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

莫卧儿王朝(英文 :Mughal Empire,1526年-1858年)是成吉思汗后裔帖木儿的后裔巴卑尔,自乌兹别克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印度封建王朝。"莫卧儿"意即"蒙古"。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陆,以及中亚的阿富汗等地。是一个伊斯兰教 封建王朝。巴卑尔逝世后,其子胡马雍 在1540年 为苏尔王朝 的舍尔沙 战败,被逐出印度,但是他随即重整兵力,于1555年 卷土重来,恢复了帝国。自第三任皇帝阿克巴到第六任奥朗则布统治时期是莫卧儿帝国的全盛时期,帝国的疆域经过逐步的扩张而达顶峰,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1)

经济繁荣。奥朗则布去世后,莫卧儿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缓慢,1857年 ,印度民族起义 爆发之后,英国击败西帕衣团,并彻底废除已经有名无实的帝国。上层建筑是穆斯林 的,而基础则是印度教的。波斯语 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语言。

十三世纪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帝国分裂后,一个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帖木儿建立了帖木儿帝国,囊括中亚与中东的大部分区域。十五世纪末,帖木儿帝国分裂后,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被乌孜别克人逐出中亚率军南下占领阿富汗,1526年侵入印度北部灭德里苏丹国后所建。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2)

德里苏丹国瓦解造成的权力真空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在西北方出现。1526年 ,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溃了罗第王朝的最后一个苏丹易卜拉欣·罗第。巴卑尔占领了德里并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继而在1527年 击败拉其普特人,1529年 又消灭了阿富汗人的残存力量。由巴卑尔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莫卧儿帝国,意为"蒙古人的帝国",因为巴卑尔的血统由母系可以上溯到成吉思汗。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3)

巴卑尔的统治只是莫卧儿帝国的肇始,他还未来得及巩固莫卧儿人在北印的地位便已去世。行政、司法和财政制度都没有建立;这些关键事物实际上是由莫卧儿人的敌人舍尔沙 缔造的。舍尔沙是南比哈尔地区的阿富汗人首领,他在1540年 打败并赶走了巴卑尔的继承人胡马雍 ,短暂地恢复了阿富汗人在印度的统治。舍尔沙的统治时期很短,但是却十分重要。他压服了孟加拉的叛乱,并把它分成19个小行政单位;征服瓜廖尔 ;打败了最强的拉其普特人领袖马尔德夫。

在短短5年之内,几乎整个印度北部都被他征服了。在舍尔沙于1545年阵亡之前,他已经在北印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制度,举行土地清丈以确定税制,并进行了货币改革。舍尔沙的统治事实上为莫卧儿帝国的最终建成铺平了道路。在舍尔沙死后,胡马雍得到波斯国王太美斯普一世的支持返回印度,不久夺回德里;但他在与主要敌人阿迪尔沙阿交锋之前突然死去,完成莫卧儿人伟业的任务归于其子阿克巴。阿克巴最强大的敌人是阿迪尔沙阿的印度教将军喜穆。

喜穆利用胡马雍之死夺取阿格拉和德里,并自称为"超日王",可能在印度复兴起一个印度教的王朝。阿克巴在1556年 关键的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中打败了喜穆,于是在印度再也没有可以与莫卧儿人抗衡的力量了。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4)

阿克巴决定加强政权建设,建立一套有效的政权体系。首先加强皇权。他直接掌握军政、司法大权,这是他决心做好的第一件事情。其次是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置宰相、分别掌管财政税收、军事、宗教事务的大臣,把全国划分为15个省,每个省设总督一员,总督掌握一省大权,但重大事情必须上报中央政府批准。此外,阿克巴还废除陋习,尊重生命。他的帝国一度显得很稳定。为了巩固帝国的统治,阿克巴大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下令丈量土地,作为征收地租的标准;设立财务官征收赋税,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5)

在印度这样宗教复杂的国家,阿克巴实行宗教宽容和协调政策,废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的人头税,允许被迫改奉伊斯兰教的印度教徒恢复原来的信仰,支持培养一个新的宗教——锡克教。地方官员和军官除伊斯兰教徒担任外,也任命印度教徒。阿克巴还揉杂各种宗教教义,创立神圣宗教,自任教长。阿克巴实行这些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宗教和社会方面的改革,对巩固帝国的统一,促进印度境内几种文化的融合,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6)

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他的一系列改革,对于缓和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冲突,融洽蒙古人征服者与印度本地统治者的关系,促进外来政权的本地化,游牧国家农耕化,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奠定莫卧儿帝国300年之根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7)

贾汗吉国王(1605——1627在位)时期,锡克教第五代祖师阿尔琼把教区改为行政机构,向信徒征收赋税。这一举动在莫卧儿帝国内引起震动,它显然具有分庭抗礼的意味。阿尔琼还在阿姆利则建立金店,作为锡克教圣地和行政管理中心。锡克教圣典《阿底格兰特》也成书于这个时期。锡克教过去一直标榜为和平静修的团体,祖师只关心传教,从不干预政治。阿尔琼却卷入了莫卧儿皇室的纷争,庇护叛乱的王子,从而遭到贾汗吉国王的嫉恨,1606年引来杀身之祸。以此为发端,锡克教和平发展时期结束。

17世纪中期,莫卧儿帝国处在黄金时代。印度人本是杰出的建筑师,皇帝沙加汗(1627——1658在位)时期,印度建成了德里的红堡等许多著名建筑。在这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最著名的是沙加汗为其死去的宠妃建造的礼物——阿格拉市的泰姬陵。这座动用2万名工匠、倾全国财力、历时22年修建完成的陵墓,不仅是印度灿烂辉煌的古典建筑艺术的代表、世界7大建筑奇迹之一,同时也是今印度旅游业的标志性建筑,每年为印度带来非常可观的旅游收入。它有人间建筑奇迹之美称,其建筑宏伟壮观,精美绝伦,全部用洁白的大理石建成,以其华丽、庄严、优美而享誉世界。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8)

奥伦泽布(1658——1707在位)是莫卧儿(蒙古)帝国的一位著名皇帝,统治印度达半个世纪之久。他通过征战,使莫卧儿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点。莫卧儿帝国统治330多年中,从16世纪到17世纪末是它的极盛时期,版图最广时包括今天阿富汗的一部分、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大部分。莫卧儿帝国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除直接统辖一部分土地外,把大部分土地封赐给来自中亚和阿富汗的有军功的穆斯林封建主,称“札吉尔”,但不得世袭。他们都直接隶属于莫卧儿皇帝,彼此间没有从属关系。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9)

这个时期,传统的棉纺织业有显著发展,出现了达卡等新的纺织业中心。在帝国边远地区,印度教的王公或部落首领仍然世袭占有土地,称为“柴明达尔”。他们向农民征收实物地租,把榨取所得一部分按固定数额上缴中央政府。

不过,在宗教方面这时奥伦泽布推行了宗教迫害政策,下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人头税,目的在于增加收入,更在于强迫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对印度教徒商人征收重税,还有其他政治上的歧视。这是因为,奥伦泽布上台时,连绵不断的民族宗教起义严重打击了帝国的统治。其中规模最大的民族起义是信奉印度教的马拉提人的起义。1656年,马拉提人在西瓦吉的领导下,为了推翻伊斯兰教蒙古贵族统治,建立强大轻骑兵,屡败莫卧儿王室和各省总督的军队,从次大陆西部向中部推进,转战南北,一度攻陷德里,震撼整个帝国。不过,印度教马拉提人起义很快被奥伦泽布大帝镇压下来,起义遭到惨痛失败,伊斯兰教蒙古贵族皇帝奥伦泽布便实行了迫害非伊斯兰教政策,进入了国家建设的极盛时期。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10)

17世纪初,英国人就已继葡萄牙、荷兰之后侵入莫卧儿。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殖民者侵略莫卧儿的主要工具。 18世纪初,到奥伦泽布去世时,留下的已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帝国。当时,欧洲殖民者,特别是英国殖民者正加紧侵略印度,而印度已陷于分裂,削弱了抵抗力量。结果,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权力被马拉提人打倒,马拉提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他们全部征服了。”首先,旁遮普农民用自己的锡克教作为思想武器和组织形式,要求消灭种姓区别,提出建立土地归农民所有的“真理王国”。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11)

他们发动了坚持数十年的农民武装斗争,斗争此起彼伏,规模愈来愈大,起义地区实际上一度摆脱了莫卧儿帝国的管辖。但由于各自为战,后来被国家统治者各个击败。同时,莫卧儿帝国统治也开始衰落了。衰落了的国家机关无力抵御来自西北方的外族入侵。1748年,阿富汗人侵入莫卧儿北部,几度进占德里。1761年,阿富汗游牧军与马拉提人10万大军在巴尼帕特会战,马拉提人又遭惨败。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12)

马拉提人是莫卧儿一支抵抗西方侵略者的强大力量,但经过这次会战,受到严重削弱。这时与英国争夺莫卧儿的劲敌是法国,经过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英国驱逐了法国的势力。在“七年战争”期间,英国殖民者首先向富庶的孟加拉省下手。1757年1月,英国派遣臭名昭著的殖民强盗克莱武率领侵略军在孟加拉省登陆,收买孟加拉省总督属下的内奸,打败孟加拉军,实行野蛮统治。最后使得他所立的傀儡米尔·卡西姆也不能容忍他的控制,迁都备战,率兵两万,于1763年发动反英起义。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13)

1774年,占领孟加拉后,英国殖民者立即把孟加拉西北的奥德邦收为附庸,并转而南侵迈索尔邦,逐步实施征服整个次大陆的狂妄计划。但迈索尔邦的苏丹海达尔·阿里和他的儿子铁普苏丹(1782——1799在位)领导人民英勇抗击英军。铁普苏丹于1799年5月,在保卫首府战役中英勇牺牲。 从19世纪40年代起,英国侵略的矛头转向北面锡克教人居住的旁遮普地区(今巴基斯坦境内)。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14)

锡克教徒英勇抵抗,但是封建主怕发动群众,加上指挥不当,没有团结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徒共同对敌,以致旁遮普为英国所侵占。当时次大陆上已经没有权威的国家组织,莫卧儿帝国已徒有虚名,宗教、民族、种姓、地区等种种对立,使英国侵略者能够利用来各个击破,分而治之。这是一个严峻的历史教训。

英国在1849年吞并旁遮普以后,莫卧儿帝国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对莫卧儿在政治上继续采用“分而治之”的手段进行统治,政府实权在英国人手里,莫卧儿皇帝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15)

1857年5月,为了反对英国殖民者,莫卧儿民族反英起义爆发。起义者拥立早已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王朝末代皇帝巴哈杜尔为印度皇帝,以他的名义发布文告,号召全国人民不分宗教信仰,一致奋起驱逐英国殖民者。9月,英军殖民者进入起义的重要中心德里城,以巴哈杜尔皇帝为首的蒙古族封建贵族集团投降,起义军撤退,德里失陷。在章西邦,章西女王(1835——1858)是反英起义中的重要领袖。她是章西邦王后,夫死后,国土被东印度公司吞并,受英国直接统治,剥削加重。1857年,章西女王亲自率领本邦军民起义,驱逐英军,占领章西,重新复国。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16)

次年初,章西成为中印度起义中心,女王亲自指挥章西军民与英军激战八天,重创英军。后率军向西转移,与英军决战中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最后英勇牺牲,死时年仅23岁。莫卧儿帝国完全被英国殖民者占领。但莫卧儿民族反英起义也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使英国的统治从印度的一端到另一端发生动摇”。之后,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巴哈杜尔被英国殖民当局放逐。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17)

莫卧儿帝国创立了印度次大陆政治统一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代,是衔接中世纪印度与近代印度的走廊。印度是踏着莫卧儿帝国的废墟走向近代化的。 莫卧儿大帝国消亡后,英国又直接统治印度共90年,至1947年。当莫卧儿人摆脱英国统治的时候,已变成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伊朗等诸国,早年从中亚迁来的伊斯兰教蒙古人早已与这些国家的各民族融合为一体。如今,在阿富汗、伊朗等地有莫戈尔人和哈扎尔人,他们应是莫卧儿人的后裔。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18)

王朝历史 :1526年,中亚封建主突厥化蒙古族巴布尔入侵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巴特战役中战胜洛迪苏丹,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标志着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的开始。之后,巴布尔又经过1527年的坎努战役和1529 年的戈格拉战役,统一了北印度。1529年:巴布尔占领孟加拉。 1530年:胡马雍继承皇位。 1531年:西班牙海军攻击第乌。 1535年:胡马雍皇帝允许葡萄牙 人在第乌定居建造城堡。在古吉拉特 发生起义。 1536年:古吉拉特君主Bahadur Shah击败莫卧儿军队。 1538年:拿那克逝世。胡马雍占领孟加拉的Gaur城。 1538年:舍尔沙 成为君主(直到1545年)。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19)

1539年:舍尔沙在Chausa剿灭胡马雍的军队。在此之后,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莫卧儿皇帝恢复权位之后运用了这些改革。 1540年:舍尔沙第二击败莫卧儿军队;葡萄牙人在果阿和第乌建立宗教裁判所;胡马雍逃亡阿富汗和波斯,1555年才回国。1540年,胡马雍在曲女城 战役中为比哈尔阿富汗酋长舍尔沙击败,流亡波斯和阿富汗,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暂告中断。1542年:阿克巴出生。1543年:舍尔沙占领Mârvar和Sind等地区。1556~1605年:阿克巴在位:实行宗教宽容、进行征服战争、改革各种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20)

1555年,胡马雍重征印度平原,占领德里和亚格拉,恢复了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 1556年,阿克巴继位,实行了进步的内政改革,采取宽容的宗教政策 ,扩大了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的社会、政治基础。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开疆拓土,统一了次大陆 广大地区,推动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王朝兴盛 :到查罕杰(1605~1627在位)和沙·贾汉(1628~1658在 普拉西战役 )时代,莫卧儿王朝国势日盛。文化艺术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是民族传统与中亚及波斯艺术相结合,举世闻名的泰姬陵(Taj-Mahal),可以作其典型代表。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21)

1605~1627年:贾汉·吉尔在位。 1627~1658年:沙·贾汉在位,帝国达到鼎盛。 1658~1707年:奥朗则布在位:帝国疆域扩至最大,长年战争导致财政危机;实行宗教压迫激化了民族矛盾。 奥朗则布统治时期,向南印度进行军事扩张,王朝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亚次大陆 。但他强制推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并恢复对印度教臣民迫害的政策,因而引起拉杰普特 封建主、锡克教徒及马拉特人的激烈反抗。奥朗则布死后,各省总督纷纷独立割据,莫卧儿帝国陷于四分五裂。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22)

1739年:来自于亚洲西部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纳迪尔·沙率军入侵莫卧儿帝国,攻占并洗劫德里。 1740~1761年期间,德里的 莫卧儿皇帝先后成为入侵印度的波斯化的蒙古人、阿富汗人及马拉特封建王公的傀儡,莫卧儿王朝名存实亡。 1753年:普拉西战役 。 1760年:伯拉里加特战役 。 1764年,莫卧儿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萨尔战役 中投降英国东印度公司,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名义上存在到1858年。

突厥人统治印度(蒙古人统治印度300多年历史)(23)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莫卧儿末代皇帝被推为领袖,后起义失败,莫卧儿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被流放缅甸,莫卧儿王朝灭亡。 1876年,英国女王 获"印度皇帝"的称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