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为什么不是机械波(引力波和重力波还没分清楚)

今天看到头条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美国的"重力波"探测器如何观测两颗中子星合并,文章写了好多,尽管作者也很尽心,但却容易误导读者,因为“重力波”和“引力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下面小编就介绍一下。

引力波

引力波,英文:gravitational wave,属于天体物理学领域,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现象,台湾学界称为重力波,英文中有时也写作 gravity wave;但更多场合中,gravity wave是代表重力波(后面还要专题讲解)。

引力波为什么不是机械波(引力波和重力波还没分清楚)(1)

各种各样的引力波探测器正在建造或者运行当中,比如 advanced LIGO(aLIGO)从2015年9月份开始运行观测。可能的引力波探测源包括致密双星系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引力波为什么不是机械波(引力波和重力波还没分清楚)(2)

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已经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已经首次探测到了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引力波为什么不是机械波(引力波和重力波还没分清楚)(3)

目前,我国主要有三个大型引力波探测项目,一个是由中科院胡文瑞院士和吴岳良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太极计划,它非常类似于欧洲eLISA计划。

引力波为什么不是机械波(引力波和重力波还没分清楚)(4)

另外一个太空计划是由中山大学罗俊院士领衔的“天琴计划”,相比较太极,它将位于地球之上的10万公里轨道处,三个卫星的间距也是大约在10万公里之上。

引力波为什么不是机械波(引力波和重力波还没分清楚)(5)

位于西藏的阿里高原实验室,用以进行引力波研究探测

第三个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的“阿里实验计划”,阿里实验计划是在计划在我国西藏的阿里地区放置一个小型但具有大视场的射电望远镜,从地面上聆听原初引力波的音符。这些项目现在预研阶段。

引力波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1、广义相对论以时空几何来描述引力引力波的发现,代表了人类直接探测到了时空几何的动态扭曲。 2、作为恒星演化的末态,黑洞是天文学中的一种重要物体。引力波让我们详细观测到了其附近时空几何的强烈弯曲和震荡。 3、进一步的引力波观测,让我们以全新的方式精确的检验广义相对论,也开启了观察宇宙的新视窗。 4、LIGO等引力波探测实验本身,代表了精密测量科学取得了重大进步。

重力波

重力波,英文名:gravity wave,属于流体力学领域,是在液体介质内或两种介质界面间(例如大气与海洋间)的一种波,其恢复力来自于重力或浮力。

当一小团液体离开液面(界面类型)或者在液体中到了一个液体密度不同之区域(液体内类型),透过重力作用,这团液体会以波动形式在平衡态之间摆荡。在液体介质内的类型又称为内波,在两界面间的类型又称为表面重力波表面波

引力波为什么不是机械波(引力波和重力波还没分清楚)(6)

​天空飘来一朵涟漪状的云层,它给人的感觉像是海浪、沙漠、或是梯田。实际上,它是一种被称为“重力波云”的云层结构。

引力波为什么不是机械波(引力波和重力波还没分清楚)(7)

重力波云是自然界中罕见的现象,与极光、赤潮、旋转火焰、冰圈、雷暴、乳状云、冰锥群等合称九大自然界“神迹”。 这么美丽云层是怎么做到的呢?顾名思义,这种云层是由于重力波动所导致的。

在地球大气结构中有这么一个区域: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对流速度很小,平行于地表方向的流动速度很大,这个区域也被称作大气平流层,我们的飞机就是在这一层次上活动。平流层下方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不一样,对流层上垂直方向的扰动很大。

引力波为什么不是机械波(引力波和重力波还没分清楚)(8)

简单来说,就是在稳定存在的云层中,一股上升的气流突然进入会引起一阵扰动,然而由于重力的存在,重力会作为回复力去平衡这种扰动,由此,形成了在垂直方向上的波动,也就是重力波。波动改变了云层的动态曲线,从而诞生了这一印有重力波摆动足迹的云层画卷。这种波动通常会在遇到上升气流或者是雷暴天气中形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层峦叠嶂总能出现在重力波云层的映衬下。

重力波在全球气象学、气候学和中间层和平流层动力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也是中高层大气最重要的动力学过程之一。

共同点

这两种波是在两个领域的不同现象,二者完全不在一个时空尺度,也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之内,如果非要找共同点,那也能找到:

1.二者英文非常相似,而且很容易弄错,一个是引力波(gravitational wave),一个是重力波(gravity wave)。

2.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引力的参与。

关注《未来科技社》,关注未来,关注人类命运,我们要做抬头看天的人!

物理学中18个最大的未解之谜(上篇)

为什么光速恒定无法超越?或许这就是一个宇宙牢笼

钱德拉太空望远镜:揭示看不见的宇宙(宇宙美图)

别把火星殖民想的太美,生孩子的问题你考虑了吗?

未来的技术:对2050年世界的技术预测

物理学家认为弦理论可能是我们的“万物理论”

《三体》对四维的描述有很大BUG,四维空间远比想象的复杂……

来来来,让我们算算你在宇宙中有多渺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