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制度如何变迁(清朝的太监机构)
要说中国古代为帝王服务的机构,那可是花样百出,清朝的敬事房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机构也是给人无尽遐想的机构了,很多小说之中敬事房翻牌子都成了清朝皇帝的“标配”堪称有清宫戏就有敬事房,但是我们不禁思考一个问题,早在清朝之前我国的太监机构早已成熟,但是为何清朝的太监机构如此特别要叫敬事房呢?
一、 太监是如何炼成的
太监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古老的职业,早在西周以前,中国就有了太监,阉人残缺之躯为宫廷驱策之使。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韦小宝那种除外)。
太监的手术技术堪称我国古代的一项绝技,当时世界范围内能够成功进行这项手术的除了我国也就奥斯曼帝国了,但是我国的成功率是非常之高,这一点与宰割黑奴的奥斯曼相比,我国那可是先进得多。
上图_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曾用名火秀
当年洪秀全曾经从南京收集了88个童男进行试验,还聘请了广州当时最有名的西医操刀,结果88个只剩下2个孩子活着,还落了残疾,可以说这项技术我国让西医也为之惊叹。当时明清的京师都有专门的“世家”来从事这项工作,也叫刀儿匠,这些刀儿匠的手术室称为“净室”。他们会先让等待被“净身”的人先睡上十天养精蓄锐,然后签订了生死文书才准备开始进行手术。
手术之时会先固定四肢,死死地捆绑,然后煮好一个鸡蛋,骗对方开口说话的时候塞入喉咙里面,之后拿出他们的专用刀具:月牙刀。只用一刀便能结束,迅速上药止血,再进行一系列的工序,修养半个多月便可完事。一个全新的太监就这样诞生了,当太监能下地行走的时候刀儿匠还会给他送上红包作为庆贺。
不过要说管理太监的机构,那历朝历代可还有别的门道。
上图_ 明朝《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太监(宦官)
二、花样百出的太监机构
历朝历代的太监机构可谓花样百出,早在先秦时期,太监就已经在我国出现。当时的机构名称主要叫少府,到了汉代则有了所谓的“常侍”宦官,这些宦官一度造成了东汉朝政的极度混乱,所谓“十常侍乱政”。南北朝以后,唐代宦官再度强横起来,到了后期唐廷宦官掌握神策军,甚至能操纵皇帝废立,甚至逼得天子哀叹自己还不如汉献帝(唐文宗)。
到了明代,宦官掌握的司礼监具有批红大权(就是帮皇帝盖章),还手握御马监的兵马大权,经常有宦官外出征战驰骋沙场(汪直),当然也有反面教材,比如王振(土木堡之变)。
所以清朝入关以后对宦官可谓严加防范。
清初宦官机构本来是想延续明朝,但是因为明朝的教训实在是太惨,所以最初顺治设立的机构叫做十三衙门,在很多电视剧里面这个机构被描绘成和东厂锦衣卫一样的特务机构。实际上顺治帝还特地立了两块铁牌,说明这个机构的性质: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劣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
上图_ 敬事房
不过各位了解历史的朋友肯定有印象,这个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牌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也有一块,结果大家都清楚,立了和没立一样。
因此顺治帝刚死,鳌拜等人就废了十三衙门,又让所有太监都归内务府统领,后来鳌拜被康熙帝所灭,康熙才把太监从内务府分离出来设立了“敬事房”。
所谓敬事房,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上文里面提过,“净房”里面出来的才是真的太监,这都是在清代有挂牌认证的,所以“敬”通“净”,敬事房都是管净身了的人的。另一方面,敬有敬意的意思,孝敬帝后和宫廷贵胄的地方,自然是敬事房了。
上图_ 明朝 御马监太监 腰牌(正面)
三、多才多艺的太监和目不暇接的“规矩”
要说在清廷当个太监,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说给皇帝理发里面就有很多门道。
清廷皇宫里面负责理发的机构称“按摩处”,归敬事房管理。要说为何起这么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其实主要就是因为剃头不太雅观:在清廷贵族看来,剃头是老百姓的说法,所以按摩比较高雅,就叫按摩处了。所谓“宫内各项太监,有所谓按摩处太监者,司宫中剃头。”
到了清朝后期,皇宫里面按摩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有二百来人”,从给皇帝服务沐浴、剃头、修脚。到给一般太监剃头、刮鬓之外,他们还负责给嫔妃们按摩舒展筋骨,嫔妃们的腰酸腿痛、筋骨不舒,甚至夜间睡觉“落了枕”,都由按摩处太监负责按摩。
负责为嫔妃们按摩的,一般都是十四五岁左右的小太监,他们都是从小开始练习按摩各种穴道,八九岁左右送入宫中,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个个聪明伶俐,技术娴熟。
.
上图_ 晚清时期的太监
剃头的太监都非常勤奋认真,练功努力。不论春天还是冬天,他们都会用自己手臂和手背进行练习。他们练习的方法也是非常别致,一般都是用右手拿刀剃光自己左臂的绒毛,所以技术越好的太监左臂皮肤越粗糙。夏秋两季,他们在冬瓜皮上练习,左手拿冬瓜,右手剃光冬瓜上的毛,这样可以让两只手都不发抖。之所以这样苦练,还是为了给皇帝剃头能万无一失,要不然只怕自己小命难保。
剃头太监有三条戒律:其一,只许用右手持刀挨皇上的头皮,不许用左手按皇上的任何部位。其二,只许顺刮,不许逆刮。其三,要摒住呼吸,不许向皇上头上喷气。
这三条规定既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而且若不慎划伤到皇上,不但会丢了差事,还要交给慎刑司审查拷打,太监每次剃头都如履薄冰连吓带累。
上图_ 慈禧扮观世音菩萨,李莲英和容龄陪侍左右
四、太监们的终点
要说古代太监们最后的归宿,其实也颇为神秘。主要有三种,第一就是被杀,或者被捕赶出皇宫,这个待遇一般只有大佬——汪直魏忠贤这一类的超级大太监,“九千岁”们才能享受。第二种就是正常安度晚年,太监们养老是不能在皇宫的,所以一般太监都会在外面有宅地,比如著名的大太监李莲英,在外面也有很多家产,不过太监的家产嘛。。。一般也没什么人可以继承。
第三种就比较特殊了——就是出家,因为太监年老体弱基本上亲戚都不愿意接纳,所以很多太监最终选择出嫁,清朝末年,北京城郊的立马关帝庙、金山宝藏寺、玄真观等二十多处地方都是出宫太监的最后归宿。
最后,中国的太监制度也随着清廷的灭亡彻底进入了历史的遗迹,实在是功莫大焉。
文:三清妙音
参考资料:
【1】清代档案敬事房来文2462号.
【2】清代档案内务府杂录档136号
【3】赵尔巽等 《清史稿》
【4】《钦定大清会典》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