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世界的十大原则(新书推荐秦亚青)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秦亚青:全球治理:多元世界的秩序重建

来源: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

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治理世界的十大原则(新书推荐秦亚青)(1)

治理世界的十大原则(新书推荐秦亚青)(2)

自序

秦亚青,外交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和全球治理。

治理世界的十大原则(新书推荐秦亚青)(3)

治理世界的十大原则(新书推荐秦亚青)(4)

自 序

本书收入了我十多年研究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的一些论文。主要是想从微不足道的个人学术研究视角来纪念中国波澜壮阔的40年改革开放历程。我对秩序和治理的研究兴趣与改革开放有关,因为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全面地进入了国际社会,并在向世界开放和与世界良性互动的过程中迅速发展,成为国际体系中的重要成员,也使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成为中国的重大关注。

本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一是世界格局与国际体系,重点讨论世界范围内的力量消长,国际体系的延续与变化,国际体系中大国行为及其对世界秩序的影响。二是治理,涉及全球和地区两个层面。在全球层面,主要分析全球治理的基本态势,尤其是近年来全球治理遇到的重大挑战,提出新多边主义的主张;在地区层面,通过对欧洲和东亚地区合作的比较研究,提出多元地区治理模式的观点。其三是中国在全球治理和世界秩序中的作用,主要讨论中国全面进入国际社会,作为受益者、维护者、建设者和引领者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实践。

治理世界的十大原则(新书推荐秦亚青)(5)

在整理这些论文的时候,有几点突出的感受。

其一,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是迄今最合理的国际秩序形态。国际关系的历史见证了世界上曾经存在的多种秩序。欧洲的古典多极均势秩序、冷战时期的两极秩序、不列颠治下和平到美利坚治下和平所代表的霸权秩序等,这些都是以权力为核心的国际秩序。诚然,对于任何一种国际秩序而言,权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仅仅凭借或是主要依仗强权支撑和维持的秩序从来都无法造就长治久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残杀无数生命的大灾难使人们认识到,具有广泛参与的多边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本保障。国际联盟的成立是多边主义的一次重要探索,表现了对以强权维护秩序的质疑,也显示了对以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维护世界秩序的尝试。也许是国联在这一问题上矫枉过正,忽视对权力的应有重视,致使国联在处理国际重大危机问题的时候反而被强权掣肘,举步维艰,并最终没有能够防止又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国联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多边秩序和多边精神的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的联合国是在吸取国联失败经验的基础上重建的多边主义。虽然在二战结束之后出现了对立两极的秩序结构,虽然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多次使得联合国陷入僵局,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联合国及其联合国系统的各种国际组织在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更是功不可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依然是当今国际社会成员的基本行动准则和行为规范。联合国所代表的恰恰是一个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世界秩序。在地区层面,欧盟和东亚的合作实践也表现出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发展动力。

冷战结束以来30多年的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全球性问题,使多边秩序又一次受到严峻的考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次考验不亚于一战之后出现的反多边主义浪潮。当时,以国联为代表的多边主义思想和实践被视为乌托邦,国家的物质性实力被视为致胜法宝,狭义界定的国家利益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行为宝典,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成型的。如今,民粹现实主义在不少地方大行其道。所谓的民粹现实主义,是指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现实主义的结合。极端民族主义强调“自民族”至上,极端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实力至上。近几年来,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主张以实力获取“美国优先”或“美国第一”的政策宣示;以国家利益的名义退出重要多边主义组织和机制的“退群行为”。另外还有英国退欧,欧洲和其他一些地区右翼和极右翼势力的崛起,等等不一。

一个民粹现实主义的世界更趋于走向冲突,一个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世界则更趋于合作。当然,需要对二战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的以霸权为主导的多边主义进行反思与改革,使一种既基于规则、又积极鼓励多元主义、广泛参与、伙伴关系的新多边主义成为国际秩序的牢固基石,为世界打造一个和平合作坚实平台。

其二,全球性问题只能在全球化的推进和发展中得到解决。当今世界出现民粹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性问题在过去30年里基本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 民粹现实主义的基本逻辑是,只要退回权力政治、国家中心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硬壳,全球性问题就会自行消失。这既是一种认知谬误,也是一种异想天开。但同时也说明,世界再次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迈向未来还是退向未来也再次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全球性问题,包括经济金融危机、恐怖主义、气候变化与环境恶化、流行病传播等等是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国现象,属于跨国性威胁,是典型的公地问题,威胁的对象是整个国际社会。其跨国和全球性质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解决的。只有整个国际社会戮力同心,以命运共同体的思路去考虑和应对,以平等协商的方式确定权利和责任,以负责任的意识和达己达人的心态去引导行为,这类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换言之,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希望通过去全球化和退回到强权政治来解决全球性问题只能使世界陷入乱象丛生、纷争四起的险恶境地。

一方面,全球化仍然会持续发展,这是不以人们的意愿所转移的;另一方面,力图通过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来消除全球性问题,无论在短期产生什么效应,从长远来看,都会使这类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使本国家和本民族的根本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使整个国际社会出现动荡和失序。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维护二战以后建立的、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主义;根据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考虑新的权力和利益分布现实、新的国际社会行为体的崛起、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新的文明演进方向,对现有多边规则的缺陷和问题确实进行积极增益;以天下观天下,在全球化大潮中积极改革现有机制体制,解决全球化带来的问题—这才是当今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正道。任何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权宜之计只能使整个国际社会分裂极化,使所有国际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其三,坚持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回顾过去四十年,中国崛起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发展的。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迅速崛起。改革和开放是中国发展的两个轮子,互为支撑,缺一不可。也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充分利用了全球化提供的发展平台。全球化大潮的兴起与中国改革开放差不多是同时发生的。全球化无疑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历史的机遇,但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所确定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最根本的核心利益和“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整体发展方略,我们很可能在全球化大潮中迷失方向,无所适从。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这对最重要的内因外因相辅相成,明确的利益界定和明智的战略设计相互作用,不仅使中国抓住了机遇,而且实现了最迅速的发展。这是一个中国与世界双向良性互动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国际体系的受益者,而之所以能够受益,主要归功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一富有大智慧的壮举。

也是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成为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秩序的积极维护者和建设者。2001年中国在经历了十五年漫长艰苦的“复关”谈判之后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经济行为,而是中国坚定不移地加入国际社会和基于规则的多边秩序的鲜明标志,也是中国义无反顾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庄严宣示。40年来,我们维护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加入了几乎全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多边国际条约。无论争议多大,我们都搁置争议,坚定不移地走和平进入国际社会的道路,与世界融为一体;无论困难多大,我们都克服困难,与各个国家发展伙伴关系、结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营造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

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国际社会举足轻重的成员。但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没有结尾的命题,只有持续不断且持续加力的全方位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动力。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也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多么不容易。写这几点感想的时候,又想起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道路是曲折的,行进是艰难的,前途是光明的”。

文章选自《全球治理:多元世界的秩序重建》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4月

数字经济智库

治理世界的十大原则(新书推荐秦亚青)(6)

治理世界的十大原则(新书推荐秦亚青)(7)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治理世界的十大原则(新书推荐秦亚青)(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