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方位看待苏轼的豁达(且看他如何自评)

​文/女神精读历史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苏轼何许人也?答:才子中的才子,文豪中的文豪。他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才 天才 全才,才名之盛,影响之大,纵观古今,无出其右者。

千百年来,苏轼备受追捧,好评不断。

如何全方位看待苏轼的豁达(且看他如何自评)(1)

黄庭坚评曰:

“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之气贯日月。”

黄锦祥评曰:

“东坡乃文星旷世,曜耀寰中。千古奇才,殊不复见!”

刘辰翁评曰: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较工拙?”

王士祯评曰: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夏敬观评曰:

“东坡词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此其上乘也。后之学苏者,惟能知第二乘,未有能达上乘者,即稼轩亦然。”

林语堂的评价最全面,他说: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如何全方位看待苏轼的豁达(且看他如何自评)(2)

不难看出,在世人眼中,文坛巨星苏轼俨然就是完美的化身,他的诗词散文,他的书画人品,无一不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诚然,后人对苏轼的评价已经极尽赞美之词,但大多数还是停留在表面,并未真正道出苏轼的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妙在何处?

看过苏轼的自评后方才发现,最了解他人终究还是他自己。

如何全方位看待苏轼的豁达(且看他如何自评)(3)

《苏轼文集》中有一段苏轼的《自评文》,又称《文说》,内容虽短,却十分精辟,他说: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自古以来,凡是才高者大多气傲,李清照如此,苏东坡亦然。显而易见,苏轼的这段自评充满自得之意。但不能否定的是,并无不实之言,寥寥数语,尽显“千古第一才子”的才高和狂傲。

如何全方位看待苏轼的豁达(且看他如何自评)(4)

在苏轼的这段自评中,通篇以水流为喻,意在说明东坡作文,无需搜肠刮肚、苦思冥想,一切都是信手拈来、名篇遂成。当灵感涌现,其文便“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而且并非乍现则终,无法延续,而是源源不断,“虽一日千里无难”。正所谓“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苏轼的诗词文章,皆是有感而发,一气呵成,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通俗易懂而深入人心。

回看苏轼的名篇佳作,那些被我们捧上神坛的名篇名言,确实大多数都是即兴创作。无论是“诗酒趁年华”的洒脱,还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慨叹,亦或“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顿悟,苏轼笔下我们耳熟能详的千古佳句,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白话,其出彩之处不在于辞藻华丽,而在于行云流水,浑然天成,能够引发人们情感和思想的双重共鸣。

如何全方位看待苏轼的豁达(且看他如何自评)(5)

我读过很多人的自评,或自谦,或自傲,但从来没有人能像苏子瞻这般,把自己看得这么透、把自己评得这么准。或许,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吧。自识方能识人,自知方能知世。

参考资料:《苏轼文集》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