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有着什么样的称号(你所不知道的老舍)
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语言大师,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老舍出身在一个穷苦的满族正红旗人的家庭。父亲是一个月挣三两饷银的皇城护军,为了保卫京师,在“庚子国难”中被攻城的八国联军炮火击中而阵亡。
从此,老舍一大家人“全仗母亲独立抚养”。老舍在《我的母亲》 (1943年《半月文萃》)一文中写道:"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我们都知道老舍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文学大家,而不知道的是,老舍先生实际上也是一位武术高手。
梁实秋先生在《关于老舍》一文中,曾提到老舍为了文学创作和工作,是非常注意体育锻炼、强健身体的。
老舍先生曾给梁实秋的女儿梁文蕾题词:“身体强学习好才是最好的公民。”
对此,梁实秋说: “虽然是泛泛的鼓励后进的话,但也可以看出老舍朴实无华的亲切态度,他深知‘身体强’的重要性。”
老舍自己也在《自谴》中说:“没有身体,便没有一切。”因此,老舍先生一生大凡条件允许,都非常注意锻炼身体。
老舍的大女儿舒济在《从父亲老舍的满族籍和习好说起》一文中说,1930年夏,老舍从英国途经新加坡时,做了几个月教师,然后再经上海回到北平, “住在他的同学、好友白涤洲家中”。
“一天,北平学生画报社记者陈逸飞去拜访他,他正在屋中练拳,他对陈逸飞说,他练的是昆仑六合拳的内家拳,专重气功,是为了养生防身。陈不信可以防身,两人一过手,一下子就把陈击败。”
1933年5月,老舍离开北平去济南齐鲁大学教书,因腰背痛难愈,遂拜山东武林高手马子元为师,先学太极,“继以练步,重义潭腿",练查拳、洪拳、六路短拳等,“又习及枪剑与对击,多外间鲜见之技”。
一年下来,老舍学会了二十多套拳,病痛也痊愈。为此,老舍特赠师傅马子元折扇一把,把自己的习武经历,全部写在扇面之上。
1934年,老舍全家搬到青岛,任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一日,学生臧克家到老舍家里拜访,看见家里挂满刀枪棍棒等各种兵器,方知老师老舍是一位练家子(晚年臧克家回忆《老舍永存》)。
1935年,在山东大学春节辞旧迎新晚会上,老舍特为师生表演了一套剑术,天津《益世报》以“废年·除夕·青岛·山大一夜狂欢,笑神老舍大显身手”为题,做了详细的报道。
老舍一生不间断地习武,战胜病魔,强健身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老舍只身奔赴武汉,加入抗日队伍。
当时恰在武汉视察国防工事的冯玉祥将军,看见老舍不仅写文章宣传抗战,在寒冷的冬天仍能每天坚持练武健身,便借此向身边的士兵们宣传学习老舍为抗战而习武的精神:“你们看见舒舍予先生没有?他每天早晨穿着单衣打拳,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在抗战期间,还有老舍先生的一段佳话,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
“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1946年,老舍受美国邀请赴美讲学一年,在回国之前,老舍还应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以小说《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之邀,在为受伤的“二战”军人举办的晚会上,表演了一套出神入化的太极拳。
赛珍珠在她的《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一书中,作了这样的记载:“老舍的表演精彩非凡,简直是美妙无比的舞蹈,深深地赢得了大家的赞叹。”
1965年春,老舍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日,在一次与日本文学界的友人聚会中,已经66岁的老舍先生与日本年轻作家城山三郎进行了一次即兴武术交手。
后来,城山三郎回忆道:“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瘦小体弱的老舍先生,走路离不开手杖,居然一出手,就差点使我跌倒,败下阵来。不知老舍先生体内蕴藏积蓄了精气,真有功夫啊!”
读者朋友们,这样的老舍先生,你以前知道吗?是不是也为一生尚武、强身健体的老舍先生而感到敬佩呢?
本文参考自:《民国清流之大师们的中兴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