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黄豆不能喂鸡(鸡连石头和沙子都吃)

黄豆是在我国种植广泛的一种农作物,它以蛋白质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丰富、不含胆固醇以及出油量高等重点,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既可以作为粮食,还能生豆芽,还能榨油。以黄豆为主材或者辅材的菜肴,可谓数不胜数。但是,生活在农村的朋友,肯定都有过困惑,那就是长辈们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给鸡喂食黄豆,作为营养元素含量丰富的黄豆,为什么不能喂鸡呢?它不比虫子好吗?

为什么生黄豆不能喂鸡(鸡连石头和沙子都吃)(1)

有人或许会说,干黄豆太硬了,鸡吃了不容易消化。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准确的。在农村,喂鸡的食物,多数都是“干粮”,特别是那些下蛋的母鸡,在每次下蛋之后,为了奖励它们,通常都会撒一些干玉米粒,鸡群看到后便会蜂拥而至,很轻松地就将个头较大、质地比较坚硬的玉米粒吞下肚。

为什么生黄豆不能喂鸡(鸡连石头和沙子都吃)(2)

而且,我们经常会看到鸡在路上、草丛里找东西吃,找到的东西既有小虫子,也有一些小石子和沙子。吃虫子很好理解,那就是它们的一个重要食物来源。而吃小石子和沙子,则是为了弥补没有牙齿的“缺陷”。

鸡有两个胃,一个是在消化道前端的腺胃,起到对食物的简单软化作用,在腺胃的后面,还跟着一个肌胃,也就是我们常吃的“鸡胗”,肌胃的内壁里附着有一层黄色的、质地坚韧的膜,俗称“鸡内金”,目的是保护坚硬的食物以及小石子对胃部肌肉的损伤。为了能磨碎食物,肌胃发挥出了强大的“运动”能力,当有食物或者小石子进入之后,就会快速有力地蠕动,在此过程中,小石子和粒子则起到了“催化”的作用,能更加快速和有效地将食物磨碎,以利于更进一步的消化。

为什么生黄豆不能喂鸡(鸡连石头和沙子都吃)(3)

因此,鸡连小石子这样不能被消化的硬物都不怕,不可能在吃进黄豆之后不消化。鸡之所以不吃黄豆,肯定与黄豆中含有的成分有关。

大家应该有过这样的体验,我们在吃黄豆或者喝豆浆的时候,肯定都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黄豆或者豆浆都充分加热,使之变熟了以后才吃喝进肚子里。

而如果吃进生的黄豆,或者豆浆没有充分煮熟,肚子就会不舒服,出现胀肚的现象,如果吃得多了,还可能会呕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生黄豆里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当它被摄入到体内后,会强烈抑制身体内部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同时对胃和肠等消化器官产生较强的刺激,轻者肚胀、呕吐、拉肚子,严重的时候还会产生发烧、急性肠胃炎等症状。

为什么生黄豆不能喂鸡(鸡连石头和沙子都吃)(4)

而能够消除黄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之进行蒸煮,这就是我们必须吃熟的黄豆才是健康吃法的重要原因,像牛羊初乳、各种食用的豆类中,都有一定含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只不过目前发现起抑制作用最强的就是黄豆。当然,胰蛋白酶抑制剂不仅仅是对人体起作用,对鸡等家禽和其他动物也是一样的。

为什么生黄豆不能喂鸡(鸡连石头和沙子都吃)(5)

此外,生黄豆中还含有植物红细胞凝集素,当吃进体内以后,会影响动物肠壁胰腺淀粉酶的正常吸收和代谢,从而刺激消化道粘膜,严重还会破坏消化道细胞。对于鸡等家禽来说,如果吃进大量的生黄豆,大概率会引发胃肠道出血性炎症,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为什么生黄豆不能喂鸡(鸡连石头和沙子都吃)(6)

知道上面的原理后,相信很多小伙伴又会有新的疑问,那就是鸡怎么能分辨清楚生黄豆是有害从而不去啄食呢?

大家知道,家鸡是人类通过驯化的方式,从自然界中的原鸡演变而来,而驯化成功的历史,根据考古研究,距今差不多有8000年以上的时间。家鸡不吃黄豆的这种习性,其实应该在没有被驯化以前,就深刻地印在了原鸡的基因中。

原鸡的主要栖息地,据考证,在我国主要是集中在云南、广西、广东、贵州等南方地区,这些地区在历史上,也曾经广泛地生长着野生大豆品种,与原鸡有着范围较大的交集。在漫长的演化岁月中,原始鸡在搜寻食物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都吃过野生的大豆。

为什么生黄豆不能喂鸡(鸡连石头和沙子都吃)(7)

由于上面提到的几种原因,这部分吃过野生大豆的原鸡,或多或少地会出现机体的不良症状,一部分生活质量大大下降甚至死亡,只有那些身体抵抗能力强、吃进很少的野生大豆或者压根没吃的个体,才最终生存和繁衍了下来。在一代又一代的发展中,野生大豆不能吃就作为原鸡的一条“生存准则”,印刻在基因中传递了下去,一直到被人类驯化以后这个习性也没有发生改变。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解释,这就是生物在适应自然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趋利避害”原则。

为什么生黄豆不能喂鸡(鸡连石头和沙子都吃)(8)

综上,农村家庭里经常饲养的家禽、牲畜,最好不要给它们喂食生黄豆或者生豆芽,并不是它们不能消化,而是对身体有害,我们人类同样如此,大家不要因为好奇而尝试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