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同时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科学家(他有一双能跟机器较真的)

他同时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科学家(他有一双能跟机器较真的)(1)

工匠精神,意味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对细节对过程偏执狂一般地严谨和喜爱。在打磨“东风制造”,向高端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具有这种特征的人。“匠心筑梦——寻找你身边的东风工匠”栏目,为大家发现东风工匠,讲述东风工匠的故事。

如果,在你的身边,也有这样可敬的人。你也可以发消息告诉我们噢!本期的主人公是来自模具分公司的孔令符,他有一双能跟机器较真的“巧手”。

他同时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科学家(他有一双能跟机器较真的)(2)

专注的眼神,刺眼的火花,一走进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模具分公司钳调车间,就看见模具钳工孔令符弯腰俯首,他的双眼紧紧盯着模具,双手握着砂轮机慢慢靠近需要修正的凸起处。砂轮机和模具摩擦溅起的火花,几乎要触碰到他的脸颊,可他依然不为所动,夹住大臂,平稳地移动小臂,继续作业。

误差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孔令符正在打磨的是A类汽车外观件——门外板。由于门外板上的扣手是汽车开门处的凹陷部位,形状复杂,极易形成凹凸不平的波纹,数控机床难以修整。为了保证车辆门外板美观,必须经过手工打磨。

他同时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科学家(他有一双能跟机器较真的)(3)

门扣手处的打磨在汽车模具行业属于行业性难题,模具制作精准度要求极高,依照工艺要求,经过调整后的门扣手模具公差必须控制在40μm以内,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但这项难题在孔令符的手里解起来却是游刃有余。“做模具讲究一个‘稳’字,下手要有自信,手里端着磨砂轮不能抖,任何细微的动作都可能导致模具表面不平,进而造成外观缺陷。”孔令符说。对于检查员来说,经过孔令符手的模具是最放心的。

“大龄”学者与“童子功”拼实力

2003年,21岁的孔令符转业回到十堰,进入东风模冲,成为了一名“大龄”模具钳工初学者。和练了“童子功”的同事相比,想要适应车间里的工作,孔令符需要多付出百倍的努力。13年来,孔令符始终与刚进厂时一样,认真而专注。

为了让手上的动作更加稳,孔令符回去寻找畸形的废料,重新打磨成一个光滑的平面。那个时候一蹲就是一天,每天都在不停地练习。也许就是因为他出身行伍,让孔令符的身上多了一分严谨与韧性。

细细打磨着自己的匠魂

热爱自己的岗位,为自己的工作奉献,用“一针捅破天”的决心对待每一项难题,这是孔令符作为一名工匠的使命。他说:“精心出精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持之以恒的韧劲去工作,打磨心性、修炼匠心。”

在他师傅钳工王龙眼里,他是王龙最得意的徒弟,而他的任劳任怨与不计得失,让孔令符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更复杂类型的模具,也使他练就了一手调试绝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