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以后要不要这样做(忍住别做这件事)

告诉孩子以后要不要这样做(忍住别做这件事)(1)

本文由:樊登读书(readingclub_btfx)

授权育儿团发布

告诉孩子以后要不要这样做(忍住别做这件事)(2)

父母不认可孩子,只会将彼此越推越远

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Lady Bird》(伯德小姐)中,高中生伯德小姐想去大城市上大学。

母亲说:“反正你也考不上。”

更是接连一大串的打击:

这种教育方式,就是“打击式教育”。

“你连驾照也拿不到。“

“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势利鬼?”

“你这个德性,能去城市大学就不错了。”

告诉孩子以后要不要这样做(忍住别做这件事)(3)

不断的挖苦讽刺,让坐在副驾驶的女儿终于忍受不了,立马解下安全带,跳下了正在急速行驶的汽车。

母亲惊叫。

女儿的手摔断了。

母亲对女儿一次次的打击和否定,只会将彼此越推越远。

母亲难道不爱女儿吗?不是的,她当然爱女儿。

只不过越是爱,越容易肆无忌惮。

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因为爱孩子。只是由于自身认知水平有限,或是受到过往经验的影响,才选择了这种错误的打击式教育。

告诉孩子以后要不要这样做(忍住别做这件事)(4)

大部分家长惯用打击式教育

宋丹丹也是擅长打击式教育,在《向往的生活》中,频频吐槽儿子。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为大家做早餐时,宋丹丹说:“我生了一个废物,你啥都不会,你看看人家。”

当巴图要帮忙搭鸡窝时,她说:

“你要能把这鸡窝做起来,我觉得你这孩子没有白养。”

竟然还要:“跟民政局说下,我换儿子。”

看到巴图脚趾发炎了,她不耐烦地说:“你别抠了,手那么烦人呢!”

“是你自己啃的吧?你小时候就喜欢自己啃脚。”

当大家都在夸奖鼓励巴图的时候,宋丹丹只有一句话:

“我儿子不可能。”

告诉孩子以后要不要这样做(忍住别做这件事)(5)

儿子巴图说:“母亲的吐槽比烟雾还呛人。”

这一连串的打击,让隔着屏幕的观众都为巴图感到心疼。

其实,宋丹丹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嘲笑、挖苦、打击,是他们教育子女的惯用手段。他们几乎不会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

这种教育方式,就是“打击式教育”。

“你怎么怎么笨?这个你都不会?”

“你看看谁家的孩子比你厉害多了。”

“真没用,你比我小时候差远了!”

甚至,还有更难听的。

……

一声声打击背后,暗藏着多少人年少时流下的泪。

打击式教育容易让孩子自我否定,无论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甚至爱情、家庭中,都会不自觉地产生自我怀疑。

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果连父母都吝啬对孩子欣赏与赞美,那孩子还能从哪里获得鼓励。

告诉孩子以后要不要这样做(忍住别做这件事)(6)

从打击式教育到赏识教育

值得高兴的是,《向往的生活》第二季宋丹丹巴图母子再次回归的时候,宋丹丹对儿子巴图的态度,明显改善了很多。从第一季时的处处挑剔、嫌弃儿子到认可和鼓励儿子。

在巴图独立完成制作稻草人后,她就大赞巴图很棒。

当巴图和大华合作唱歌时,她很认真地听完并说“很好听”。

宋丹丹从对儿子巴图的打击式教育转变为对儿子的赏识教育。

告诉孩子以后要不要这样做(忍住别做这件事)(7)

可以看出,母子俩的关系迎来了大反转。巴图变得更加自信从容。反而时不时调侃妈妈。妈妈唱起民歌,巴图边笑边吐槽“这是一夕阳红节目吧”。“补刀”功力让网友忍不住感慨“这果然是亲儿子啊!”

有人曾说:你想让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朝什么方向使劲夸他。最终,他会成为你口中那个样子,至少他会和你所期望的形象非常接近。前提是你得是他十分重要的人,父母或是爱人,他也重视你的期待。

告诉孩子以后要不要这样做(忍住别做这件事)(8)

赏识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调查显示:一个经常得不到肯定的人,他的潜能仅能被开发到20 %~30%;一旦得到肯定,他的潜能将会被开发到 50 %;如果这个肯定来自于家庭,那么他的潜能将会被开发 70 %~80%。

憨豆先生的扮演者艾金森先生,如今红遍世界。可是,你知道他成名前的经历吗?

儿时的艾金森因为看起来呆呆傻傻,行动也不怎么灵活,在学校经常被同学们戏弄和嘲笑。很多老师都不愿意让艾金森到自己课堂上课。甚至,还有位老师直接要求他改选别的课。因为他朗读的时候,滑稽的动作表情总是让同学们捧腹大笑,课堂秩序都会被他打乱,影响老师无法正常上课。就连他的父亲也认定他是白痴,脑子有问题,很少和他交谈。

只有艾金森的母亲认为他是优秀的。

告诉孩子以后要不要这样做(忍住别做这件事)(9)

艾金森的妈妈是一个花匠。一天,她把艾金森带到花园,指着各种花草说:

每种花都会开放,那些没开的,只是时间没到罢了。人其实也和花一样,都有成功的那一天,你也只是时机没到而已。不过,花在没开的时候,需要吸收养分和阳光,储存足够的能量,等待属于自己花开的季节来临。所以,你现在也要储蓄足够的能量,学习更多的知识。经历的挫折越多,积累的人生智慧也就越多。等你的机遇到来,你自然会绽放出最美的花。

艾金森在母亲对自已充满信心的目光中站起来了,决定重新开始。

在大学期间,艾金森是牛津大学实验话剧俱乐部的活跃分子,21岁时在“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上崭露头角。艾金森滑稽夸张地表演了一个节目,没想到,同学们都非常喜爱这个节目,引起了全校的轰动。从此,他便成了校园明星。

后来,英国的一档著名节目《非9点新闻》的导演看了艾金森的表演后,情不自禁笑出了声,很快艾金森就被录用了。导演让他扮演《憨豆先生》,艾金森饰演的憨豆先生虽然有点幼稚、有点笨拙,有点腼腆,但是深受观众喜爱。

于是他在英国迅速走红。艾金森凭借《憨豆先生》进军好莱坞,好评如潮。

艾金森终于等到自己开花的季节了。

由此可见,有一个懂得赏识教育的妈妈有多重要!积极正面的肯定和鼓励,会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心理感受,强化他们正面的表现,促使他们努力做得更加完美。

告诉孩子以后要不要这样做(忍住别做这件事)(10)

如何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孩子要真诚

赏识教育的最高明之处在于自然,夸孩子要自然、发自内心、让孩子丝毫没觉得那是父母在夸奖和鼓励,而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赏识孩子聪明不如赏识孩子努力,让孩子意识到,做好一件事当中的过程,努力拼搏更重要。

●赏识孩子要具体

赏识孩子时,不要千篇一律的说“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之类的话,而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为细节上。

“你今天收拾玩具的速度比昨天快了很多哦,有进步,很棒啊!”

“我发现你现在做事更有耐心了,不急不躁,继续加油哦!‘’

“你唱歌很好听,特别是那一句,唱的特别好!我都不会唱这一句,你来教下我吧。”

告诉孩子以后要不要这样做(忍住别做这件事)(11)

●赏识孩子要适度

如果一个孩子动不动就得到别人的夸奖,那么这个孩子无疑会对赏识上瘾。所以,不能频繁地赏识一个孩子。而是,孩子只要有进步,就可以赏识孩子。孩子慢慢会有意识,要做得更好,要有进步。

●赏识孩子并不是不可以批评,而是赏识性的批评

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犯些大大小小的错误。当孩子有了不良表现,我们就要进行批评,但应该运用赏识性的批评,批评孩子前,先肯定一下孩子。

儿子吵着要自己泡牛奶,结果牛奶洒了一桌子。

我忍住心中即将爆发的小火山,对他说:“第一次尝试,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方法不对。先拿着杯子的手柄,再用调羹轻轻搅拌,牛奶就不会撒出来了。你再试一次吧,妈妈相信你能做得比刚才好。”

儿子再次冲泡牛奶的时候,认真仔细,牛奶再也没有洒出来了。

批评的意义在于引导孩子,下次做得更好,不再犯错。而不是吼骂一顿,这样解决不了孩子再次犯错的问题。

赏识性的批评给孩子这样的感觉:我虽然没做好,但爸爸妈妈还是认可我的。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赏识。

卡耐基曾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父母用心观察孩子,尊重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在孩子身后加油打气,这就是真正的赏识教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