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最好的一句诗(王安石好与人争的诗)

之六,与古人争君王待贾生薄与不薄:

王安石七绝《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注:

贾生,贾谊(前200一前168),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主张改革政治,颇得文帝赏识。后遭谗毁,贬长沙,郁郁而终。略,大概,差不多。贾谊的建议,多为文帝采纳。《汉书贾谊传》: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君王,指汉文帝刘恒。薄,轻视。何啻,何止。啻音翅。公卿,指达官贵人。

译:

贾谊建议文帝大致都能实行,

有谁还说君主对他太过薄情。

爵位虽然高显言论却被废弃,

古来多有何止只是百万公卿!

评:

贾谊怀才不遇,郁郁而终的身世,千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同情和叹惜咏歌。唐朝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中说“汉文有道恩犹薄”,李商隐《贾生》诗中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都说文帝未能用其所长,是薄待了贾生。这些咏贾谊的作品,悲叹贾谊实际上也是自悲自叹,借古人酒杯,浇自家胸中块垒。

王安石这首诗,却纵观史实,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认为贾谊能在一段时间内使皇帝采纳,施行了自己的谋略和建议。汉文帝并没有薄待他。比起历史上许多身居高位而无人听从其意见的达官贵人来说,不能说是不幸的。这一看法,不能不说是独树一帜的。这一看法,表明了王安石自己向往为国家谋事而不在乎名利的心境。

今人程千帆《古诗今选》评曰:王安石《贾生》借古事以发抒他对宋神宗的知遇之恩。如果仅将其看成了翻李商隐的案,那就被王安石瞒过去了。

附:

(一)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

贾谊三年贬官生活全在此地,

此间常留楚地贬客万古悲哀。

贾生已去我踏秋草独寻遗迹,

只见寒林笼罩在落日余辉里。

有道明主对你依然君恩太薄,

湘水无情怎理解我凭吊深意。

江山寂寞正是草木凋零季节。

可怜你为何来到这遥远天涯。

评:刘长说汉文帝对贾生恩太薄了!

(二)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

文帝在宣室殿召见被贬贤臣,

贾谊才华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汉文帝夜半徒然向贾谊靠近,

不问百姓死活只间有无鬼神。

评:李商隐说,皇帝未能让贾生尽展其才,反将他贬死长沙,是薄待了!

附: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最好的一句诗(王安石好与人争的诗)(1)

王安石最好的一句诗(王安石好与人争的诗)(2)

王安石最好的一句诗(王安石好与人争的诗)(3)

王安石最好的一句诗(王安石好与人争的诗)(4)

王安石最好的一句诗(王安石好与人争的诗)(5)

王安石最好的一句诗(王安石好与人争的诗)(6)

王安石最好的一句诗(王安石好与人争的诗)(7)

王安石最好的一句诗(王安石好与人争的诗)(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