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的悲剧故事经过(从艺术心理学分析)

《俄狄浦斯王》是被誉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之一的,索福克勒斯的经典代表作。索福克勒,出生于大约公元前496年的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一生以儒雅和素质著称,并且一共创作了123部悲剧和滑稽剧。

《俄狄浦斯王》作品可以成为“希腊悲剧鼻祖”并且流传至今,必然有经久不衰的原因。下面我将从艺术心理学的角色心理学和受众心理需求两个方面分析这部作品的优秀之处。

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的悲剧故事经过(从艺术心理学分析)(1)

艺术心理学,又称为“文艺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指的是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文学艺术和规律,也就是说它主要研究是的是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受众的感受和艺术的价值。

好的文学作品,具备流传性,它可以跨越时间的长河,被不同年代和不同民族种族受众所理解接受以及喜欢。这样的作品一定既符合受众的审美价值,也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甚至还具有生命力,不断引人深思。

“俄狄浦斯情结”成为数千年后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重要研究理论

角色心理学是个很好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指的是对文学作品人物角色心理进行分析。一部优秀的作品中,因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一定是经得起推敲。尤其是写实人物,更是通过作者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对其心里的描述展现作者的文学水平。

比如鲁迅写的《阿Q正传》,就有很多学者对阿Q的性格进行不同的解析,发现他具有“利己主义“中的狭隘,自私,也有农民式的质朴、保守,还有封建思想的”男尊女卑“因循守旧”等不同层面的性格特质。但中国小说如天上的星星一样繁多,为何《阿Q正传》却和《俄狄浦斯王》一样称为众多中的极品呢?这是因为在《阿Q正传》中,鲁迅刻画的阿Q体现了中华民族集体深层的心理,使得读者对阿Q觉得异常熟悉,甚至有人可以觉得这就是自己。

《俄狄浦斯王》这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俄狄浦斯因为无意中犯下的“弑父娶母”的罪行使得他的城邦受到瘟疫、饥荒等天灾。后来俄狄浦斯向神祗请示想知道原因,结果却意外知道,原来自己并不是波吕波斯与墨洛珀的儿子,而是自己杀死的拉伊奥斯与伊奥卡斯特的儿子(也就是说,弑父娶母的预言成真了)。之后俄狄浦斯自瞎双眼,到处流浪。

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的悲剧故事经过(从艺术心理学分析)(2)

简单的故事,却能流传至今,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悲剧故事,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人类一个普遍的心理——“俄狄浦斯情节”。

“俄狄浦斯情节”,又称恋母情结,这是心理学中一个分支。指的是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有了性别和占有意识,出现了依恋母亲和嫉妒父亲的行为。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3~5岁的性启蒙时期,会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出现想取代父亲的角色,独占自己的母亲。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节并不是完全是不好的,这是男性成长的必经阶段,男孩因为想要取代父亲而由于自身太弱,所以行为处事都是不断模仿父亲。直到有了性爱这些才会消失。

恋母情结的具体表现是对母亲的占有欲比较强,并且特别喜欢粘母亲,凡事听取母亲的安排,甚至在择偶的时候倾向选择类似自己母亲的异性。“妈宝男”就是恋母情结的典型代表。

“俄狄浦斯情结”严重的人,容易有以下问题:行为举止女性化,缺乏男性刚阳之气;因为人格不独立,导致缺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对母亲的过度依赖很容易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造成婆媳关系紧张;长期被人照顾,不懂得关心人等等。

有“俄底浦斯情节”的人,要学会努力剪断“肚脐”,学会自我成长。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有“俄狄浦斯情结”,应该多增加父亲在他成长中的陪伴,多参加力量型运动增强“男子气概”;减少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孩子遇到问题可以鼓励他先自我解决再寻求其他长辈。当事人在成年后发现自己有恋母情结,可以考虑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或者让妻子在生活上更多的取代母亲的角色。

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的悲剧故事经过(从艺术心理学分析)(3)

在《俄狄浦斯王》的剧情中,表面上看俄狄浦斯因为与亲生父亲相逢时并不认识,因为二人有了冲突才杀死父亲。后来因为路过底比斯国看到告示后,顺利杀死怪物斯芬克斯并且娶了老国王的遗孀同时继承了他的王位。这个过程看起来一切都那么偶然,但就是在作者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俄狄浦斯完成了“弑父娶母”的行为,同时折射出男性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恋母情结”。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在公元前435年创作的,它将男孩的两种极端潜意识中的愿望——弑父,娶母的愿望通过艺术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了。

《俄狄浦斯王》为读者带来心理层面的巨大满足:对悲剧的情感需求上升到情感哲理

韦恩里希在《读者的文学》中这么说道:“一部作品要流传下去,它就要和不同时期的读者进行对话。”既然作品在被不同读者欣赏,那么一定要有能跨越时空打动不同年代读者的地方。在我看来,《俄狄浦斯王》另一个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它是一部彻头彻底的将悲剧美学展现的淋漓尽致的作品。

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的悲剧故事经过(从艺术心理学分析)(4)

1.通过怜悯与恐惧的剧情设置,加上递增的悲剧情结,彻底满足读者情感需求

亚里士多德曾说:“悲剧就是通过怜悯和恐惧使心灵获得陶冶。”

关于怜悯:俄狄浦斯本人并不是一个对神明不敬的人,也不是一个彻头彻底的坏人。对他从大英雄到成为一个有违伦理被人唾弃的流浪汉,了解他命运的人都对他是怜悯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在他不知情时候发生的。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的他,被好心的夫妇收养,本身就是为了避开这“弑父娶母”的预言而选择离开从小养大自己的父母,但是就是这个离开,却使得他的预言成真。

关于恐惧恐惧指的是人在面对危险情况的时候,企图摆脱但又无能为力的时产生强烈的情感。人最大的恐惧,莫过于知道未来将有个可怕的事情发生,顿时的“宿命感”和“无力感”席卷而来。当俄底浦斯最初知道关于他的预言——“弑父娶母”,他是害怕的。他内心是个相信神谕不可违背的人,因此他才离开家去向别国。读者在阅读中看到俄底浦斯的行为,也同俄底浦斯一道,产生对命运的恐惧感。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因为“神谕”(也就是“宿命论”)一方面对俄狄浦斯要面对的未来同他一道产生恐惧,另一方面在读完这部剧后又对他的命运产生了怜悯。这一切我们的心理感受,正是悲剧的艺术魅力。

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的悲剧故事经过(从艺术心理学分析)(5)

索福克勒斯在故事情节上,设置了“宿命论”的处置,但又让故事以“喜剧—悲剧—大悲剧”的形式结尾,增强了悲剧的效果性,让人无限惋惜。索福克勒斯成功回答了女妖斯芬克的问题,并且杀死女妖成为英雄,后来他还成为国王,拥有王后和权利,这本来是个喜剧。但当他知道原来自己真的作出 有违伦理的事:“弑父娶母”已经是个悲剧,最后索福克勒斯并没有让他选择死亡将悲剧结束,而是让他刺瞎双眼自己成为流浪汉,同时他的子女将承受他带来的报应,拥有悲惨的人生,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大悲剧——读者不禁会去设想,他子女将会有怎么样的悲剧人生。

2.情感化的哲理,给予读者无限深思与领悟

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指出:“艺术家表达的绝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这种人类情感,往往不是中小人物的悲喜眼泪,而是给人带来一种淡然漠然又宏大无比的情绪体验,这就像《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们悲叹不是的宝玉黛玉的爱情,也是不是家族的没落,而是那“万境归空”的人生哲理。

《俄狄浦斯王》中,接受者不仅在悲悯情节的剧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更加重要的是——它带给人们的情感化哲理。正如我国文学大师余秋雨所说:“艺术家展现的情感不仅仅是人类情感,更加是哲理化情感,或者是情感化的哲理。”

在《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为了百姓的利益,独自前去除掉了危害民众的人面狮身斯芬克斯。这里体现了作者索福克勒斯对“人”在面对困难和灾难时的生生不息的抗争精神给予肯定。同时也借由他“弑父娶母”的行为告诉世人要遵守天理人伦。无论你做了多少丰功伟绩,哪怕至高权力无数财富,一旦不遵守天理人伦,终究不得善果。

在悲剧结尾处,俄底浦斯瞎了双眼选择去流浪,他以为这样可以减少罪孽,结束报应。但是最后的报应却又由他的子女承担。这里告诉我们,一个人违背了天理人伦,种下了恶因,就必须承受恶果。正如,“天道有轮回,你看苍天饶过谁”,“因果不虚,报应不爽”,业力永远不会消失,有些甚至会体现在你孩子身上。这几年马云这几年一直开演讲鼓励各位企业家多做善事,他总说“你们这是在替你的孩子积攒福报。”

《俄底浦斯王》这部悲剧,不仅对当时的希腊社会有教化作用,鼓励人们在与命运抗争的时候不能忘却天理人伦;同时对现代人也有启发,告诉我们要多做善事,为子孙积攒福报。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俄狄浦斯王》是一个”十全十美“悲剧。在我看来,这是对《俄狄浦斯王》这部优秀的悲剧最好的肯定。正是由于索福克勒斯将角色心理的描述入木三分,加上情感哲理化带给后人无限深思和启发,才使得这部剧被后世不断流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