过程中,华中大学坚持正常的教学计划,可见学风之扎实、端正,“长达八千里,而总计学生缺课不满六周,占全年五分之一,员生艰苦志可钦佩也”。

虽然办学条件简陋、生活条件艰苦,甚至有几个教职员的孩子还夭折于缺医少药,但华中大学没有停止教研工作,保持文、理、教育三院八系的办学规模,与西南联大、云南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等保持密切往来,根据滇西人文地理情况发表了一系列蜚声海外的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云南知识界的骨干人才以及今日云南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透过苍山洱海旁的华中大学西迁纪念馆,依稀可以管窥华中大学的文教春风,催生了一个开明进步的新喜洲:首套电力设施,为古老小镇初次带来光明;拦溪筑坝修建水电站,在大理轰动一时;街上出现了西药铺、理发店以及邮政服务……

无独有偶,中华大学由武昌迁至宜昌小溪塔,顺长江抵重庆,定址于悬崖峭壁上的南岸咀禹王庙。由于学校办学条件极差,琅琅的读书声里还不时夹杂着枪炮声、警报声,陈时甚至将两套大英百科全书中较新的一套,卖给英国驻华大使馆以解燃眉之急。即便如此,师生们仍孜孜不倦地潜心攻读,邀请了郭沫若、陶行知、李公朴、邹韬奋、范长江等大批名流前来讲学,使得中华大学成为重庆大后方鼎鼎有名的“民主讲坛”。

在硝烟弥漫的岁月,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华中大学和中华大学的师生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教育救国的战场,在贫穷和死亡的面前顽强生存、抗争、发展,保存了民族教育的火种、赓续了学术文化的根脉、培养了国家急需的人才,蕴含着让后人肃然起敬的力量。

金瓯巩固 突出师范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大江南北,西迁大学陆续迁回原址。正当解放战争全面进入战略反攻时期,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领导人创办了一所为革命胜利后培养新政权建设人才的革命大学——中原大学。在迁入武汉后,中原大学开始有固定校址,下设文艺学院、财经学院、教育学院、政治学院,逐步向正规化、综合性大学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决定“每一大行政区办一所师范学院”,华中大学、中华大学、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犹如三条大河,终于一齐汇入华中师范学院(成立初称华中高等师范学校)这宽阔的海洋,由昙华林搬至桂子山新校区。1985年9月,学校万余名师生举行首届教师节暨改校名大会,华中师范学院正式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邓小平同志挥笔题写校名。

回首百年,华中师范大学继承以中华大学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以华中大学为基础的海外优秀文化,弘扬以中原大学为底蕴的红色革命文化,共同凝结成“立德树人 求实创新”的校训、“忠诚博雅 朴实刚毅”的精神,在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之路上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放眼全国,在近200所高等师范院校、400所举办师范教育的非师范院校组成的师范教育方阵里,华中师范大学始终处于前列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推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教育力量——

在这里,构建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从全日制到继续教育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1000余人、国际学生2300余人……

在这里,走出了诸多中国教育学的领军人,数百名特级教师,30余万名优秀大中小学教师、校长,如“大别山师魂”汪金权、“议案大王”周洪宇、“云岭楷模”梁达松、“轮椅教授”刘盛佳、“资教先锋”费宝莉……

在这里,形成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育特色,荣获国家级别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批17个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中小学历史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在这里,率先提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项目,已在中国11个省份签约共建29个实验区,最北达北京市,最南达海南岛,最东到齐鲁大地,最西到云贵高原……

在这里,培育出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60余个,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别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如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农村研究院、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这里,形成了“博学、博爱、博雅”的三博校园文化,“教学节”“创新杯科学文化节”“树人杯艺术文化节”“博雅大讲堂”“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华师故事”等校园文化活动,在武汉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突出师范特色之后的六十七载路途上,华中师范大学相继成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并以“信息化”“国际化”作为发展两翼,奋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数华中师大人正在默默坚守教育阵地,用知识托举起亿万学子的明天,书写出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齐奋进的教师礼赞。他们正像一粒粒无声的石子,奠定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人才根基;他们正像一颗颗珍贵的钻石,闪烁着人民教师摇篮的永恒辉煌。

百年变局 教育强国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而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母机。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怀着百年教育强国梦想、身为师范教育中坚的华中师范大学应当何为?

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一场大规模在线教育实验,导致教学关系发生了从满堂灌的“单声道”转变为互动式的“双声道”,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从单纯知识传递转变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等五大变革。

华中师范大学着眼世界正在发生的第四次教育革命,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进一步强化“师范为本”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推进开放化,加快推进现代化,从特色鲜明向卓越领先、从高水平向世界一流转变,重点培养面向未来、主动引领教育变革的智能时代卓越教师,为未来教育播撒下一个个火种。

——探索构建智能时代教师教育新体系。对标智能时代教育改革重大战略需求,组建成立国内首家“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重构教师教育环境,深度应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探索数据驱动的智能化、个性化教师培养新模式,构建基于数据、面向过程、精准高效的教学评价新模式。

——深度融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建立地方研究院、组建教育集团,推动学校教育资源向国家重大区域汇聚,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协助宁夏教育大数据中心研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提高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成立华中师大人工智能教育宁夏研究院,探索构建智能时代教师发展新路径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生态。

——借助信息化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四川凉山、云南楚雄、湖北恩施等“信息化助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试验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4种有效模式,并扩展到全国9省(市)1670多个农村教学点。与贵州、云南、新疆、西藏等地16所地方师范院校建立对口帮扶机制,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教师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有效提升当地教师培养质量。

目前,一流学科建设、人事制度改革、评价方式转变、管理服务创新、深化对外交流等一系列举措正在稳步推进,全校师生员工发扬历代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优良传统,勇担使命,追求卓越,团结一心,苦干实干,正在为把华中师范大学早日建设成为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观照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学校在时代的风雨中兼程,在历史的嬗变中新生,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前进,在新时期的改革中发展,而今又在实现新时代转型中的跨越。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和辉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更反映出亿万中华儿女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心愿。

在旧时代的暮色苍茫中,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李大钊的话语掷地有声:“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在新时代的复兴曙光里,华中师范大学将以第十二次党代会为新的起点,秉承为民族复兴办教育、为国家富强育英才的初心使命,赓续九州沃土上的教育强国梦想!

(毛军刚/文 陈希昌/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