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痛自己知道 做完整的自己会很疼

当时的我绝对想不到,跟老周的相识,让我的生活多了一个轨迹。

自己的痛自己知道 做完整的自己会很疼(1)

一个人用的小壶

09年的一个夏天,这是我第一次到罗马假日广场,说实话没打算买什么,四个兜一样重,比脸都干净。我没有逛地摊的习惯,一是没啥真东西,二也确实没这个眼力劲,即便要装装行家,也不知道装给谁看。老周四十出头,经营着一家不起眼的紫砂壶店,一间不到40平的小店里里外外坐满了人,聊着天,抽着烟,一看就不像做生意的铺子。

当时我真没打算进去参观,我第一感觉就是这家店估计黑,但架不住人多挡了窄道,我瞬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了化解尴尬,只得进去看看,现在想来,脸皮忒薄了。

和各地古玩市场潜规则一样,先是坐下喝茶,聊天,试试深浅,看看道行,紫砂壶这东西,我是喜欢的,作为一个喝茶的器皿,没有玩进去,但不至于在泥料真假上吃药,他是一卖家,我就一过客,几番试探,略感疲惫,才开始聊些有的没的。老周看起来特别老实,也特别圆实,多年前是个厨子,做紫砂,经历了大跨越的转型,从壶,聊到字画,再到养鱼,我记忆中深刻留下了夕阳余晖从店照牌跻身进来,在茶壶上撒点金的那个画面,磨灭不去。

修补之后

想起来可笑,第一次的认识,我们聊的最多的是做菜,这个话题在后面许多许多年,都成为我们讨论的重要主题,什么样的刀怎么用,木墩子菜板怎么打理等等细节都让我们讨论好几个回合,争多了还求助场外观众,紫砂壶的美丽和魅力被我们抛之脑后,细想,这才是对生活太热爱的体现。

扔掉网上那些看壶底的刮痕,内壁的章,壶壁的接口等等辨别方式,我沉浸在这里,阅尽了老周所有的壶,琢磨透了全手工制壶的过程和辨别。看山不是山,我读懂了全手壶的气度,嚼出了全手壶的味道,现在回想,和那个找瓷片的故事如出一辙吧。

所以,就有了这把壶。

自己的痛自己知道 做完整的自己会很疼(2)

锯了钉子

一把朱泥的小壶,小到只够我一个人喝,没有大师的名号,没有泥料的传说,有的是朱泥特有的褶皱,如同充气了一般的肚子,短悍的嘴和精致的把,我一眼瞄上了它的盖子,完美的贴合。

一个寒冷的冬天,外公没能坚持住,过世了。忙完后事回到家,从心理到身体都太疲惫,极端温差下我忘记了温壶,尽管我多次尝试从封建迷信的角度说服自己这就是它的宿命,依然让我难以接受。

老周说,可以补,不过壶不贵,补的价可不低。

我说,第一把壶是个见证,得补。

他什么没再说,把东西收好,烧水,泡茶

壶修好我去取那天,没有太阳。缸里的锦鲤偶尔甩甩尾巴打破沉默。

“这个活,叫锯钉,干这个活的人,叫锯匠。往身上打钉子固然很疼,但是能让你完整”

老周语气不轻松,我若有所思,壶身钉子的反光,特别耀眼。

于是,一泡茶后,恍然大悟,一身轻松。

原来,做完整的自己,会很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