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文雅说法(俗语收秋不收秋)
夏至节气已经到了,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气温要比之前更热一些了。
而且在我的家乡这边,夏至节气当天还下起了很大的一场雨,一会儿功夫水塘的水也满了。
对于这次降雨的到来,村里的很多老人都说下得及时。其中有老人还说“夏至有雨,米仓有米”,意思是说夏至节气这天下雨了,就预示着今年会风调雨顺,同时在后面夏粮也会迎来丰收。
而在夏至节气以后,后面还有一句俗语也能预测粮食的收成好坏,那就是“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吗?五月二十六是啥日子,为何如此重要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先来看看俗语“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了解清楚以后,对于后面理解俗语“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是很有帮助的。
这句俗语的字面意思是说,就算是有再多的钱也未必能买得到五月份的干旱天气,而如果在农历六月份是持续的阴雨天气,那么各类粮食作物就都会迎来大丰收了。
为何农民期盼着农历五月份出现旱情呢?
这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种植农作物的方式都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当时也没有天气预报,农民都是真正靠天吃饭的,也就是说靠老天爷赏口饭吃。天气好,粮食作物的收成就好一点,而天气不好就会导致粮食大量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这在古代也是十分常见的。
而在农历五月份的时候,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地区,都有一种农作物成熟了。那就是越冬的小麦。在过去南北方都有种植小麦,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小麦更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而在当时小麦采收全部都是靠人工的,再加上当时家家户户种植的小麦也比较多,所以整个小麦的采收过程往往要持续大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其实在二三十年前,当时很多人外出打工,而到了麦收的时候也会请假回去收麦子,他们最清楚麦收的重要性。
而小麦成熟以后,就需要马上收割回去,不然遇到降雨的天气了,那就会导致小麦倒伏,在地里发芽了,而就算是收回去的小麦也要及时晾晒,不然堆积在家里也会发霉的。因此如果是出现旱情,也就不会下雨了,这样对于麦收,晒麦子都是有利的。
至于后半句,“六月连阴吃饱饭”,那是因为当麦子收割了以后,空出来的地又要开始抢着种植红薯、大豆等农作物了。自然下雨的天气,土地湿润了,农作物才能生长得好。
同时在农历六月份的时候,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个期间的日照时间充足,农作物生长也很旺盛,而它们的生长就需要进行光合作用,这个过程对水的需求量也很大,所以在农历六月份如果能多下雨,那农作物才能茁壮成长。而它们长得好,也就为后面的丰收打下了好的基础。
再来看看“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其实这也主要是在北方地区流传的一句经典谚语了,并且不少的农村老人对它是非常清楚,有些还是深信不疑的。
它的意思是说,这一年秋季农作物的收成好不好,可以从农历五月二十六这天就大致可以进行一下预测了。如果在这一天下雨了,那么预示着后面的雨水会较为充足,不太可能出现大的旱情,所以农作物的收成不会差。
相反,如果前面一直都没有下雨,而到了农历五月二十六这天还是滴雨未下,那就可能这个夏季会出现旱情,自然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这样秋季作物就会因为受旱情影响而导致产量大减。
为何一定要是农历五月二十六这天呢?其实这一天也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只是古人在长期的观察以后发现,往往这一天容易出现降雨而已,因此就把它当成了一个“分界点”。
这个就和很多地方所流传的谚语“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是一样的道理。有很多地方的说法是农历五月十三这天一般都会下雨,即便是前面出现在大的旱情,到了五月十三如果下雨了,旱情也就结束了。如果这一天还是没有下雨,那农民就要倒霉了,这个旱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众所周知,在古代是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预测天气,都是根据长期生活观察及经验总结的一些农谚来辅助预测天气。而他们在长期观察就发现了一般到了五月二十六这天降雨的概率大。并且还发现了一个规律,这一天降雨了,后面的降雨就充足,往往三天下小雨,五天下大雨。
其实这个也是有道理的,因为降雨来了,也就意味着夏季的雨季来了,像南方地区就要正式进入到汛期了。因为这个期间的高温天气频发,湿度大且闷热,空气对流旺盛,所以常会在午后至傍晚形成雷阵雨天气,就连北方地区也要进入雨季了,意味着旱情也要结束了。
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说法,比如“成谷不成谷,单看五月二十六”、“收秋不收秋,就看五月二十六。五月廿六洒一点,农夫吃饭捞大碗”等。毕竟这个期间是夏至节气前后,气温高,农作物生长旺盛,对水的需求量大,庄稼缺水的话别说生长了,还可能会被晒死。
所以通过五月二十六这天有无降雨来对当年秋季作物的收成提前进行一下预测,这个也是有几分道理的。不过时代不同了,现在种植农作物都有了更先进的技术了,出现了旱情可以抽水、打井浇灌。实在旱情严重,还可以人工降雨来缓解。
像今年北方多个地方就已经多日没有下雨了,而在河南更是出现了40°以上的高温天气了,很多农民都在渴望着下一场大雨。而在6月24日就要迎来农历五月二十六了,至于后期的多和少,会不会出现旱情,不妨大家关注一下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