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杂志推荐(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史1.4.2.4)

音乐风格

从纯形式和风格角度来说,无论是礼拜仪式的还是准礼拜仪式的,所有类型的圣咏旋律都可以根据它的装饰性方便地分为三类:音节式的、纽姆式的和花唱式的。在音节式旋律中,歌词的每一个音节通常都只对应一个音符;在纽姆式旋律中,一个音节对应一小组二到十个左右的音符;而在花唱式旋律中,主体是纽姆式的,但在嵌入其中的华丽段落中,一个音节甚至可以对应演唱几百个音符。

圣咏的每一种礼拜仪式类型通常以一种旋律型为特征。《圣经》诵读、祷告、连祷、荣耀经、继叙咏、信经、诗篇、交替圣歌、短应答圣歌、大多数赞美诗、膜拜和光荣颂通常是音节式的。纽姆式的一般包括附加段、进台经、圣哉经、羔羊经和圣体经。升阶经、垂怜经、阿里路亚、特拉科特、奉献经、大型应答圣歌和祈祷(prece)是纽姆式的,但经常包括规模较大的花唱。

然而,相对简单的音节式圣咏并不一定是比纽姆式和花唱式圣咏历史更古老的旋律层级,旋律的复杂程度更取决于圣咏表演者的能力,会众部分相对简单,而司祭和训练有素的歌手或独唱者部分相对复杂。

古典音乐杂志推荐(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史1.4.2.4)(1)

音节式、纽姆式和花唱式旋律的谱例

另一种区分圣咏旋律的方法是它们的内部音乐结构。通常也有三种形式:使用吟诵音或吟诵公式演唱的圣咏;重复的或诗节式的圣咏;变化更广的自由形式的圣咏。

短祷(collect)、书信、福音书、序祷、短篇、光荣颂、一些祝福和膜拜的变体通常以一个单调音等音节地演唱,它们的总长度和乐句结构由歌词决定。更复杂的礼仪吟诵包括进台经诗文、圣体经诗文、诗篇和短颂诗,它们也使用单调音演唱,但在每个诗句起始、中间和结尾处由短音调、曲折、中音和终止式公式以简单的诗篇诵唱打断。

赞美诗和继叙咏这两类圣咏以独特的形式结构和重复型旋律而著称。赞美诗是诗节式结构的,每一诗节使用同样的旋律演唱。继叙咏的结构一般是成对旋律乐句重复的形式,但也不总是如此,例如常见的结构为ABBCCDD。

自由形式圣咏是指那些旋律因作品而异的圣咏,例如进台经、升阶经、阿里路亚、特拉科特、奉献经和圣体经。它们的内部结构大多由歌词的语义结构决定,而不是没有结构和意义的散漫形式。同属一种特殊类型的圣咏中有很多都通过共同的旋律公式联系在一起,例如许多阿里路亚都包括内部的重复结构。

从诗篇诵唱方式上分类,圣咏可以分为三种方式:直接式的、交替式的和应答式的。直接式的诗篇歌词是直接演唱的,没有附加任何文字,由主祭、独唱者或唱诗班演唱。短祷、序祷、主祷文、各种膜拜和光荣颂是直接式的。交替式的演唱使用两个“半合唱队”轮流演唱,歌词既包括诗篇内容,也包括可以出现在诗篇文本之前、中间和之后位置上的附加成分。诗篇、交替圣歌、召请诗篇、进台经和圣体经是交替式的。应答式的演唱先是一段诗篇独唱,然后是会众或唱诗班的应和。大型应答圣歌和短应答圣歌、升阶经、阿里路亚和奉献经是应答式的。应答式诗篇诵唱源自于犹太教的古老传统。以上分类基于现代的表演方式,而历史上的各圣咏体裁的表演类型有些还存在争议,甚至是混合型的。

古典音乐杂志推荐(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史1.4.2.4)(2)

中世纪修士们演唱圣咏的情景

格列高利圣咏的音域一般在七到九度之间,一些相对古老和类型简单的圣咏使用五到六度的狭窄音域,而少数圣咏的音域则超过九度。

圣咏的旋律进行分为连接式的(conjunct)和断开式的(disjunct),前者是在调式内各音之间级进上下运动,后者以上下三度跳进最为常见。一般来说,旋律音程跨度越大,它出现的频率越低,超过五度的音程即使在较晚近的曲目中也不常见。

圣咏的旋律轮廓在分析中可以认为是由一个或一系列拱形结构所构成,但偏离这一形式的圣咏数量也是十分巨大的。有时候,乐句是倒拱形的,旋律线的最低点处于大约正中的位置。更常见的形式是乐句围绕着一个固定的音高略微起伏。不完整的拱形和半拱形轮廓也很常见。

终止式是圣咏的一个构成要素,终止音型与音程进行的素材以及旋律线的特征密切相关,是典型的导向一个乐句或一首完整圣咏的终止音的旋律音型。圣咏终止式数量极多,而且难以分类,最常见的是从上方级进或三度跳进指向终止音,还有一些从下方进入中音终止。

除了节奏问题,在中世纪声乐演唱、装饰音和拉丁语发音等问题上,还存在诸多争论。早期中世纪相关文献的缺乏让前两个问题几乎得不到解决。歌词的重音和旋律线的关系非常复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四世纪的古典拉丁语是存在重音加长特性的,但是古典时期之后,拉丁语逐渐失去了这一特性,只有音高曲折得到保留。而这一变化发生的年代正好和格列高利圣咏形成的时间重合,并在九世纪记谱法出现之际基本完成,这时期的拉丁语是一种以轻重和高低来区分重读和非重读音节的语言。但如何在圣咏旋律上反映出这种特性并没有达成共识。重读音节和较高的音或旋律的高点重合的例子很多,但相反的例子也层出不穷。纽姆式和花唱式圣咏的结束音节往往并不是重读音节。在中世纪,作为西欧的国际通用语言的拉丁语在各地的发音并不统一,用于各地的圣咏演唱的发音也不尽相同,今天要求演唱时使用统一的发音是文艺复兴圣咏改革的时代错误的产物。

唱片推荐

古典音乐杂志推荐(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史1.4.2.4)(3)

标题:圣咏

演奏:The Benedictine Monks Of Santo Domingo De Silos

厂牌:EMI,CDC 7243 5 55138 2 3

唱片简介

格列高利圣咏是西方天主教会礼拜仪式的单声部音乐。圣咏的虔敬、安谧和和谐给饱受社会和生活压力的现代人带来安慰剂的作用,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竟形成了一股圣咏热潮。这张名为《圣咏》的专辑就是这次热潮的始作俑者,当年荣登美国《公告牌》排行榜第三名,唱片销量高达六百万张,成为史上最畅销的圣咏专辑。专辑的表演者是西班牙西洛斯的圣多明我修道院本笃教团修士们。这座修道院建立于十一世纪,是去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朝圣之路上的必经之地,并为朝拜者提供住宿。现在的修道院是在法国索莱姆修道院的帮助下重建的,因此西洛斯修士们的演唱风格受到索莱姆修士们的显著影响,只在拉丁语发音上带有西班牙口音。尽管他们的圣咏演绎算不上最完美的,但吟唱圣咏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真性是毋庸置疑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