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犯了什么罪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小勃律国什么来头

当前大火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屡次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小勃律国,唐朝要在长安修建小勃律使馆,地点选在了张小敬战友闻无忌所在的街道,当时主持修建使馆的是朝廷的工部,闻无忌前去和工部商量,但是很不幸,丢掉了性命。这一幕颇似现代版的拆迁队和钉子户的矛盾,那么这个小勃律国是什么来头,为什么唐王朝要费尽心力为它修建使馆呢?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犯了什么罪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小勃律国什么来头(1)

要了解这个问题,先要知道小勃律国的地理位置,小勃律国大致在今天的中亚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对唐王朝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在其所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唐关中乃王畿,故安西四镇为保护国家中心之要地,而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北部)所以成唐之西门也。玄宗之世,华夏、吐蕃、大食(泛称阿拉伯)三大民族皆称盛强,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欲固守四镇,又不能不扼据小勃律,以制吐蕃,而断绝其与大食通援之道。”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犯了什么罪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小勃律国什么来头(2)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犯了什么罪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小勃律国什么来头(3)

由图可以看出,小勃律处在大食,唐,吐蕃的交接处,只要控制了这一区域,唐王朝便能切断大食和吐蕃的联系,从而孤立吐蕃,抵挡大食东进,进而有效控制中亚地区,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这一区域也发生了很多战争。

吐蕃和唐一样,都在中亚扩张势力,不可避免的就要发生冲突,吐蕃为了占领唐王朝的安西四镇,于是先出兵占领了大勃律国,再向北就是小勃律,这时候,唐王朝知道了吐蕃的野心,于是公元722年,北庭节度使张孝嵩出兵击败了吐蕃,将吐蕃赶出了小勃律,吐蕃无法继续向北。

这一次失利让吐蕃的计划停滞了近20年,但是吐蕃一直在谋划,在小勃律国王麻来兮死后,吐蕃将公主嫁到小勃律,这一和亲的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吐蕃借此机会将势力侵入到小勃律,西域的一些小国纷纷靠向了吐蕃,断绝了对唐的朝贡,这让唐王朝无法容忍。

公元742年到746年,唐对小勃律屡次用兵,但都无疾而终,原因是这一带是帕米尔高原,地势极为恶劣,高原气候也让人无法适应,连走路都成困难,更不用说行军打仗了。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犯了什么罪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小勃律国什么来头(4)

直到公元747年,唐玄宗任命高丽人高仙芝为安西都护府副总管,率领一万大军前去征讨。唐军第一战必须要拿下连云堡,连云堡位于今天阿富汗东北部,三面环山,只有北边平坦,但有喷赤河作为屏障,易守难攻,而且此时正是夏季,雪山上的融水汇入了喷赤河,水流湍急,如果强行渡河,很可能遭到敌人的突袭,半度击之的话唐军必败。

高仙芝知道这一点,于是选择在夜间渡河,夜间河流量小,也不容易被敌人发现,这实在是一个大胆的行动,但是运气站在了唐军这边,大概在早晨6点左右,唐军顺利渡河,大将李嗣业率领陌刀队攀岩而上,奋力作战,阵斩五千余人,生擒1千人,此战,李嗣业的陌刀队大显神威,这支传奇的特种部队也让后人无限向往。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犯了什么罪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小勃律国什么来头(5)

高仙芝越过连云堡之后,沿途的小国阿弩越惧怕唐军,顺路投降,不得不说,唐军此时实力加运气,行军一点没耽误,高仙芝来到小勃律之后,并没有直接攻打,而是用金箔丝绸去贿赂小勃律的部落首领,并传言只是借道去打大勃律,首领们受到唐军的诱惑果然没有警惕,轻松的被唐军捉住,国王见状早跑的没影了。

于是高仙芝将亲吐蕃的几个首领斩杀,然后又砍断了阿弩城60里外的藤桥,让吐蕃的援军无法来援助,小勃律国王看到吐蕃无法来援助,只得向高仙芝投降。

此战之后,唐王朝在这里设置归仁军,中亚的丝绸之路又变得畅通无阻了。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犯了什么罪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小勃律国什么来头(6)

高仙芝征伐小勃律,有武略,有计谋,不是一味蛮干,真不愧是一代名将,越过千年,仿佛还能感受到古战场上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以及那些让人无法忘怀的热血与激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