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

维持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1)

任何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情,其实都可以用来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只需要人在做这些小事的时候,大脑里带着这样的、主动的意识。

一、日常生活中必须要遵循的一些关键性原理:

1、大脑神经的各种区域,最好是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具体的行动去剌激到,以保持大脑的活跃程度和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更新。

2、要保证自己的日常生活内容,每天都能带给自己无数的小成就和小愉悦。

3、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得到强化的,是完全独立于别人的,自己带给自己的快乐。

4、必须要有学习,人才能有所更新。

5、动与静要结合,身体需要动静结合,健康的大脑同样需要,大脑既要需要活跃,又需要保持平静和空寂。

6、身心都能参与进去的行动,皆是人情绪最好的出口。好心情或是坏情绪,都可以用行动去舒展或是舒缓。

7、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一些事情专门用来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任何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情,其实都可以用来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只需要人在做这些小事的时候,大脑里带着这样的、主动的意识。

存在,与去发现自己的存在,是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识,前者是潜意识,后者是显意识。如果没有后者,前者将变得毫无意义。

对自己,对世界,一直保持着探索和发现的心态,是一个人的生命,所能抵达的最好的状态。

8、

想到什么该做,就应该马上去做,专注地投入地去做;想到什么该停下来,就应该立刻停止。

在日常生活里,学会“止和观”,让身心都听命于自己,就让人具备了自律能力。

9、

日常生活中,身心都能参与进去的行为内容越丰富,意味着人的大脑活动越丰富,在大脑里形成的各种神经回路也就越丰富,长期坚持下去,人从自己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新鲜的感觉,产生新的领悟,得到新的智慧,也就越丰富。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心智健全的生活方式。

人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自己的日常生活了,才算是真正生出了人生智慧。

10、

日常生活,要围绕着丰富的日常生活去展开。

围绕着:“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奢侈,就是在自己每天重复的习惯里,不断地遇见美好。”去展开。

二、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

1、经常打扫房间卫生。

2、勤洗衣服、晾衣服、整理收纳衣服。

3、买菜做饭。

4、经常购买小的装饰物件,增添生活的小情趣。

5、时不时调整一下家居的布局和空间环境。

6、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房间光线充足。

7、每天都应该有专门的行动去亲近大自然。散步、跑步、运动、户外劳动。

8、每天都要有清空大脑的行动,比如:冥想。

9、专心吃饭,品尝每一口食物的味道。

10、不要经常紧闭着双唇,经常保持一条缝隙,这就是微笑。

11、经常听音乐,或是玩音乐。

12、早睡早起

13、每天都要给自己一点什么供给自己去欣赏的内容。比如,每天都去一个美图网站上欣赏一些美好的图片。

14、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至少要有一件保持一直在学习过程中的事情,通过学习的进度,能够让人移情去体验到自己的成长进度。

15、管理自己的手机,特别要对自己从手机里获得的内容,进行管理。

把用手机来消遣时间,改变为身心运动的时间。

16、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去减少自己只是从视觉感官上得到的快乐。

要用专门的练习,学会多从倾听,触摸,用鼻子使劲去嗅,用味觉去品尝,用直觉去连接,运用更多的感官体验来带给自己快乐。

人生中有什么事情值得人去下真功夫、苦功夫,排在第一位的是心智;排在第二位的是健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