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椒种植技术与管理(灯笼椒种植技术)

灯笼椒种植技术与管理(灯笼椒种植技术)(1)

灯椒因色彩亮丽,外形肥厚似灯笼又叫灯笼椒,也叫做柿子椒,彩椒,是一种营养丰富价格较贵的高档蔬菜。其种植方法如下:

种植时间

露天种植灯笼椒可以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种植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秋季种植在7月中下旬至12月下旬为宜,如果在塑料大棚则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播种育苗

灯笼椒苗龄在50天,春季种植需要在上年冬季12月底播种育苗,2月底移栽。秋季要在7月中旬播种,9月份移栽定植。播种前,要将种子在温水中泡24小时,待种子露白后捞出沥干水分播种在事先准备好的洞穴盘中,并覆盖一层细土。如果是春季就要在温室育苗,温度控制在20℃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当椒苗长叶5~6片时即可移栽。

灯笼椒种植技术与管理(灯笼椒种植技术)(2)

施肥整地

由于灯笼椒根系生长慢,再生能力差,所以需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好、肥沃的地块进行栽培。提前一个月深耕25厘米,晒田疏土、杀灭病虫,定植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5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50公斤,复混肥30公斤。

移栽定植

灯笼椒后期植株较高、枝叶繁茂,因此不必栽种过密,采用双行错位栽,株距50厘米,行距70厘米,一般亩栽1500株左右最为合适。移栽时,要轻拿轻放,保证苗根带土而不散。移栽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移栽后在3至5天的缓苗期内,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保证幼苗尽快返青。

灯笼椒种植技术与管理(灯笼椒种植技术)(3)

水肥管理

移栽定植成活后要适量浇水。到花期需水量会逐渐增加,要根据土壤的干湿程度 5~10 天浇一次水。追肥分四次,第一次追肥是在第一层果枝落花座果时,每亩施尿素5公斤,钾肥6公斤。第二次追肥是在第一层果采收后,上面几层果枝相继落花座果时,这时期为灯椒一生中需肥的高峰期,要重施,每亩施尿素10公斤,钾肥8公斤。此后20天左右进行第三次追肥,施肥量与第二次相同。再过20天进行第四次追肥,施肥量与第一次相同。

整枝疏果

灯笼椒分枝能力很强,需要进行整枝打杈,把多余的侧枝打掉。还要进行疏花疏果,每株挂果不超过6个,其余花果都要去掉,保证果实均匀生长。同时要把下部的枯叶黄叶病叶摘除,改善光照条件。

病虫防治

灯笼椒主要的病虫害有脐腐病、青枯病、根腐病,蓟马、夜蛾等,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防治的药物也很多,比如多菌灵、青枯灵、敌杀乳油等,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