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仫佬族人在哪里(聚族而居的仫佬族生活)

罗城仫佬族人在哪里(聚族而居的仫佬族生活)(1)

广西,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广西分属桂林郡、象郡。唐朝时期,广西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罗城仫佬族人在哪里(聚族而居的仫佬族生活)(2)

广西是全国仫佬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约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90%。仫佬族族称,有自称与他称之别。多数仫佬族人自称“伶”(音Ling),少部分地区自称“谨”(音Jin)或“本地人”。汉族称之为“仫佬”,壮族用壮语称他们为“布谨”。

罗城仫佬族人在哪里(聚族而居的仫佬族生活)(3)

仫佬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元代以前,史书往往将仫佬与“伶”或“僚”并称,仫佬族的先民被归属于当时泛称的少数民族僚族之中。僚族的称呼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汉书·西南夷传》称夜郎境内的主体民族为“夷僚”。

罗城仫佬族人在哪里(聚族而居的仫佬族生活)(4)

封建社会的仫佬族地区,土地已相当集中。仫佬族聚族而居,同一宗族的人往往居住在同一村寨内。只是在一些圩镇和大的村子里,才存在与别的民族和别的姓氏杂居的情况。住房一般是泥墙瓦顶、三间并列的平房,茅屋较少。仫佬族的衣服,一般尚深青色。

罗城仫佬族人在哪里(聚族而居的仫佬族生活)(5)

仫佬族地区过去盛行父母包办的早婚,少数是自己通过“走坡”恋爱结婚的。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结婚后女子不住在男方家,而是回到父母家,帮助生产劳动,服侍长辈,农忙和节日才回夫家住几天,等到怀孕生孩子后才长住夫家。

罗城仫佬族人在哪里(聚族而居的仫佬族生活)(6)

走坡是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活动,是谈情说爱的方式。按照传统习惯,男女青年在郊外相逢时,不论相识与否,均可邀请对唱。拒绝别人的邀请,被认为是不礼貌。歌的种类有:“随口答”,歌词由唱者即兴创作,没有一定歌本,具有丰富的想象和比拟,包括情歌、劳动歌、苦歌、仪式歌、风俗歌等。

罗城仫佬族人在哪里(聚族而居的仫佬族生活)(7)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枝柳、岔罗铁路和S204省道过境。1956年3月,罗城县改属宜山地区,1956年7月改属柳州专区,1965年5月改属河池专区,1971年改属河池地区。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罗城县,设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以原罗城县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属河池地区管辖。

罗城仫佬族人在哪里(聚族而居的仫佬族生活)(8)

罗城(有色金属、煤炭之乡),已探明的有煤、锡、锑、铅、锌、铜镍、钒等30多种。全县现辖7个镇、4个乡:东门镇、龙岸镇、黄金镇、小长安镇、四把镇、天河镇、怀群镇、宝坛乡、乔善乡、纳翁乡、兼爱乡。县政府驻东门镇。【广西罗城,1930年。摄影:沙克福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