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冬至内涵(广州增城冬至习俗)

客家冬至内涵(广州增城冬至习俗)(1)

 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俗称“过冬”。时值秋收刚过,一年的主要农事已毕,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庆祝丰收,欢度节日,故有“冬大过年”之说。人们备三牲、香烛等祭拜众神灵和祖先,希望来年获得更好收成。是日家家食汤圆糖水,寓意团圆、甜蜜之意;晚饭菜肴满桌,丰盛胜于过年,热闹非常。在增城,这风俗一直延续至当代,“文化大革命”期间亦不间断,只是因当时经济条件差,物质匮乏,人们只好因陋就简。但拜神的旧俗一度被禁止。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物质丰富,人民生活改善,平日餐桌上也是丰富多彩,因此过冬也好,过年也好,只是餐桌上多一两道平时不常吃的菜肴罢了。

建国前,外嫁女如无特殊情况冬至日都不回娘家。一意为外嫁女回娘家过冬不吉利,另一意为外嫁女家贫要回娘家过冬,被他人瞧不起。建国后已无此顾忌。

客家冬至内涵(广州增城冬至习俗)(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