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孩拍了十几年的电影(20岁男孩自编自演一部电影上热搜)

一个男孩拍了十几年的电影(20岁男孩自编自演一部电影上热搜)(1)

五年前,15岁的他“口出狂言”要成为一名演员。五年后,他的首部网络大电影《面具·鼓中人》在内蒙古包头拍摄完成,并于2019年9月19日在优酷独家上线,作为该片的总编剧、总制片、男一号,他是如何走上电影之路?如何完成这部近90分钟的影片?影片上映后的反响如何?带着诸多疑问,头条号“瑞一先生”日前采访了20岁的姜亮亮。

记者:你是学表演出身吗?

姜亮亮:我从小就喜欢表演,尤其是人多的场合特别爱展示自己,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参加聚会,总会让我在叔叔阿姨面前表演一段,那时候最擅长的是说一段电视广告,还模仿小品里的人物,总能逗得在座的叔叔阿姨们哈哈大笑……上小学之后,我也经常登台去表演一些小品啊,或者小舞台剧,也参加过一些剧组的试戏。记得那年我九岁左右,一个电视剧的剧组在包头市东河区乔家金街举行演员海选,我就报名参加了,登台前家人还特意请到一位从包头走出去的专门学表演的演员张艳来给我做指导,那是我第一次经历专业老师的表演指导。可以说张艳老师是我表演方面的启蒙老师,我至今记得当时她给我示范动作、表情时全情投入的样子。登台那天我表演的是小品《又是一个59分》,小品演完后又来了一段才艺展示,当时模仿的是那两年很火的小沈阳,但后来还是落选了,可这段经历却为我今后埋下了一颗演员梦的种子。后来我一直很关注张艳老师,尤其是后来看到她还参演了《新少林寺》,跟刘德华、成龙等大腕明星在一个剧组,打心眼里羡慕,而且也佩服她对影视表演执着追求的精神。这也让我越来越想走这条影视表演之路了,直到四年前我走进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影视表演系,这个儿时的表演梦也终于算圆了。

记者:为什么想去拍电影?

姜亮亮:应该说拍电影是挺偶然的。记得2014年,经历了青春的叛逆之后,也很迷茫,因为从张艳老师的身上,我看到想走演员这条路很难,那时我跟小姨聊天,跟她说自己想当演员,小姨说,那就先创作个剧本看看,那年我15岁。现在想来那时小姨也可能就是敷衍我而已,可我却认真了,回家就开始动笔写,根据自己青春的经历,写自己的青春叛逆、写身边的同学、写家庭,写学校……不知不觉写了将近20万字的自传体小说《青春劫》,当时媒体还关注了一番。这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那时候包头的微电影刚刚起步,我就开始创作一些微电影的剧本,也在里面担任演员、导演,当时是一种“玩”的心态,觉得特别有意思,尤其是拍的小视频、微电影受到关注,特别有成就感。后来为了能够多学习影视方面的东西,接触到更多影视方面的人,我还跟着包头知名的化妆师薛瑞萍老师学习了一段影视化妆、造型。之后在薛老师的推荐下,我前往北京专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影视造型和化妆。在这期间,经常能接触到剧组,2016年有机会参演了电影《大小笑探2》的拍摄,并与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张康和贾旭明搭戏,这也让我更加喜欢上了这一行。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人和故事值得记录下来,我就想通过影视这样的方式去讲述、去表达,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一个男孩拍了十几年的电影(20岁男孩自编自演一部电影上热搜)(2)

记者:听说《面具·鼓中人》总编剧是你,当初怎么想到要去创作这个剧本?

姜亮亮:说到这个剧本,我特别想在这里感谢一下引我走上这条影视之路的老师:靳若纲,靳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也是包头人,在《面具·鼓中人》中担任艺术顾问,她也是把我带进大学的恩师,记得那年,我正纠结着在北京影视圈从跑龙套开始还是去专业的影视学院学习时,遇到了靳老师,她建议我趁年轻多去学习专业的表演,并推荐我去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学习。在这里我遇到了一帮和我一样,热爱电影、有电影梦的年轻人。我拍《面具·鼓中人》的时候还是大三的学生,因为还有半个学期就要离开学校实习了,想给自己留一个毕业的作品,当然也有一点小私心,就是想通过创作一部影片给自己增加一个资历,未来能在这个行业好走一些,相当于敲门砖吧。最初本来是想做一部短片,但是自己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和创作《青春劫》一样,刹不住闸了,灵感越来越多,后来很多业内人士也给提建议和意见,几经修改,便有了《面具·鼓中人》这个剧本。

记者:《面具·鼓中人》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是纯属虚构还是有现实经历?

姜亮亮: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吴晓能、秦招娣、高利、牛猛猛四个大学同窗对自己百无聊赖的毕业后生活产生担忧,决定共同寻找工作,积极面对人生。可是,一个神秘的电话打破了孤儿吴晓能的梦想计划,也引出了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这部影片虽然是一部关于“商战”的片子,却展现了人心和人性。这部影片也算是虚实结合吧,艺术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嘛,因为我身边有一些朋友没上大学就早早出来工作了,里面一些故事情节的确是真实版的,后来又经过改编成了剧情。剧中我的角色,也就是男一号“吴晓能”是我跟联合编剧反复磨合才定下来的人设,因为我想打造的“吴晓能”是一个特别单纯的、初入社会很迷茫的这么一个人物,但是这就涉及到他的家庭背景,因为现在的孩子,比如我,可能多多少少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心智也会发生不同层次的变化,所以我给了“吴晓能”一个孤儿的人设,从小在孤儿院就受到很多社会的关爱,而到了学校也是特殊群体也会给他很多的关心,所以他没有经历什么特别复杂的纠纷,导致进了社会后才依然单纯的如一张白纸,但是面对复杂的人事和环境变得特别迷茫……最后在善于恶之间,他最终还是坚守了善良,我觉得这部影片最后的结局还是很正能量的。

一个男孩拍了十几年的电影(20岁男孩自编自演一部电影上热搜)(3)

记者:听说这部影片从拍摄制作完成到发行历经了一年多的时间,能讲讲整个发行的一个过程吗?

姜亮亮:对于发行,我们真的是门外汉,什么渠道、怎么宣发都不懂,很多发行公司一张口就问我们要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宣发费。说实话对于我们这些还没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真的觉得很难。最后影片能够发行,应该归功于我们的出品人:泓谷(大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谷荣俊。当我们通过朋友辗转找到他时,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让我特别感动的一句话是:一定支持年轻人的梦想。尽管他主要业务是动漫不是电影,但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为我们引荐靠谱的发行公司。按照以往的惯例,在优酷上一部片子一个多月就可过审,但是碰巧2019年年初,官方出台了一个抽审制度,《面具·鼓中人》就给抽中了,这是相当于这部影片要经历一次严格的“考试”,当时真的特别担忧,因为真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尤其时我们这部影片一没有大明星、二没有大制作,真怕剧组团队的“心血”付之东流。尤其是我知道的几部同期拍摄的片子被抽审毙掉,几乎寝食难安。不过我们还是幸运的,抽审经历了四个多月,2019年7月4号发行方通知我们抽审通过,当时特别激动。后经平台排档,终于在2019年9月19日优酷视频独家上线。发行这块可以说是我从头跟到了尾,整个的流程都熟悉了,而且这个过程也历练了自己,增长了很多影视发行方面的经验,这是金钱买不到的。真应了那句话,好事多磨。

记者:影片发行后,反响如何?

姜亮亮:对于第一次制作电影的我来说是很不错的,首先优酷平台给《面具·鼓中人》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将片子推上了首页,目前来说热度还是很不错的。因为有了这部影片的经验,我自己也成立了公司:大连衡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在包头设立了分公司,主要针对于影视制作、剧本创作、包括演员、艺人包装,还拓展了自媒体打造,动画制作,广告宣传片等业务。我认为《面具·鼓中人》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还需要更多的沉淀和经验积累,无论大家是挺我还是踩我,对我来说我都会感恩,毕竟这个行业最可怕的不是别人骂你,而是根本没有人去谈论你、关注你。至于这部影片最终的反响如何,它都是我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么未来,我会继续坚持我的影视梦想,就像我们《面具·鼓中人》中我们原创的片尾曲中的歌词一样:梦想就在奋斗的路上。今后我将好好拍戏,好好做人,为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一个男孩拍了十几年的电影(20岁男孩自编自演一部电影上热搜)(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