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挑战(85岁从容登上华山最陡天梯)

【图文由“中国科学家”(ID:Chinses_Scientises)公众号原创,转发请申请授权。】

2001年5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华山天梯,迎来了一群古生物学家。他们有说有笑,在无限的惊险里感受着天堑变通途的自然魅力。

在这群人中,有一位85岁的老人,如同专业的导游一样为大家讲解着"斧劈石"、"舍身崖"等有关华山美丽的传说和典故。他步伐稳健,和蔼亲切,从容自在。一路上不断有人询问他的年龄和职业,他都耐心回答,并欣然地与路人合影。同行年轻人攀登险峰所表现出的紧张,也都被他风趣幽默的话语一一化解。

原来,这是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与会人员,而那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我国著名的古植物学和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星学。

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挑战(85岁从容登上华山最陡天梯)(1)

李星学

他就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古植物学发展史,用一个甲子的努力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生命智慧的大门。

这登华山的小细节不仅让人吃惊他作为地质人所具备的好体质,也看到了他像山一样博大宽广的胸怀,看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长辈的平和、慈祥。

他常说:一个人的幸福快乐不在乎他拥有的多,而在于计较的少。多有时是负担累赘,是另一种失落。总之,烦恼来自贪欲,快乐源于宽容安祥。

正是这种豁达而单纯的人生智慧,构成了他热爱生命中一切事物的底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17年4月,李星学出生在"有色金属之乡"湖南郴县。初中在武汉就学,高中3年在长沙著名的雅礼中学度过。这所始建于1906年的雅礼是一座重视教育质量及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会学校,在当时享有"教育新一代"的声誉。

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挑战(85岁从容登上华山最陡天梯)(2)

1958年仲秋,李星学全家合影

李星学第一次接触"地质学"一词,就是在这所高中校园。

1936年的一天,雅礼高中理化实验室(科学馆)的二楼墙壁上增加了一位中国科学家画像,他面容清瘦,架一副金丝边眼镜,留着八字胡,神采奕奕。这个人引起了李星学的好奇。

物理老师告诉他这位文质彬彬的学者,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其学术成就和对中国地质事业、矿物宝藏探测方面的贡献,蜚声国际,值得敬仰,是新一代学习的榜样。

这位身体力行、成绩斐然的地质学家,给李星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真正意义的启蒙老师,要算他的二舅,曾为李四光最得意门生的著名地质学家朱森教授。

1938年,已通过考核但犹豫于是选择金陵大学物理学还是同济大学医学的李星学在向二舅朱森征求意见时,被舅舅鉴于国家需求极力劝说改学地质,于是他最终就读于重庆大学地质系,并从此与地质古生物学结下了终生的不解之缘。

1942年,他从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1944年,遇到他的恩师——著名的古植物学家斯行健,并跟随其潜心古植物学研究。

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挑战(85岁从容登上华山最陡天梯)(3)

李星学在地调所的寝室留影

解放初期,李星学被借调到地质部找矿,几年下来难免有些情绪急躁。斯老察觉后,毫不客气地指出: "想时髦,急于求成不是做学问的态度。青年人要坐得住,要能潜心于学,才有学好的希望。"这样的谆谆教导,让李星学铭记在心,终身获益。

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挑战(85岁从容登上华山最陡天梯)(4)

1959年5月,李星学考察江苏龙潭地区时,手绘地质勘探铅笔草图

一往无前虎山行,拨开云雾见光明

李星学始终相信"学贵有恒,业精于勤",他一生都牢记着"勤奋的人虽然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勤奋的"。不以资质自傲,而说自己幼时智力平平,唯努力而已。

对于决定人生走向的重大考试,他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1937年,他参加全国大学联合招生考试,名落孙山。一位老师开导他: "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勤奋努力,总有成功之日。"他受到极大的鼓励,并决心留在长沙叔叔家发奋复习,来年再战。

他把自己的卧室命名为"三三斋",并把"三抓"和"三不"的条幅贴在门后。"三抓"是:数、理、化抓基础;语文、英语抓训练;其它抓要点。"三不"是:不逛街、不会友、不贪睡。如此闭门苦读数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同济大学医学系和金陵大学物理系,但出于对地质的偏爱,他选择重庆大学地质系。

外语,是地层古生物工作者的"利器",多掌握一种语言就等于多一个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李星学没留过学,在中学和大学时期只学过一门英语。参加工作后,他利用各种学习机会,虚心讨教,基本具备了阅读俄、德、法专业书籍的能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法语时他已年近半百,是参加学习班的30多人中年龄最大的,他除了坚持每周3小时听课外,还充分利用早晚空闲时间背单词,做练习,从不间断。4个月后,他成为学习班中少数几个能一直坚持学下来的人,并在结业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也能自如地运用英、俄、德、法语的专业文献资料。

迄今为止,李星学已独立或合作发表论文140余篇(本),专著11部。这些厚重的论著,清晰地折射出他的事业历程。

他长期从事地质古生物研究工作,尤以研究古植物与非海相地层见长。对华夏植物群,包括大羽羊齿类植物和东亚晚古生代的煤系研究在国内外享有颇高的声誉,著有《华北月门沟群植物化石》、《中国晚古生代陆相地层》、《华南大羽羊齿类生殖器官的发现》、《东亚华夏植物群的起源、演替与分布》、《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期地层和生物群》和《中国与邻区晚古生代植物地理区划》等代表作。

上世纪40-50年代期间,他与斯行健教授合作发表了很多论文,那是在师从斯老研习古植物学时期的见证。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他独立完成了大量代表性著作,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从斯老那里接过接力棒,成为学术带头人。

十年浩劫期间,一切业务工作处于停顿状态,但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与同仁们共同编著完成了《中国古生代植物》一书。

70年代以后,他与人合作成果显著增加,在牵头完成国家科研任务的同时培养了一批古植物学接班人。

90年代,他获得金光闪闪的"沙尼国际古植物协会"奖章,且加拿大开普顿大学地质系的佐特鲁教授为表彰他在古植物学上的贡献,将他发现的一种植物化石命名为"李氏契叶穗"。

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挑战(85岁从容登上华山最陡天梯)(5)

1989年,李星学与出席第二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古植物学家们在华盛顿合影

不将朱粉污天真,清风为伴月为邻

李星学业余爱好十分广泛。除阅读报纸杂志外,他还参加体育运动、欣赏音乐、集邮、集硬币、摄影等活动,并自己把这些统称为闲趣。

他的这些业余爱好为他广博而深厚的文化修养奠定了基础。通过读报纸杂志,他领略和学习时事短评、小品趣事、科技新知、名家书法、保健知识、抒情散文等;通过剪贴整理,他收藏了许多精美书法和经世格言,并领悟到"收藏"二字的内涵,即"收"的喜悦,"藏"的乐趣;通过集邮、集硬币和摄影,他涉猎了天南海北的美景胜境、异域风俗人情,古今名人或名著故事等,所谓"方寸之间,世界万千"。

哲学是思想的地质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可以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并最终实现知识的迁移,对于理工科的学习研究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他热爱哲学,认为哲学对搞科研大有好处。学会运用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综合分析的辩证思维,特别是抓住主要矛盾的方法,将对自己专业的提升大有裨益。

广泛的兴趣和对人生哲学的热爱与研究,无形地体现在李星学的每一部著作中,也融入进他为人处世的点滴里。

走近他的生活,我们感受到恬淡的生命态度和崇高的人生境界。面对妻子的默默付出与谅解,他是一位体贴而充满爱心的丈夫和人生伴侣;作为古生物学界的前辈,他总是保持着平易近人的生活态度,对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爱心;对待学生的疑问,他始终耐心做答,毫无保留;在艰苦的野外考察中,他也一直身先士卒,手把手地传授化石的采集、鉴别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他曾对弟子们说:"科学工作是一种非常艰辛复杂的劳动,特别是地质学工作,要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要有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踏踏实实的严肃的工作作风,还要有相当强健的体魄,敢于改正错误的宽阔胸怀,才能取得较大的成就。"

他也正是如此身体力行的。对于专业和各种兴趣的热爱,让他常常披星戴月,没有精力去在乎人事的复杂与难缠,而沉醉于清风相伴,月相邻。

2010年10月31日,李星学带着他丰富的七彩人生离开了我们。但他对古植物学所做的贡献,以及他天真纯粹的生命之爱,将永远陪伴我们,并指引着我们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李星学的七色人生》郴州政府网2008-04-16

[2] 《走近古生物学家李星学院士——写在〈李星学文集〉出版之际》 科学新闻(何琦 王军)2007-04-16

[3] 《远古生命的守望者:李星学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7月20日)

[4]本文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