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大柳镇最新消息(宁津名镇大柳镇的古往今来)

#德州##德州##历史#

宁津县大柳镇最新消息(宁津名镇大柳镇的古往今来)(1)

宁津县大柳镇最新消息(宁津名镇大柳镇的古往今来)(2)

大柳镇位于宁津县城北十公里,建镇已有800余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称为大柳店,光绪年间即为大柳镇。

大柳镇原名青龙镇,那为啥由青龙镇改为大柳镇呢?改名这事还与明朝朱元璋的四太子朱棣有关,下面讲讲这段精彩感人的历史故事。

宁津县大柳镇最新消息(宁津名镇大柳镇的古往今来)(3)

宁津县大柳水库位于该镇2014年建成投用

据传,在明朝燕王朱棣扫北时,在德州沧州周边地区与建文帝朱允炆军队发生激烈的战斗,当然也包括宁津一带,伤亡惨重,急需抓壮丁补充军队,于是朱棣命部下将青壮男丁征集入伍,其他人等皆斩尽杀绝,由此杀害无辜百姓很多。有一天,大军行至青龙镇附近,有一藏在荒草丛中的农妇被兵丁发现后,仓皇奔命。 燕王见此女子怀抱一名八九岁男童,上齐其头,下及其膝,而手还领着一名三四岁小儿,高仅及膝。其怀抱之童哭闹不止,并咬其肩揪其头发,而妇人任其撕咬,愈抱愈紧。手领的小儿忽而跌倒,忽而爬起,尽其力挣扎,仍有追赶不及之势。 燕王大怒,捉农妇而责曰:“你这贱妇,为何怀抱大童而手领小儿?”妇人很是害怕,哆哆嗦嗦地答道:“怀中所抱是我丈夫前妻所生,手领小儿是我亲生的,对于没有娘的孩子,我不忍让其受委屈。”燕王感其义,说道:“本王念你在性命难保之时尚有此良苦善心,免你母子三人一死,速速回家吧。”女子哭诉:“而今兵荒马乱的,即使大王饶过我们娘几个,回得家去也难免要做刀下之鬼,只求大王饶我大儿的性命,我母子二人死而无怨。”

燕王想了一下说:“这地方柳树多,你回家去折一柳枝插在门上,保你全家性命无忧。”即令三军,凡是遇到门上悬挂柳枝的不准骚扰,违令者斩。妇人回家后将此事遍告乡邻,遂保全了全镇人的性 命,也保住了青龙镇。为纪念此事,人们便把青龙镇更名为大柳。

宁津县大柳镇最新消息(宁津名镇大柳镇的古往今来)(4)

据史载,境内有庞家寺汉墓遗址、康王祠遗址、元代李世和墓遗址,是西汉名臣隽不疑故里。镇内李满庙会已沿袭千余年,李满碧霞祠更是华北地区著名的道教重地

李满碧霞祠

李满碧霞祠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始建于唐朝,古称天仙圣母殿,曾于清代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6年)重修,并改名为碧霞祠,沿用至今。后经清光绪十六年(即公元1891年)扩建,成为华北平原上一处非常精美的古建筑群。主要建筑包括山门、钟楼、鼓楼、碧霞祠正殿,东西配殿,正殿后面为玉皇阁,玉皇阁东面为阎王殿,西面为白衣观,山门西面有镇武庙。

宁津县大柳镇最新消息(宁津名镇大柳镇的古往今来)(5)

每年农历四月十一日至十六日,是大柳镇李满的碧霞祠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庙会兴盛时期,每年前来赶会的人达数万人之多。一时,河北沧州、盐山的各种剧团,吴桥、宁津的杂技和这一带的民间艺人,都争相前来献艺。这样在历史上,古老的庙宇也就名扬千里,届时,方圆数百里的香客或徒步或赶着大车前来聚会,来这里赶会的人北起河北的沧州,南至山东德州,东达山东惠民,西止河北的衡水。为期五天的庙会,极大丰富了当地的民间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