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百姓心事国泰民安)

文林墨客

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百姓心事国泰民安)(1)

▲国泰民安,盛世中华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尚未有结束的迹象;我国从总体上控制住了新冠疫情,但输入性病例和本土性病例仍然时有发生的大背景下,我们迎来了2021年春节。这种情况并没有影响中国人民过一个喜庆祥和节日的氛围。在网络信息通讯高度发达、智能手机充分普及的中国,尽管减少了现实性聚集,但并不影响虚拟空间的聚集,人们照样相互发出了节日的祝福,其欢乐、祥和的景象仍然是“外甥打灯笼--照舅”。这得益于中国多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有效治理的丰硕成果:国泰民安。

何为国泰民安呢?所谓国泰民安,就是国家太平、百姓平安之意。中国人经常在形容节日氛围时使用“国泰民安”这个词汇来表达节日的适宜环境,因为国泰民安是庆贺节日的前提:没有国泰民安,就没有欢乐祥和。“国泰民安”看似简简单单四个字,但是要想做到绝非易事。因为国泰民安是从国家层面体现出来的一种最高境界。

环顾当今世界,稍加比较,就不难看出做到国泰民安有多难了。国泰民安在相当一些国家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奢侈的事情。倍加珍惜、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国泰民安,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聪明选择。

1、国泰何以民安

中国古人之所以把国泰与民安组合成为一个词汇,就在于他们很早就搞清楚了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国家安宁祥和、欣欣向荣、蓬勃向上,人民才能兴高采烈、合家欢乐、安享生活;而国家矛盾重重、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民则必然水深火热、怨声载道、艰难度日。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呈水乳交融之态,其内在逻辑一目了然。这也体现出中国古人在创造语言时的智慧之举。

人类建立国家的目的,就是治理社会,使之保持一定秩序,确保社会正常运转、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国家肩负着“国泰民安”的重大使命和责任。那么,国家承担着哪些重大使命和责任呢?

使命和责任之一:确保国家和平安宁。所谓和平安宁,就是既无内战,又无外战。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我们国家曾经长期饱受战乱之苦。外有列强入侵,内有军阀混战,内战外战叠加,国家永无宁日。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用革命战争的方式,消灭了反革命战争,赶走了西方列强,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自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国家机器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确保国家和平安全。和平安全靠什么来实现?对付外敌靠军队;治理违法犯罪靠警察、法庭、监狱。建国70多年来,我们坚持富国与强军有机统一,建设起了强大的国防体制,建设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现代化军队,确保我国既未发生内战,又未发生外敌入侵。我们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统筹司法机关,形成整体合力,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

这样两个方面的情况,既为我国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又为人民创造了平安祥和的生活环境。

使命和责任之二:确保国家发展进步。国家不但要确保无战事,而且要充分利用长期和平带来的难得机遇,竭尽全力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就是浪费天赐良机。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干扰所左右。无论国外风云如何变幻,国内仍然有条不紊地行进,既定方针办、按既定规划建。

国家机器的基本功能之二:是管理经济和社会事业。新中国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排除干扰、改革开放、艰苦奋斗、创新发展,按照两个一百年的远景规划和奋斗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一个沟坎一个沟坎地跨越、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进步的新典范。

使命和责任之三:确保人民衣食无忧。从性质上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从规模上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从功能上说,人民是国家服务的对象。没有人民,就没有国家。国家理应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的安危冷暖操心费神,确保吃穿不愁、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追求,就必然成为执政党和人民政府的奋斗目标。对先富起来的人民,国家只要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即可;对尚未富起来的人民,国家既要从政策上予以支持,又要从民生的各个环节予以倾斜。举全国之力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这种倾斜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路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人都不能落下。

2、国泰民安何以不易

当代世界共有230多个国家,所处地缘环境和发展条件各不相同。国家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实力有强有弱,可谓五花八门、千差万别。但人类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国家能够“国泰民安”。现实的情况则是,有相当一些国家做不到“国泰民安”。何以持有如此观点呢?因为做到“国泰民安”,是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的。而条件仅仅是前提,还需经过持续奋斗,才能转化为现实。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备这些条件的。那么,需要哪些必备条件,才能做到“国泰民安”呢?

必备条件之一:政党具备执政技巧。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实行政党制度。由政党来执掌国家政权,政党就将肩负着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的重大使命和责任。由什么样的政党来执政、执政党具有什么样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从执政性质上说,执政党代表什么人的利益、维护什么人的利益,决定了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决定了它的执政宗旨和施政方向。站在百姓的立场看,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好处,即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执政党,就是最好的执政党,也是百姓所乐见和拥护的执政党。

从执政方略上讲,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治理国家、管理人民,决定了它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而最佳的方法和手段,我们称之为技巧。从百姓的角度看,执政党就要用执政技巧,把人民团结凝聚起来,激发出撼天动地的磅礴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因而,能否团结凝聚人民,激发潜在力量,就成为又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党历经百年探索,创造出一整套动员组织群众的技巧,其核心要义就是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正是这种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组织千百万群众投入革命洪流,赢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动员组织亿万人民投入建设洪流,创造了改革开放、建设发展的人间奇迹。

必备条件之二:国家具备发展资源。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民要高质量生活,靠什么来满足?靠品种齐全、持续不断的资源供给。所谓品种齐全,就是建设发展所需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市场资源、制度资源、政策资源、环境资源、外部资源。所谓持续不断,就是建设发展所需资源能够获得长久供给,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人力资源充足;地大物博、物力资源丰富;70余年积累,财力资源雄厚;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资源富集;社会制度体系日益完备定型,制度资源优势明显;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与时俱进,政策资源效果显著;绿色发展和生态修复,环境资源功能突显;随着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影响力扩大,可利用的外部资源日益增多。

必备条件之三:人民内涵磅礴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要发挥根本动力作用,必须做到这样几点:

首先,人民要形成整体合力。我们国家的人民曾经吃过分散、分裂的苦果。清朝后期到民国前期的百余年间,之所以遭遇西方列强疯狂掠夺和百般蹂躏,就是因为国家制度腐败、国力衰微、人民缺乏组织、一般散沙。虽然经多次反抗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正如马克思所说:分散的斗争必然导致共同的失败。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作“人心齐,泰山移。”说的是,一个人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可一旦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就将激发出撼天动地、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当中国共产党运用团结联合这个法宝,把人民当中蕴含着的磅礴力量激发出来时,即刻就显现出“挽狂澜于既倒”、“化腐朽为神奇”、“创不可能于可能”的惊人效果。

其次,人民要提高文明素质。人类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但野蛮的残余仍然或多或少地滞留在人世间,体现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战争和武装冲突中的相互杀戮、刑事案件的虐待和杀害、由财或情而引起的激烈争夺,进而引发的嫉妒和仇恨、对稀有野生动物的捕猎和食用等等不文明的思想和行为,都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轻易地消失。消除这些不文明的思想和行为,提高人民的文明素质,对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整个人类来说,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使命。不过,值得庆幸地是,在党的长期教育引导之下,我国人民的文明素质确实有了很大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再次,人民要增强规则意识。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法律、纪律、道德、规章等行为规范。经过不断修改、逐步完善,加之严格监督、严厉惩罚、耳濡目染、代代相传,这些基本行为规则已经定型。绝大多数人都能自觉遵守。但仍然有少数人我行我素,以身试法、肆意违规,成为害群之马。因此,继续治理违规行为,持续增强规则意识,既是党政机关的应有职责,也是百姓的应尽义务。

在应对新冠疫情的斗争中,我国人民表现出来的规则意识,所形成的守规合力,对控制疫情蔓延传播,有力地配合党和国家的抗疫部署和安排,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当代世界,许多人口小国尚且做不到,而作为有14亿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这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

必备条件之四:民族内涵文化底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和民族繁荣发展的深层次根源。文化的底蕴深浅,足以说明国家的格局和民族的胸怀,足以促进国家的厚积薄发和民族的复兴崛起。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演变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大一统的制度体系和发展格局,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奠定了充分的思想基础,提供了优越的制度保障。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确保了中华民族的根脉深深扎根在中华沃土上,永不凋零、永不枯萎。深厚无限的文化底蕴和万古长青的民族根脉,为国泰民安、永续发展、共享太平提供了充分的滋养。

这四个方面的条件,是实现国泰民安的必备条件。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条,国泰民安都难以实现。纵观当代世界,具备这些条件的国家屈指可数,可谓凤毛麟角。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学习优势等执政优势,在建设发展、改革开放上,不断实现创新突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历经70余年的积淀,不但创造了实现国泰民安的一切必备条件,而且开辟了国泰民安的成功道路。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余年的发展历史上,都堪称人间奇迹。

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隆重、热烈、红火、喜庆、祥和中度过。春节晚会的喜庆,消费市场的火爆,防疫秩序的井然、网络空间的祝福、万家灯火的璀璨、百姓笑脸的洋溢,构成了一幅“国泰民安”的和谐画卷,透视出一种“盛世太平”的壮美图景。对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赞叹不已,许多国家的各界人士和平民百姓羡慕不已。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中国正在以超乎想象的力度向着太平盛世挺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宽度不断扩展,中国这艘巨轮正在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向前驶去。国泰民安必将在我们的团结奋斗中获得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拓展和深化。我们国家的未来将更加美好,对此,我们有丰富的想象更加憧憬、有充分的理由更加自信!(此文写于2021年2月13日~17日)

【作者声明:此文为本人独创,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