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深度理解(两个主义的功与过)
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10)
问:你竟然如此之高地评价唯心主义?
答:这是事实,唯心主义作为对立面,把被唯物主义遮蔽的一面打开。唯心主义让人得以从法理上诞生,并揭开了人心灵世界的帷幕,人性、人情、人心得以张扬,人的生存地位被改变,人打开了认识自己和确立自我的大门。
问:这些竟然是唯心主义的功绩?
答:这些是被唯物主义遮盖和忽略的存在面,被唯心主义打开,唯物主义没想办也办不到的事,唯心主义办到了,这还不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问:既然这样,那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为什么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主观的、想当然的和不靠谱的代名词?"你是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者",就是明确的指责。
答:说这话的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主义,人们常常用唯物主义的姿态来否定唯心主义,又以唯心主义的立场来肯定唯物主义。在许多的观念中,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唯物主义和什么是唯心主义,这两个主义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是混在一起的一团烂泥,怎能把它们分得开。
问:你这不是混淆两个主义的概念吗?它们可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
答:其实不是,它们都是唯物逻辑思维的产物,它们都肯定了物的实在性,唯心主义大师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这已经表露了唯心主义对物的态度,它们都认为物是既有的,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唯物主义是客观呈现,唯心主义则是心观呈现。
问:什么是心观呈现?
答:就是物必须呈现于人的精神意识中,否则,物不会呈现。
问:物不呈现时,物在哪里?
答:按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说法,物不呈现时,物与我同归于寂。
问:寂是什么?
答:意思是:虽在,但暂不呈现,待"我见物时,物才鲜明起来"。寂就是,在而不见。
问:在而不见,有逻辑吗?
答:有,还是唯物主义逻辑,无论物在哪里,物都是自在的。
问:哦,它们都认可物的自在,只是呈现方式的分歧吧?
答:所以说,唯心主义是客观的,唯物主义是主观的。
问:怎么这样说?
答:人们往往看不到这一点,唯心主义是以客观思维为基础,将人心作为客观存在的前提;唯物主义则是以主观思维为基础,以主观设立的客观为存在的前提。两个主义其实异曲同工,都强调了客观世界的存在,只是在存在的前提上有分歧。人夹在两个主义之间,本质上还是客观世界的奴隶。
问:你能指出两个主义的功过吗?
答:唯物主义使人便捷高效地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但以认识的片面性和对人自身的忽略为代价;唯心主义注重自身和获得自我的精神世界,但以人的主观意志和存在的事实真相相对峙为代价;唯物主义桎梏了人,唯心主义放纵了人;唯物主义没有人的存在,唯心主义只有人的存在;唯物主义使人不忍其重,唯心主义使人不堪其轻;唯物主义拜物,唯心主义拜神;唯物主义使人没有未来,唯心主义使人迷失在现在……
问:唯物唯心只不过是两种观点,与人的生活现实有什么关系?
答:关系重大,人们会不自觉的站在唯物或唯心的立场上,这两种观点已经影响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知不觉中让你成为这种人和那种人。而且,在你还并未意识到自己持唯物或唯心观念时,你早已是其中之人了。唯物唯心已经变成了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变成了你看待问题的固定角度,你不小心就成了两者的奴隶。
问:有没有两个主义之间的什么主义存在?
答:那就是实用主义,人一般是不分什么主义的,此事持唯物观点,彼事持唯心观点;此时是唯物的,彼时是唯心的;以唯物的态度来实施唯心的行为,以唯心的意愿来看待唯物的存在……当然,人是走不出两个主义的思维方式的,无论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
问:科学属于什么主义?
答:科学是唯物主义的实践工具,科学以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坚信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科学一直在物质中寻找存在根据,科学甚至相信可以和终将从物质中找到一切存在的奥秘。甚至是精神意识的构成,都可以从物质的解析中找到根据。科学主义认为用科学手段可以找到真理,科学万能已经向万能的神看齐。
问:科学手段是什么?
答:就是看待事物、把握事物及运用事物的方法,是有效的、可反复证明的实践方法。有人甚至把科学看作真理的化身,认为科学是人类走进幸福社会的解决之道。
问:难道科学可以解决人的精神问题?可以解决人类的伦理问题?可以永久性地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鸿沟?
答:肯定地回答,都不能,科学只能解决人怎么利用事物,不能解决人为什么要利用事物,利用事物达到什么目的。确切地说,科学只具有工具性,不具备目的性,与人类的存在目的无关。科学只是人达到目的使用的手段和过程,科学自身没有目的。
问:人能使用科学手段找到存在目的吗?
答:不能。使用科学手段达到精神目的是无稽之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绝不可能由科学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只能由人自己思考来回答,绝没有更高的智慧来解答这些问题。科学方法只能佐证人的思考,比如薛定谔的猫的实验即测不准定律佐证了观测者——人的存在,在之前物质的独立存在中找到了人的因素,这事实上已经让唯物论轰然倒塌,只是人们还不肯承认罢了。科学最近追究出物质分解到最后不再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能量态或离散的粒子,这也证明了物质的非实在性。物质来源于非物质,这是人们早就认识到的,只不过现在才取得了科学的证明。以后科学将证明事物与人感知的关系,这将是必然的事实。(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已在亚马逊、京东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亚马逊、京东搜索:感知新世界,即可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