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依规开展责任倒查(保查对制度有效落实)

在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从事管理工作多年,巩怀慧深知查对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她常说:“护士站在治疗护理服务的最末端,必须严格执行核心查对制度,不能让任何外界因素干扰制度的执行”如今,调派至桦甸市胜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副主任的她,依旧时刻强调护理查对的重要性结合多年管理经验,巩怀慧表示,管理者应与时俱进,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让查对成为护士的一种日常习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严格依规开展责任倒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严格依规开展责任倒查(保查对制度有效落实)

严格依规开展责任倒查

在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从事管理工作多年,巩怀慧深知查对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她常说:“护士站在治疗护理服务的最末端,必须严格执行核心查对制度,不能让任何外界因素干扰制度的执行。”如今,调派至桦甸市胜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副主任的她,依旧时刻强调护理查对的重要性。结合多年管理经验,巩怀慧表示,管理者应与时俱进,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让查对成为护士的一种日常习惯。

用制度约束行为

巩怀慧表示,要想提升护理人员的查对意识,管理者首先要懂得制定合理的制度,讲清楚执行制度的必要性、必需性,然后严格利用相关制度约束每一名护理人员的行为。“这其中,制度的合理性与被认可度十分重要,”巩怀慧说,“一个被大家所认可,并且让大家从心里愿意执行的制度,才可能会被执行得彻底。”

巩怀慧介绍,在该院每年的护理层级培训、新入职护士培训、实习生培训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查对制度的培训。“培训课程一定要穿插与时俱进的查对差错案例,通过院内、院外的真实案例增加培训的深刻性、警示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培训老师的选择也很关键,一定要用授课有经验、有技巧、有说服力的护士或者护理管理者。”巩怀慧详细补充道。

让制度成为习惯

制定好科学、合理的护理查对制度后,让护士逐渐将这种制度变成一种日常习惯,也是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重点。巩怀慧常以日常生活为例,在潜移默化、旁敲侧击中加强护理团队的查对意识。例如,巩怀慧会说:“大家去超市购买一瓶普通酱油时,是不是都要看一看品牌名称、生产日期、产品成分、生产厂家、食用方式、净重容量、防伪标识等?这是对自己的饮食负责。那作为一名护士,我们面对的是患者仅有一次的、最宝贵的生命,哪有不仔细查对的道理?”巩怀慧认为,管理者要反复向护理人员灌输这种严格查对的思想,当这种行为逐渐养成一种日常习惯后,差错的发生率自然会降低。

讲究查对技巧

一次临床走访中,巩怀慧发现一护士正在为患者进行输液操作。

“观察其操作步骤发现,操作前的查对执行很好,操作中、后的查对略差,尤其操作中的查对执行最差。”巩怀慧说。通过谈话发现,该护士很清楚查对的流程,但其认为频繁且紧邻的三次查对有点多余,患者也不乐意接受。于是,该院护理部把这个问题单独提出来进行分析,并且对该院所有病区单元进行了调查、访谈。

在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患者由于紧张或者疾病的影响,会出现幻听或听不准的情况,尤其是门诊输液室的患者或者老年患者,这也是输液室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至少三次的查对必不可少。但查对的执行也应讲究技巧,简单机械的问询,患者、护士都很反感,难免会像案例中的护士一样,明知流程却故意减少一次查对。巩怀慧感慨:“查对的过程也是讲究一定技巧的,简单机械生硬的‘三查八对’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护理人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灵活、适合的查对方式,以核对为关键点展开亲切交流,带动患者或家属参与。让患者易于接受且核对有效,才是最好的核对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