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通痹汤方解(久痹不愈治从瘀血)

久痹不愈,治从瘀血,这是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独特经验,同时,也是对中医学痹证治疗方法的又一重要补充。

化瘀通痹汤方解(久痹不愈治从瘀血)(1)

长期以来,有关痹证的病因及证治,历代医家多遵从《内经》、《金匮》及景岳“峻补真阴”之论,从风、寒、湿、热诸因素入手,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养血、滋阴等方法进行治疗,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治疗模式。

从临床治疗结果来看,这些疗法只要使用得当,大多能取得较好疗效。

不过,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疾病的认识与治疗也是如此。

当临床上某些疾病经常规疗法治疗无法取得满意结果时,就必须考虑到是辨证上的疏漏,还是疾病的病情发生了变化。

因此,对待这一类难治性疾患,只有改变常规的思维模式,才能在治疗方法上有所突破。

从《医林改错》原文记载来看,王清任对久治不愈痹证的治疗也经历了一个由失败、反思、探索到最终有所创新的过程。

例如,在“痹证有瘀血说”篇中,王氏指出 “明知受风寒,有温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亏,遂用滋阴药,又不效”。

常规治疗方法的失败,并未使王氏感到失望与沮丧,相反,失败的结果更激发了其探求其原因的决心与勇气。

经过细心观察、研究与推论,王氏终于意识到这一类痹证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内有瘀血阻滞经络所致。

身痛逐瘀汤正是王氏基于其“瘀血致痹”说所创制的一首经验方,全方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组成,集中体现了王清任以逐瘀通络为法治疗痹证的学术经验。

化瘀通痹汤方解(久痹不愈治从瘀血)(2)

全方以桃仁、红花共为君药,活血逐瘀,畅通一身气血;

五灵脂、没药、当归、川芎、牛膝、地龙、香附共为臣辅,活血行气,化瘀通络,温经止痛;

秦艽、羌活为佐使,祛风、散寒、除湿,通利关节以止疼痛,以除骨节间素有之邪气,从而加强活血逐瘀之品通行经络之力。

全方配伍,逐瘀通络为主,祛风除湿为辅,气血两调,瘀、风、寒、湿四因同治,对久痹入络、气血凝滞所致关节疼痛、变形、屈伸不利等证有较强的治疗作用,临床应用广泛。

有报道用本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及急性腰扭伤等,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身痛逐瘀汤组成】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炒)、香附、牛膝、地龙(去土) 。

【用法】水煎服。

【方歌】身痛逐瘀膝地龙,香附羌秦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没桃红。

身痛逐瘀汤的应用

医案1:坐骨神经痛

72岁的洪先生,右下肢后外侧持续性疼痛3年余,加重1个月。

患者3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持续性疼痛,经用多种西药,针灸等,效果不佳,至1个月前,沿坐骨神经出现放射性针刺样疼痛,不能下地活动,致夜眠不佳,但饮食、二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直腿抬高试验<30°;

腰椎片提示:腰椎3、4椎间隙变窄,腰椎2、3、4椎体侧缘可见骨质增生,腰椎小关节及软组织影未见异常。

诊断为“坐骨神经痛”,予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袪风除湿,以身痛逐瘀汤加减。

处方:秦艽,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当归,羌活,独活,元胡,伸筋草,木瓜,桑枝,荜茇。

服第3剂后,患者右腰腿部疼痛明显减轻,7剂后疼痛大减,再进14剂后,疼痛麻木完全消失。嘱其再服14剂以巩固疗效,随访6个月,未曾发作。

医案2:肩关节周围炎

52岁的王先生,因左肩关节疼痛1年余而就诊,症见左肩关节疼痛发麻活动患肢可使疼痛加重,并向颈部和整个左上肢放射,得寒则剧,得热则减,日轻夜重,夜间影响睡眠,但饮食、二便正常,左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90°、前屈<30°、后伸<30°,不能自己穿衣,左手不能摸到头部,左肩关节周围有明显的压痛,但无红肿现象。

片子显示:关节结构未见异常,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

诊为“左肩关节周围炎”。虽然其瘀血之症不明显,但仍守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止痛之法,用身痛逐瘀汤加减。

处方:秦艽,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五灵脂,香附,地龙,当归,羌活,独活,元胡,伸筋草,木瓜,桑枝,荜茇,片姜黄。

服7剂后,左肩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有所改善,再进7剂,左肩关节疼痛大减,夜间能安静入睡,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并能自己穿衣,再服14剂,左肩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周围压痛不明显,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外展>90°,左臂并能上举至头顶以上,后伸>40°,前屈>90°,并能上抬至头顶以上。嘱其继续服用30剂,以巩固疗效。

医案3:类风湿关节炎

48岁的周女士,双后指掌关节疼痛5年余,变形1年。

经西药治疗后,病情仍不断发展,关节疼痛加重,并出现变形,尤以双手指掌关节明显,晨起出现关节发僵,双手关节正位片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

查类风湿性因子阳性,血沉30mm/h,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以活血化瘀,袪风通络止痛,仍以身痛逐瘀汤加减。

处方:秦艽,川芎,桃仁,红花,没药,五灵脂,乳香,地龙,当归,羌活,独活,元胡,伸筋草,木瓜,桑枝,荜茇,蜈蚣,海桐皮。

服14剂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晨起关节僵亦有所改善。再服14剂后,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晨僵也不明显。嘱续服30剂,以巩固疗效。

医家王清任以活血化瘀法治疗多种瘀血之证的方法是变化多样的,他所创制的方子在现代临床特别是骨伤科中常常应用,而身痛逐瘀汤这个方子主在活血行气、祛瘀通络、宣痹止痛,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瘀滞经络所导致的肩痛、臂痛以及腰痛腿痛,或者是全身疼痛而经久不愈者。在现代医学中常用来治疗肩周炎,颈椎病以及腰椎间盘突出和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头痛、肩膀痛、腰痛、腿疼等等,都是可以用这个方子的,不过,在用药之前,需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进行服用,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